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临床分析

2015-07-07伟,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原发性缺血性

高 伟,吴 翔

(1.义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河南三门峡4723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临床分析

高 伟1,吴 翔2

(1.义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河南三门峡4723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义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卒中组)和非高血压卒中患者40例(非高血压卒中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更多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吸烟及糖尿病因素与非高血压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亦发现,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吸烟、糖尿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因素与非高血压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模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与吸烟、糖尿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高血压;卒中;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我国公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4倍[1-4]。本研究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义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卒中组)和非高血压卒中患者40例(非高血压卒中组),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缺血性卒中诊断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磁共振成像和(或)颅脑CT检查证实。

1.2 方法

1.2.1 一般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病史及血压控制情况等临床资料,血压以收缩压小于14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舒张压小于90 mmHg为控制良好,糖尿病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 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 mmol/L或既往有糖尿病史。吸烟定义为至少平均每天吸烟5支。并按照缺血性卒中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标准将卒中组分为完全性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5-6]。

1.2.2 生化检测指标 采集患者入院后第1天清晨空腹12 h后肘静脉血,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单因素分析P<0.10的参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亚型比较 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更多表现为腔隙性梗死,与非高血压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5,P=0.01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亚型比较[n(%)]

2.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吸烟及糖尿病因素与非高血压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卒中组患者吸烟、糖尿病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因素与非高血压卒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续表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3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 讨 论

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公民致死率第一的疾病,而高龄和高血压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35~74岁每10岁脑卒中发病率升高1~4倍,且高龄群体伴其他危险因素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度更高。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广泛证实,目前研究认为,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呈对数线性关系,即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 mm Hg,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度增加49.0%;舒张压每升高5 mm Hg,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度增加46.0%[7]。本研究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较非高血压卒中患者更多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而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和部分前循环梗死相对较少。作者认为,其机制可能在于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更多表现为对脑小血管的损害,加速颅脑小血管的动脉硬化,导致脑小血管、穿通支闭塞,形成腔隙性脑梗死[8-9]。

从表2可见,吸烟和糖尿病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本身即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能显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增加卒中风险,有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吸烟均能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且以女性为著。几乎所有多因素研究分析均表明,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且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呈正相关[10-11],本研究结论再次证实了该观点。关于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目前研究仍未取得一致结论,有研究发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可使包括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风险增高2~3倍;但也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只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反应[12-13]。如何更好地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也存在显著差距,进一步说明了高血压与卒中发生的关系,但多因素分析未证实血压控制不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卒中发作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有关,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吸烟、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需给予足够重视,该类患者在良好控制血压的同时,加强戒烟、控制血糖及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有助于早期预防,降低患病率,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1]耿介立,林岩,徐群,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4):409-413.

[2]Chapman N,Huxley R,Anderson C,et al.Effects of a perindopril-based blood pressure-lowering regimen on the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according to stroke subtype and medical history:the PROG RESS Trial[J].Stroke,2004,35(1):116-121.

[3]丁颖.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首都医药,2009,16(10):42-43.

[4]靳占奎.卒中一级预防: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9(24):81-83.

[5]王大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病变与临床分型(OCSP分型)的关系[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张弘娟.劲动脉颅外段病变与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4.

[7]王少石.高血压与卒中二级预防[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5,2(3):188-190.

[8]Adler AL,Stratton IM,Nei HA,et al.Associ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of type 2 diabetes(UKPDS 36):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BMJ,2000,321(7258):412-419.

[9]张东平,张波,胡长林.脑小血管病及其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6):487-491.

[10]高娜,赵铁耘,李秀钧.糖尿病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J].中国卒中杂志,2007,2(7):594-596.

[11]毛珊珊,张朝东.无症状脑卒中与糖尿病的相关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5):636-638.

[12]黄久仪,洪震,王文志,等.我国四城市40岁以上样本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16-419.

[13]赵杰,张明辉,杨玉斌,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差异的比较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16-1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25

B

1009-5519(2015)17-2634-02

2015-05-13)

高伟(1983-),男,山西运城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E-mail:943724095@qq.com。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原发性缺血性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