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棋坛诗话

2015-07-06卢传裔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棋迷棋艺棋局

卢传裔

琴、棋、书、画,人们称之为“四雅”。“四雅”之二的“棋”,人们誉之为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战斗的游戏,智慧的化身。这“棋”,与诗歌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爱下棋,不少棋手爱赋诗。在诗歌中以“棋”作为艺术载体,通过“棋”来抒情言志,往往是诗人学者们常有的佳话。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有一次和宰相张说下围棋,正好李泌入宫觐见,唐玄宗要张说试一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就借“下棋”一事出题,要李泌作诗《咏方圆动静》,并且自己先作一首:

方如棋局,圆如棋子。

动如棋生,静如棋死。

李泌略加思索,随即也作一首: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动如呈才,静如遂意。

把两首诗加以比较,张说的诗以当时的棋局作比喻,属于实指实意,集中地概括了下棋的特点,并使人能从下棋引起相关的联想,写来既逼真而又传神。李泌的诗却完全从当时的下棋扩展开去,属于虚指虚意,引申到行义、用智、呈才、遂意几个方面去,写来蕴涵丰富,使人能从中领会到深邃的哲理。两首诗有实有虚,各有特色,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北宋诗人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中的一首云: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这首诗写的是下围棋,全面地描绘了下棋的情景。开头两句先交代下棋的缘起,因为没有公事要办,也没有客人来访,就坐在席上谈起了兵法——较量一下棋艺。“心似”两句具体形象地刻画出下棋人专心致志的神情和姿态,上句写“神”,下棋人忘掉了世界,忘掉了自己,好像轻盈的蛛丝,悠悠地飘扬在天空,所谓“游心物外,物我两忘”;下句写“态”,由于精思苦想,凝神不动,好像蜕化的蝉壳,挂在枯干的树枝上,全身仿佛僵化成一个无生命的躯壳。“湘东”两句则扣紧围棋的特点写,上句写局部战役,如果像湘东王那样只有一只眼睛看不清楚,那就真的甘心就死(梁元帝萧绎曾为湘东王,盲一目,后被西魏俘杀);下句写全盘形势,棋局像天下中分,双方各占一定的地盘,那还是可以相持下去的。四句诗把下棋人的心理、棋局的安排都写得贴切生动。最后两句写下棋入迷的情景,他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只顾下棋,连参星横斜,月亮西落,已是夜尽天明都不知道了。全诗都扣紧“棋”来写,艺术技巧很高。诗人所写《弈棋二首》的另一首是: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罇。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这首诗借古人的说法,把下围棋称为“坐隐”“手谈”,含有娱乐、消遣之意。这是下棋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它也是比赛,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全诗也着力写了下棋的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和棋局的胜负,只是比前面说到的一首要逊色一些。

北宋诗人、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有关下围棋的诗: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收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诗中认为不要把为了娱乐、消遣而下棋看得过于认真,以免扰乱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可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那样就不会有伤身体了。当棋局结束收起黑白棋子的时候,一盘棋的较量又有什么亏损、功成呢?据《遁斋闲览》记载,王安石的棋艺不高,“每与人对局未尝致思,随手疾应”,棋快要输时他就把棋子收起来,说:“本图适性忘虑,反苦思劳神,不如且已。”这与黄庭坚写下棋时苦思忘形和计较胜负相比,立意大有不同。另据《冷斋夜话》记载,王安石的棋艺虽然不高,但仍是一位棋迷,一天他与薛昂下棋,两人打赌:谁下输了,罚写梅花诗一首。结果薛昂输了,理应写诗,但他苦想了许久也写不出来。王安石没有办法,只好代他写了一首。后来薛昂到金陵去做官,知情者就此事挖苦他道:

好笑当年薛乞儿,荆公座上赌新诗。

而今又向江东去,奉劝先生莫下棋。

在古代,一边下棋一边即兴赋诗,这是许多棋手的习惯,他们往往喜欢赋诗以助棋兴。据褚人获《坚弧集》记载,明太祖的孙子朱高炽在当太子时就喜欢下象棋,每当得意之时就要状元曾子棨在一旁赋诗助兴。一次,曾状元奉命写了一首诗:

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

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将旌旗逼楚城。

兴尽计穷征罢战,松荫花影满棋枰。

曾子棨的诗使太子也诗兴大发,依韵和了一首:

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

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

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

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

两首诗都集中地描绘了下象棋的情景,但从纵观全局、运筹帷幄的部署和棋局的安排、棋子的运作上,却又不像是写下棋,而显然充满了两军对垒、两军激战的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

明代学者,文学家杨慎十二岁时,一次观看父亲杨廷和与友人弈棋,奉父命即席写成一首诗:

兵卒冲千里,将军座九宫。

追风看马跃,吉日想车攻。

士相维城国,江河无堑雄。

笑度几番局,月白映日红。

这首诗集中地描绘了下象棋时紧张激烈的形势:将军纵观全局,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兵卒勇往直前,横冲直撞,奋勇争先;车马相士冲破险阻,奋力据守,各逞其能。写来声势浩大,也充满了激烈的战斗气氛。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据说年轻时也是一位棋迷,一次因贪恋下棋,竟忘了回家吃饭。他父亲一气之下夺过象棋扔于河中。王守仁竟然伤心得珠泪双流,面对随水漂流的棋子,伤感地做了一首吊棋诗:

敲棋终日兴偏悠,岂道今朝结父仇。

兵卒下河车不救,将军落水士难留。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渡三江逐浪流。

炮响一声惊霹雳,卧龙投起白云浮。

这首诗构思巧妙,一气呵成。诗中把落水的棋子作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描绘,通过对棋子的凭吊,逼真、传神地刻画出一位棋迷焦虑不安的神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这首诗写的是象棋的“下棋迷”,下面还有写象棋的“看棋迷”的诗。

清代诗人袁枚写了一首《春日偶吟》:

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军持。

非常欢喜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诗中描绘了一位看棋迷全神贯注的形象,刻画了棋迷有时欢欣有时焦急的心理状态,写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尽之意犹在言外。

在诗中借棋抒情言志的,现代、当代也有很多。“百岁棋王”谢侠逊,曾在1946年日本投降一周年纪念日,与郑宗彦、何之廷等人下象棋时随感赋诗:

容易光阴又一秋,满盘胜利庆全球。

八年血战怜多士,万国心交感五洲。

东海狂澜防再起,南山上寿正添筹。

邦廷硕彦闳清议,同室戈矛劝罢休。

1946年日本投降周年之日,正是蒋介石发动内战紧张激烈之时,棋王通过这首诗借题发挥,抒发了他和友人坚决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情怀。

据《光明日报》1986年10月连载的《胡适传》,说到胡适在就任国民党政府的驻美大使时,曾写了一首《述怀》诗:

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1947年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时,胡适当了代表大会的主席,他把这首诗题赠给代表,诗中以下象棋时的“过河卒子”自况,表明了他跟国民党政府走到底的愿望和决心。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1962年写了《题〈围棋名谱精选〉》:

纹枰对坐,从容谈兵。

研究棋艺,推陈出新。

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中国绝技,源远根深。

继承发扬,专赖后昆。

敬待能者,夺取冠军。

这首诗从下围棋时的情景写起,却不直接描绘下棋的特点,而重在对下棋作直抒胸臆的评价,把棋品和人品联系起来,突出棋艺的出新,棋德的高尚,棋道的深远,最后表示殷切期望棋坛人才辈出,勇攀高峰,写来言辞恳切,通俗易懂,满怀深情,诗中抒情言志,融于一体。

以上所举的诗歌都是咏“棋”的,但有着不同的立意和表现角度,写法也各有特色。有的集中概括下棋的特点,有的并不直接地描绘下棋;有的全面地写下棋的形势、布局,有的着重写下棋的一点、一个侧面;有的借助十分贴切的比喻,有的选取生动而真实的细节;有的抒写下棋时的切身感受,有的借下棋抒发情怀,表达愿望和决心;有的描绘看棋迷的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刻画下棋迷的心理状态,惟妙惟肖,还有的借棋局直抒胸臆,深含哲理。

诗歌作者要塑造丰满完美的艺术形象,关键之一在于寻找能够恰当表达思想感情的客观载体,因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能够作为艺术载体的对象的,除了琴、棋、书、画,还有风、花、雪、月,山、水、石、洞,亭、台、楼、阁,鸟、兽、虫、鱼,等等。只要诗歌作者恰当地选择客观的艺术载体,找到新的立意和表现角度,写法各具特色,就能巧妙地把主观的思想感情,化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选自《文史知识》)

猜你喜欢

棋迷棋艺棋局
必不输之法
小棋迷
小棋迷
我和爸爸拼棋艺
棋迷
传祺海外新棋局
安凯运游棋局
西咸新棋局
华林 国际大棋局
2008年《棋艺》主要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