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特色与景观文化视觉语言
2015-07-07赵慧宁
赵慧宁
摘要:一个城市的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符号特征。城市景观既是一个城市的符号语言又是市民和城市风貌的表象,还是写有城市印记的文化史书,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当代城市特色与景观环境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城市文化景观的价值不在于其形式的完美,而是要对场地中所蕴含的前人介入自然的智慧进行挖掘,并将场地中的自然文化特征符号及其内在运作模式进行维护与延续,使其向着一种理想的人文生态演进。认识、维护、顺应、延续各个地域原有的自然进程和文化进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景观设计师普遍的价值观。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城市特色;景观文化;视觉语言;文化符号;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的大多数时候,景观学被视为以少数西方国家为活动中心向外传播的规范化了的知识形式。几十年过去了,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而且重叠的景观学,有时以国家的边界,有时是以语言区,有时是以文化背景来区分。在中国,当“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全新的词汇很快被人们使用,新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在发达的媒介交流中被迅速效仿,并相互产生影响。其中设计形式和语言得到最为快速的传播,而科学的方法却在高时效性的过程中显得奢侈而又无力。因此,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首要变化来自于语言和形式。但是,中国大量新空间在短时间内爆炸式的出现,实际上积聚了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迅速实现从自然到城市空间的转换,使得中国超城市化过程中新形成的城市景观背后存在着人本主义的缺陷,存在着文化上的错位和缺失,导致地方文化特色流失。
一、城市特色与景观文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它既集中着当代社会沧桑风貌,也展现着城市居民的精神风采。历史古城在历经沧桑后也毅然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神韵,现代城市又以它梦幻的魅力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无限神往和热情,诗意的栖居地——城市——满足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城市景观与文化将成为历史,镌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史书中。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探索的目的是寻求一种适合我们居住生活的、属于自己地域文化的、同时又是世界性的一种合理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发展的文脉,是一条穿越历史的轴线,贯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体现城市的文明与结晶,更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人类无法复制的资源,理清城市发展的文脉对城市特色与景观文化的探讨显得尤其重要。
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芒福德曾说:“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神灵,经过一段长时间间隔后,从城市中走出来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够超越其神灵的局限,这是人类最初形成城市时始所未料的。”城市是人类聚集自身的智慧、体力、精神和群体的、团结起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的集合和增殖,而是直接带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自城市出现那天起,城市就逐渐突破自身的原始功能,发展出它的自为性,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成为人类文明的缔造中心。城市同时也在不断地吸取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成为一个社会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的载体。斯宾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称“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世界的文化当然也是城市的文化。城市是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的浓缩和载体,而作为城市对立面的乡村而言,始终在接受城市文明的服务、辐射和熏陶,并且逐步吸附和同化过去,走向城市化[1](p.11)。
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距今五千五百年左右,现历经沧桑,形态各异:有些具有个性特色保存较好;有的城市饱经风雨形成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文脉经历不同,所承载的精神文化风貌各异,城市的景观规划也各有要求。如南京,被称为著名的“六朝古都”。历史注定它有着深厚的名都风采和文化底蕴,蕴含着厚德载物和豪迈大气的内在气质,形成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
我国发展受特殊的历史背景影响,园林景观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文脉是断裂的。一方面,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理论构建缺乏思想的根基,无论是从北京的皇家园林还是苏州的私家园林出发都难以建立起适应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理论体系。在这同一时期,西方强势文化的侵入又让我们将目光转向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进而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在这理论构建远远落后于实践的现实情况中,国内巨大的建设量,使得许多项目并不能像过去那样“精耕细作”,最终形成了一个个“文化沙漠”。我们一直苦于探索一种符合我国当代风景园林现实的文化适应性模式,来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我们到底是应该回到东方传统文化,还是向西方现代文化看齐?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发展呈现出与历史割裂的状态下,如何与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进行跨时间对话,如何与国外风景园林的先进理念进行跨文化交流,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设计师面前最为突出的任务。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淀,人类能够从城市的历史文化中找寻社会发展的踪迹。人类也习惯于继承历史文化,欣赏名胜古迹,这是因为人类有沿袭传统的习性。因此,人们更喜爱追述历史文脉,喜欢有内涵的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也成为当今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正是因为城市承载了人类物质与文化的精神寄托,当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必须要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作为设计师不能只考虑城市景观建筑表面的风格形式与构造,必须要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建设融入到整体景观设计中,让人们在城市环境中寻找历史的踪迹,感受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延续。人们对自己居住成长的城市所产生的依顺,是因为传统文化给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的情感基础与归属感,人们可以寻找到自我,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从而确定审美环境的发展前景。历史提供并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空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慰藉、寄托、灵感和目标,在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中实现我们的设计使命。
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不在于其形式的完美,而是要对场地中所蕴含的前人介入自然的智慧进行挖掘,并将场地中的自然文化特征符号及其内在运作模式进行维护与延续,使其向着一种理想的人文生态演进。因此,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风景园林文化困惑可以从自然生态的人文演进历程中寻求启发,理解前人对自然的理解,即是由自然之道向人文之道演进的理念。
对于城市景观文化的发扬,不仅要理清历史文脉,还要突显出城市特色面貌。城市特色是人们对城市的人文历史、表象、审美上的总体概括,这种概括即是感性的认识,又是理性意识性的总体认识。一个城市的特色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符号语言。城市特色主要由总体规划格局、古迹建筑风格、自然地理环境、园林景观和城市风貌,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构成。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生态格局、文化历史底蕴、建筑园林景观形式的差异越大,形态特色越明显,这种个性语言源于流传的历史和审美文化。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应保持这种文化延续性,使城镇景观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形态;另一方面,从历史片段、历史符号的联想中凝缩历史文化的遗迹,并在城市景观中得以再现和升华。真正的现代景观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2](p.22)城市景观作品,要融合地域文化以及运用园林文化,比如利用植物山石水景的寓意,来创造园林意境;引用诗歌散文的题名题联,来赋予诗情画意的审美内涵;运用装饰雕饰的传说纹样,来加深园林的人文意趣。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和特色,表现风俗民情、异国他乡的个性境界,创造出符合城市居民喜好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是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与多元文化的迅速接轨和融合。城市的文化多元性越是丰富,城市的形态和功能往往越突现出它的生机和繁荣,多元的文化在与城市本土文化的良性接轨中将会大大增进各种文化积极元素的交流和吸收,活跃城市的内在整合机制。现代化大城市的多元文化交融性尤为突出,无论是纽约、东京、巴黎还是中国的上海、北京,都是以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展现着世界与本土文明的完美结合。但“文化的多元化给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和谐和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错位与冲突。各种文化渊源于各自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受到不同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制度等的约束,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进行碰撞与交流时,一旦文化之间的敏感区与差异性被激起,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冲突,并且种种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冲突问题都可能被介入之中,使文化冲突复杂化。”[1](p.14)然而冲突并非只有负功能,文化冲突自身就是文化的差异与变迁过程,适度的文化差异可以丰富视觉语言,使世界城市充满活泼生机和谐发展。同时适当的文化冲突将有利于提高文化体系内的调节弹性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城市景观规划,是指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的规划,是对历史文化的衍射和自然生态的辐射,更是创造人们愉悦美观的视觉活动和塑景观形式的过程,满足人们的物资需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要求。景观设计不是独立于城市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它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既是物质整合的又是人文理念的,且与人们日常活动密不可分。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景观承载着环境人文历史以及物质基础;二是景观通过各种方式形成视觉语言,并依附于人们的感知中。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语言符号的集合,这种符号为城市居民所青睐,表现着城市特色。它具有情感的、领域的、文脉的回忆和想象的作用,因此,景观既是一种城市文化语言的印记,又是城市特色结构的象征,还是历史文明的传承,指引着城市向前发展。
景观规划设计具体包括预先制定的方案、图样等,目的是构建城市景观与现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适宜的景观规划使城市居民热爱环境、热爱故乡,产生和谐的荣耀感。要创造优秀的城市景观,体现环境的个性特色,使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地形地貌融为一体,就必须设计出符合居民期望、满足居民心理以及生理健康要求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提升城市环境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特色,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设计师首先应认真分析理解城市地域的特征,考察环境地理地形地貌的场所状况。构建经济、美观、健康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从而符合人、自然、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
目前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研究学科。当今,在考察许多中小城镇,发现还留存不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景观建筑,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现代景观设计中城市特色和景观文化的发扬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总之,历史的演进历程为我们呈现了风景园林发展的兴衰与变迁,更蕴藏着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近代,“自然的人化”的演进历程受社会更替的影响,遇到了一定的障碍,近一百年把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与一百年前的中国完全割裂,传统文化没有很好地传承,有相当一部分的风景园林史论研究仅仅把历史作为可以传颂的知识来学习,而不对当前风景园林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本质内涵的挖掘。
二、城市景观文明与自然的人化
阿尔托曾说过:“文化,源于人类的天性与本能,源于自然”。我们从哲学层面来对自然与文化进行广义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文化景观中得到启发,并引导人们关注当下社会现实下的自然物质形态的文化演进。认识、维护、顺应、延续各个地区原有的自然进程和文化进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景观设计师普遍的价值观。
城市中的自然景观是地球的恩赐,自然是美丽的,正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神创造天地”,因为没有谁能够解释自然何以如此。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个思想在西方最早来自《旧约》——人和自然一样是上帝创造的产物,后来达尔文进化论对此作了新的解释。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明确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这一法则。城市离开自然提供的条件无法生存。自然不但为城市和城市中的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生存的空间,而且还为城市提供了各种自然景观,供各种环境中的城市人口享受和观赏。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这一特定的自然空间具有惟一性。特定条件下城市的自然景观也同样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自然景观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是“上帝”的恩赐,人类应当学会利用和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理想追求目标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
城市中的人文景观是文明的结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人类历史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蒙昧阶段、野蛮阶段、文明阶段。整个旧石器时代基本上是蒙昧时代,人类处于最原始的生产力发展阶段;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地摆脱了蒙昧,进入野蛮阶段。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这时人们靠吃树上的果实和地上的草籽生活;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人们逐渐学会了经营畜牧和种庄稼,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前进了一步。而文明时代是学会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它的标志是手工业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及国家的诞生。而手工业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国家政权的建立都发生在早期的城市中[1](p.224-225)。人类进入城市以后,文明呈现了加速度发展的倾向。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更是一日千里地发展,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城市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也同样开始面临文明本身带来的灾难。
我们从“自然的人化”演替进程揭示了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这是人类对自然物质形态进行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历史积累。人文景观既是由人类在文化活动中所创造的,同时又维系了人类的文化活动。因此,自然的客观物质形态的建立只有满足和体现了特定文化价值观之下的人类文化活动的需要,才能成为真正的景观文化。“自然的人化”历程告诉我们,无论是对历史风格的反叛,还是倡导传统景观形式的复兴,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自然与文化的认知。他们只是从形式上去否定历史景观,而实质上并没有挖掘景观本身的丰富内涵,也就不能反映当时社会和文化的普遍价值观。因此,对景观的理解就必须将自然与社会生活和人的体验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认知。
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反映了当今社会对自然文化关系普遍的认知模式。然而,社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为当代景观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探索性视野,社会学、哲学、艺术、建筑等领域中先锋的思想都为我们对当代景观的反思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自然不仅仅是为文化的生成与演进提供场景,而其自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化过程。因此,城市景观应该遵循场地中自然的过程以及具体事件的展开,并建立起一套科学分析(水文、地形、植被和社会科学)基础上的操作体系,给人类聚居场地赋予开放性的景观策略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那些形式单一,并没有永久性的结构和范围的景观往往能够抵御时间的侵蚀,成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3](p.219-220)。因为这些景观支持着广泛的人类生活,它们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及运作方式,能够对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做出积极回应。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生命力,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城市景观的形成往往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施加了各种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从表面来看,他们仅仅是为自然服务,特别是那些将主要精力都关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的环境决定论者,总是单纯地研究修复自然的技术和方法,而完全忽略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演变。马克思曾论述了几乎不存在不被人化的自然,而自然在人化的过程中也从来不会消失,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没有人类文明的纯生态学的自然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原始荒野,也饱含着人类深刻的认知、感情的寄托和丰富的想象。
那么,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什么呢?有人说,景观是人类量度其自身存在的一种视觉图像,它因人的视觉而存在。城市景观是在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是一门设计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还有人说,城市景观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它就像城市的商标和品牌,引导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肖笃宁则认为:“景观是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是具有明显边界、可辨识的地理实体。”
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中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最集中的体现。它是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发展演变而来的居民聚落,这种发展一直以一种温和的成长模式进行。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的聚居环境、生态的物质环境、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适应性经验模式下的物质的、文化的、生态的自然观。
当代城市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空间系统、人文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个层面,城市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生命体,其发展是由这三个方面平衡互动决定的。随着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到来,当代城市经济增长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道路。虽然取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文明历史所积淀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迅速消亡,城市地域特色也随之消失,体现出城市景观建设的趋同现象。表现为城市自然生态以及物质空间布局的失衡和人文生态系统的紊乱,使城市特有的自然与文化风光濒临消亡或产生变异。
景观总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时期下逐渐被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其使用方式的持续变化也在不断地延伸与发展,例如,美丽的自然景观(森林、海边、草原等),培植生产的农业景观(农田、菜地、鱼塘等)以及为人们提供各种休闲活动的城市景观,等。这些景观的形式虽然多元而复杂,其形式的来源都是源自景观的实用性和概念性。在这里,形式仅仅描绘了人类栖居的即时状态,而景观概念则引导了人类栖居的持续变化过程。因此,景观中概念与形式是一个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农业景观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的文化符号,也不关注抽象的空间,甚至没有任何外在形式审美的动机。因为,耕作的农民无暇顾及这些空洞的外表,他们凭着生活的习惯和经验,关注季节变化过程中的自然演替进程,这是一种自发的由自然生态向文化生态演进的过程[4](p.146)。
另外,现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往往来源于自然物质形态的软硬曲直,以直线型和曲线形的形式来简单判定是否是顺应自然。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从自然的自我演化过程中寻找自然的内在规律,依据自然的本质来建立起科学理性的自然观。自然物质形式的软硬曲直本身只是其表面现象,并不能代表自然的本质,我们要关注作品的内在思想。比如对自然的认知来源于场地中的地域特征,无论其物质形态是直线形的还是曲线形的都是有意义的,都代表了场地中的文化,并体现了一种人文的自然观。
钱学森结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山水城市”的规划理念,该理念追求以特定的地理地形条件和地域文化为内涵,形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想城市。这种形式更具有中国城市特色,结合传统园林景观艺术和人文思想,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和前瞻性,创造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性的,诗情画意、场所与形象意境的特色。
林奇(K.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五个设计要素:边缘、区域、节点、标志、道路。从区域到城市,无论大江大河、田野、奇山异石,都可以巧于因借。在从城市到社区层次即稍小范围内,建筑群的平面组织与空间构图也需要有这些观念,在更小范围内,亦可以根据特殊的内容,具体情况确定特殊的要素。
对宜人环境的创造,包括美的追求,要以不同方式、不同地点、不同需要中作到满足不同的要求,包括舒适、清新、可达性、多样性、灵活性、私密性、邻里感,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原则。这也就是所谓借题发挥,即中国画论中所谓“迁想妙得”、“随类赋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文化内涵。而设计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必要的修养和创作基本功,即要有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胸怀自然美的境界。只有“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才能做到规划、建筑、园林的作品奇天下,这与亚历山大所说的“建筑的核心基于感觉”是一致的。
当代城市景观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有利于揭示景观的本来面目,去除客观中立的符号化描述和抽象的形式审美,让人们重新回到经验的世界中来。景观作为人类诗意地栖居之地,必须根植于现代人们生活的现实体验,这种现实体验来源于场地的特征和场地中使用者的互动,其文化内涵也就蕴含在特定情境的使用过程中。因此,仅从视觉、形态、生态或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景观是不可能发现城市景观复杂关系和内在的社会结构的,我们应该建立起适应人类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为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还要扩大人居环境科学与艺术理论,不遗余力地宣传,争取决策者、专业工作者、广大群众多方面达成共识,热爱我们的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要培植一个地方的特殊之点(特色所在),使这个城市有个性、有特色,能发挥原有的特色创造典型环境。这就要求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都有个性,有追求,有创造。环境的整体性建立在设计者的整体的环境观念之基础上。人居环境应以人为主体,和谐美丽的环境、场所意境等都是由人来创造、让人来享用的,要让人们在这空间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反映时代的戏剧。而没有人活动其中的环境,则是空虚的。规划设计既要理性的追求(即设计中的逻辑性思维),又要有丰富的想象与激情(即形象的思维)。设计者杰出的直觉和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往往是方案具有魅力和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设计无所不在”。时代变化万千,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缜密的思考、丰富的想象,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复杂体系中的过程问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以动态的观点与方法规划、设计、经营好我们变化中的家园[5](p.151-152)。
由于我国当前的城市景观文化仍然采用宏大的、抽象审美的、单一的、历史符号化的设计策略,它在当代景观文化反思的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先锋理论家与设计师的质疑。这种狭隘的文化元素符号必须突破现有的认知局限寻求历史性跨越。而当代城市景观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性的策略引导着自然进程与文化进程,指向一种人类认知与生动、复杂的叙事过程,它根植于当代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现实的生活体验,展现出多元、丰富的当代文化特征。人居环境科学必须重视文化的研究。这里无需泛泛而谈有关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等问题,现实世界的全球化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反映在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逐渐消亡。希望增强民族意识,积极地发扬地域文化与多元文化,以民族荣誉的文化精神,构建今天适宜于人们居住的理想家园。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对人才的培养与提高,不仅要能对相同的文化研究和总结提高,还要能对陌生文化具备跨文化的沟通、思考与交融的能力。
中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表现为城市景观文化的趋同和无特色,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大“弊端”。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轻视文化建设,忽视国家文化和科学艺术的组合对城市规划的精神指导。所以,中国城市建设必须引入追求城市特色和发扬景观文化的理念,设计每一座符合我们人居环境科学的理想城市。(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发展比较研究[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唐军著.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