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式比较研究

2015-07-07刘兴建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腰麻全身围术

刘兴建

(习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564600)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式比较研究

刘兴建

(习水县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遵义564600)

目的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2种麻醉方式进行比较,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观察患者术后24、72 h,7 d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统计肺栓塞、骨水泥反应、术中失血量、术后呕吐及疼痛等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5、15 min,手术开始和结束时,麻醉结束时的SBP、DBP和CVP出现明显变化,且B组患者CVP明显更高,HR明显更低;术后24 h,A、B组分别有5、12例患者出现明显POCD,术后72 h,B组仍有4例患者出现明显POCD;B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都是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低于全身麻醉,且费用较低。高龄患者髓关节置换术应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改变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和用药。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老年人;麻醉,硬膜外;麻醉,全身

高龄患者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较低[1-2],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麻醉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种方式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比较了2种麻醉方式的优劣,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入选标准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Ⅲ级,年龄大于65岁,无糖尿病史,未用过激素类药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

1.1.2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65~95岁;手术时间80~130 min。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受教育年限、ASA分级、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禁饮4 h,禁食10 h,不注射术前针,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滴注乳酸林格钠液,采用迈瑞T8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常规监测,记录麻醉前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和心率(heart rate,HR)等指标作为对照值。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n ASA分级(级)术中出血量(mL)麻醉时间(min)手术时间(min)A组B组30 30 79.32±6.89 78.34±5.36年龄(岁) 性别(n)男女13 12体质量(kg) 受教育年限(年)4.56±2.43 5.32±2.87 63.56±8.93 61.32±6.48 17 18 1.67±0.32 1.57±0.27 412.32±321.43 473.32±345.78 126.43±54.54 130.42±57.32 104.53±57.42 107.42±55.63

1.2.1.1 A组 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体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于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丁哌卡因,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1113)8~11 mg(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 mL配制而成),然后向头侧置入3~4 cm硬膜外导管,采用针刺法测定腰麻阻滞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或时间不够则从硬膜外导管注入3~5 mL 2%利多卡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10731),平面固定后进行面罩给氧。

1.2.1.2 B组 采用全身麻醉,具体方法:患者扣面罩去氮供氧,静脉推注维库溴铵(浙江仙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3012)0.1 mg/kg、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120704)2 μ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07205)2~3 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3~5 min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术中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6121025)、维库溴铵、1%~3%七氟醚(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号:11071032)维持麻醉,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浓度和给药速率,维持血压在基础值±20%范围内。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铵和1%~3%七氟醚,达到拔管指征时即可拔出气管插管。

1.2.2 观察指标

1.2.2.1 生命指征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5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结束时(T5)SBP、DBP、CVP、HR变化情况。

1.2.2.2 认知功能 由同1名麻醉医师按照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定患者术前1 d晚上,术后24、72 h,7 d的认知功能。

1.2.2.3 围术期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肺栓塞、骨水泥反应、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及呕吐情况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T5时SBP、DBP和CVP均出现明显变化;与A组比较,B组 T1、T2、T3、T4、T5时CVP明显增高,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hMMSE评分较术前1 d明显降低,B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B组分别有5、12例患者出现明显POCD,术后72 h,B组仍有4例患者出现明显POCD,术后7 d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均正常,见表3、4。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MMSE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MMSE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1 d比较,aP<0.0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bP<0.05。

组别A组B组n 术前1 d 术后24 h 术后72 h 术后7 d 30 30 24.34±3.65 24.83±2.54 22.54±2.58a21.67±3.86ab24.78±3.95 24.46±3.24 24.65±3.46 24.48±2.94

2.3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肺栓塞、骨水泥反应、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COPD发生情况比较[n(%)]

表5 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获得了满意麻醉效果。老年人由于病理或生理改变,不能有效代偿循环血容量锐减[3-4],椎管内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全身麻醉大,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血压和心率下降,这是麻醉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5-6]。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平缓,可控性更高,表现在麻醉后CVP和HR平稳及手术结束时SBP和DBP迅速恢复,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72 h COPD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因素中除年龄和术前合并疾病外,与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密切相关[7-9]。B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也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髓关节置换术创伤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给予术后硬膜外镇痛可以阻断疼痛的传导[10],术后镇痛效果完善,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后采用的静脉麻醉药物镇痛。

高龄患者髓关节置换术采用全身麻醉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均安全、有效,均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根据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改变选择不同麻醉方法和用药。

[1]黄仲坚.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2):17.

[2]齐爱玲,张喜林.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3,32(36):61-62.

[3]朱明刚.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110-111.

[4]叶晓明,叶军青,徐海涛,等.不同麻醉方法与深度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3):250-251.

[5]阮祥才,余守章,许立新,等.三种椎管内麻醉在70岁以上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0):749-752.

[6]谷思汉.高龄高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两种麻醉方式比较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7):54-56.

[7]孙明哲.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6):685-687.

[8]黄志莲,李军,连庆泉,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分析[J].中华麻醉学,2008,28(3):201-204.

[9]游弋.全麻与联合腰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6):153-154.

[10]毛辉.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25):68-6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28

B

1009-5519(2015)17-2639-03

2015-05-03)

刘兴建(1975-),男,贵州遵义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E-mail:1051767799@qq.com。

猜你喜欢

腰麻全身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效果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麻伴硬膜外盐水扩充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