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

2015-07-07李小梅谢雪锋黄惠珊张素梅杨素琼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医嘱饮食血压

李小梅,谢雪锋,黄惠珊,张素梅,杨素琼,贾 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

李小梅,谢雪锋,黄惠珊,张素梅,杨素琼,贾 磊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随访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及血压、血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合理饮食[91%(91/100)]、遵医嘱用药[92%(92/100)]、适当运动[87%(87/100)]、定期复查[90%(90/100)]等遵医嘱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80/100)、80%(80/100)、70%(70/100)、68%(68/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137.20±4.53)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6.40±3.86)mm Hg]、空腹血糖[(7.60± 3.41)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11.60±5.83)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90±1.7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9.70±5.34)、(88.50±3.44)mm Hg、(9.10±3.84)、(13.10±6.21)mmol/L、(10.20±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多方面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从而更有利于血压及血糖的稳定,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干预性研究;糖尿病肾病/护理;病人依从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DM患者长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及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微血管病变是DM的特异性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和视网膜病变尤为重要。其中DN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主因[1]。目前,无任何有效办法可治愈DN或DM。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对DN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疾病控制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DM患者20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华医学会制定的DN诊断标准[3]。其中男98例,女102例;年龄 46~85岁,平均(60.3±9.86)岁;病程 1~7年,平均(3.2±1.26)年;平均收缩压(166.5±4.81)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6.2±4.11)mm Hg;空腹血糖(9.6±3.82)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13.8±6.01)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5±1.88)%。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无精神方面疾病,无其他严重DM并发症及严重心、肝、肾、脑等器官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血压、血糖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和护理方法 200例患者均给予正规DN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及教育,护士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患者需求等情况与其进行个体化沟通,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缓解紧张情绪,取得患者信任,帮助其树立自信心。(2)饮食护理,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DM患者代谢紊乱,减缓DN进程。护士应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及病情本着低盐、低脂饮食原则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结构,劝导患者戒烟、酒,与家属共同监督其饮食摄入,达到平衡饮食的目标。(3)用药护理,护士应向患者讲解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剂量及方法、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等,使患者认识到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对需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胰岛素用量及用法的指导,做好注射部位的防护。(4)运动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鼓励并指导患者适量运动,详细列出运动禁忌证,做好运动伤害的防护,定期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尿量、尿蛋白等生化检测指标。

1.2.2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并随访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及定期复查等遵医嘱行为的依从情况,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比较 研究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遵医嘱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aP<0.05。

组别 血压(mm Hg)收缩压 舒张压血糖(mmol/L)空腹 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n=100)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100)干预前干预后165.70±4.82 137.20±4.53a96.40±4.02 76.40±3.86a9.60±3.82 7.60±3.41a13.80±6.01 11.60±5.83a11.20±1.86 6.90±1.74a11.70±1.73 10.20±1.84 165.20±4.76 159.70±5.34 95.70±4.13 88.50±3.44 9.70±3.79 9.10±3.84 14.00±6.17 13.10±6.21

3 讨 论

DN是DM严重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其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1)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异性较低,但对肾功能影响最大,类似病变也可见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2)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具有高度特异性;(3)渗出性病变,特异性亦较低,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DM所致的肾损害主要分为5期,即DM初期、肾小球基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期、早期DN期、临床DN期和尿毒症,5期循序渐进,为DN的自然病史过程,若不及时治疗,患者最终可因肾衰竭而死亡。目前,临床尚无根治该病的方法[5]。相关研究表明,DM患者治疗依从性会对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6-8],因而给予护理干预对促使患者遵从医嘱而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临床就诊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行为遵从医嘱的程度[9]。本研究针对护理干预对DN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使其对自身有基本的了解,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自控能力;饮食干预是控制DM的基础干预,护士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不仅能使患者在得到充足营养保障的基础上控制疾病,还能提高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可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纠正紊乱的新陈代谢。结果显示,针对四大遵医行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可更好地提高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性。美国DM控制与并发症实验和英国前瞻性研究等大型临床试验均已证实以糖化血红蛋白为目标的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发生DM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有效抗高血压治疗是延缓DN发生的最好方法[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通过饮食作息规律、按时及按量用药、适量运动为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提供了可靠保障,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DN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运动等干预可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减缓DN进展,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吴恙.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30):6867-6868.

[2]赵英,张倩.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81-282.

[3]易小红,魏婵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97-99.

[4]张艳霞.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67-168.

[5]陈开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166-167.

[6]赵秀范.探讨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34):209.

[7]安秀丽,张莉,梁丽娜.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8):1257-1259.

[8]沈琴华,高芷萍,陆晓燕,等.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A):29-31.

[9]田华,王岱君.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6):77-78.

[10]徐睿,崔文英,尹道馨,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低蛋白饮食依从性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787-78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42

B

1009-5519(2015)17-2666-03

2015-06-02)

李小梅(1976-),女,广东梅州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xnxiaomei@163.com。

猜你喜欢

医嘱饮食血压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何为清淡饮食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