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锷:共和的守护者

2015-07-06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蔡锷救国共和

蔡锷(1882年—1916年),字松坡,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善于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在作战指导方面,他能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及时修改作战计划,调整兵力部署,力求主动,避免被动,体现了他的“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的战争指导思想。惜英年早逝,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时人称之为“护国将军”“共和的守护者”。

蔡锷语录

·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

·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

·共和与帝制立于极端反对地位,自帝制发生则共和死,吾侪力活共和者也。

·吾侪身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力归宿,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

·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未可稍有拘滞,若不揣其本,徒思仿效于人,势将如跛者之竞走,鲜不蹶也。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治军之道,以“勤”字为先。身勤则强,逸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

【腹有诗书气自华】

蔡锷:共和的守护者

蔡锷,湖南宝庆(今邵阳)人,幼素有“神童”之名。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后赴日本学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在昆明响应起义被推为临时总司令。1913年10月被袁世凯调至北京。1915年组织护国军讨袁。1916年11月因病逝世。

■ 蔡锷与云南起义

1911年春,蔡锷赴任云南新军第19镇37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消息旋即传到云南。10月30日,蔡锷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等人在昆明响应起义,11月1日即建立了军政府,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都督,这一年他年仅29岁。蔡锷所领导的新军是当时全国各省起义中少有的建制完整的精锐武装。与此同时,云南都督府先后派兵援蜀、援黔和援藏,稳定了革命初期的西南局势。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职。世人皆知的蔡锷与小凤仙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段时间。随后袁世凯称帝,蔡锷是第一个举起反袁旗帜的英雄。1915年10月,蔡锷与老师梁启超等一起策划反袁的“护国革命”。12月他成功逃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很快,袁世凯一命呜呼。蔡锷因“再造共和”之功,任四川督军兼省长。不幸的是,不久病逝于日本,年仅34岁。

■ 编辑语录体兵书

蔡锷治军严明,以身作则。1911年初,云南新军第19镇统制钟麟同委托蔡锷编写一份“精神讲话”教材,以便印行散发给士兵,蔡锷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军中夜半披衣起,热血填胸睡不安”,初到昆明的蔡锷住到训练处,整天手不释卷。几年前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后背负“士官三杰”之威名回来准备军事救国。年轻时自己更是以《军国民篇》的文章名动天下,提倡尚武精神,强调铸造国魂,让国家强军备武走出历史旧局面,“强军治军”不正是自己多年的夙愿?蔡锷连夜工作,从曾国藩、胡林翼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出大量有价值的内容,上引《孙子兵法》,分类编辑、整理,最终取名为《曾胡治兵语录》,以此作为云南新军“精神讲话”的蓝本。

年初到夏,很快蔡锷完成编辑整理工作。他深情地写下这些篇章:“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论及“选将”,蔡锷崇尚曾、胡“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的思想,认为这是“扼要探本之论”。谈到治军,蔡锷认为“治军之要,在赏罚严明”,对“风气纪纲大弛”的军队,“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主张“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他提倡官兵“和辑”相处,使士兵把军营视为“第二家庭”。更欣赏曾国藩“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这一句话。

■ 师友杂忆话完人

蔡锷英年早逝,留下遗嘱云:“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以一人之身公开讨伐袁世凯,首倡维护共和,被赞誉为“护国将军”“共和将军”,他一直被公认是中国职业军人之典范。

蔡锷15岁成为梁启超的高足,两人深情交往近20年。蔡锷病逝后,梁启超在上海为爱徒举办公祭与私祭,并倡议创办了松坡图书馆。他在祭文中说:“自从你跟随我学习以来,转眼就是20年。长沙课室外的提问,东京住所交谈的笑声,至今仍历历在目。尔后书信往来,魂梦相依。但辛亥革命起义时你没有死,护国战争中你也没有死,现在为国家大事而死,真是死得其所。”

“红军之父”朱德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过,是蔡锷的直接部属。1911年,朱德已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分配到新军37协74标(相当于团)二营左队当司务长。1911年蔡锷发动云南起义时,曾在火线上任命朱德为队官,让他率部成功攻打云贵总督署。朱德这样描绘蔡锷:“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体弱面白。”朱德评价,蔡锷是他早期人生的指路明灯。“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毛泽东。参加共产党以前,我的老师是蔡锷,他是我在黑暗时代的指路明灯;参加共产党以后,我的老师是毛泽东。”

蔡锷文韬与武略可谓并驾齐驱,少年时为岳麓山赋诗:“苍苍云树直参天,万水千山拜眼前。环顾中原谁是主,从容骑马上峰巅。”病逝后,时任总统黎元洪发出指示:“陆军上将黄兴、蔡锷应予举行国葬典礼。”中华民国在1917年4月12日将他葬于岳麓山万寿寺庙后山,至今已近百年。

(选自《新京报》,本文撰写时参考了夏双刃《中华民国史·蔡锷传》《武夫当国》等资料)

【操千曲而后晓声】endprint

流星般的巨星

@顾则徐

蔡锷只活到34岁,就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非常短暂。但这颗流星却非常不一般,即使放到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去看,也极其璀璨耀眼。他是流星,但他更是巨星。清末民初,中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所以才能够创造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统治。虽然之后中国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一系列变化,以及国内复杂的原因而演变出曲折的历史,但不管后来如何,中国的共和制度和民族意识已经奠定,中国的历史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在那样一个巨星、流星布满天空的时代,袁世凯说蔡锷“文武兼资,一时无两”,也即找不出第二个可以跟蔡锷比肩的文武全才来,可见蔡锷之特殊。

护国运动结束之后,李根源去陕西上任当省长,经过北京时拜见替代袁世凯的总统黎元洪。两人正坐着交谈,一个秘书进来给了黎元洪一封电报,黎元洪一看电报,默不作声,哗哗直掉眼泪。黎元洪把电报递给李根源,李根源一看,电报是报告蔡锷在日本去世的消息,也立即眼泪直掉起来。两个人就这样坐着掉眼泪。李根源禁不住直掉眼泪容易理解,因为他与蔡锷是老朋友,又曾是蔡锷的部下和臂膀,彼此有很深的私人交情。但黎元洪跟蔡锷并没有一起工作过,也没有什么私人交往,护国战争期间讨论谁取代袁世凯当总统时,蔡锷一开始并不愿意支持黎元洪,而是支持比较有实力和能力的段祺瑞当总统。黎元洪能一看电报而情不自禁痛哭,可见蔡锷人格魅力之一斑。

著名记者陶菊隐善用春秋笔法,对人物一般不进行直接的臧否,而是通过一些近乎中性的用词和语气来进行赞扬、否定或批评。在陶菊隐的眼里,除了孙中山及坚决追随孙中山的人以外,即使跟孙中山有不同意见的黄兴,都是要给予贬抑的。同样是护国运动的最主要人物,梁启超在陶菊隐的笔下,却是个满脑子进行投机的政治小丑。但唯独写到曾经尖锐批评过孙中山的蔡锷时,陶菊隐不得不坐正身体,字里行间都有肃然起敬的感觉,虽然不特别褒扬,但也不敢有丝毫否定。同一个历史事件,最关键的梁启超和蔡锷师生两人,所拥有的立场和进行奋斗的目标基本一致,陶菊隐却敢臧否梁启超,而不敢否定蔡锷,可见即使在那个年代,只要略微有尊重史实之心,蔡锷就依然有着令人不能轻易否定的巨大魅力。

杨度是为袁世凯当皇帝最积极鼓吹、支持的人,是筹安会“六君子”之首,袁世凯称他为“旷代逸才”,当时的名气在中国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杨度恃才傲物,只要是跟他不同道的人,什么人都敢骂,孙中山、黄兴、梁启超虽是他的私交老朋友,也都曾被他骂成一无是处。蔡锷终结了杨度的人生的辉煌,令他一下子沦为了小丑。蔡锷起兵时候给全国的通告,要求给予最严厉惩罚的第一人就是杨度。护国运动胜利后黎元洪政府颁布的惩办通缉帝制祸首令,按照民愤把杨度列在第一,杨度不得不逃到天津躲藏起来。杨度并不服气,他认为“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即自己生不逢时,百世以后,历史自然会给他公正评价,会知道他鼓动恢复帝制是正确的。杨度这样一个理应特别痛恨蔡锷的人,在蔡锷去世后为蔡锷写的挽联,也还是不得不承认蔡锷是个“豪杰”,并认为蔡锷是升天成为了“神”。他说蔡锷“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皆雨泣”。

(节选自《共和的守护者——蔡锷传》)

【问渠那得清如许】

流血救民志高洁

蔡锷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倾吐了满腔的爱国抱负。这位生于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的“神童”,6岁时在当地一位名士帮助下,免费入私塾学习。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当时,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蔡锷也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成城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

救国先育人,立国先立魂

蔡锷在探寻救国的长途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思索。他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1902年2月,他发表了题为《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销沉”,主要是教育落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窳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变上述弊病,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他断言:“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那么,怎样实行“军国民主义”呢?蔡锷认为“欲建造军国,必先陶铸国魂”。

当时,国内正掀起编练新军、改革军制的热潮,把练兵作为救国的“第一要义”。而蔡锷等爱国青年则认为尚武不仅需要刀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提出对全民进行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国民素质。这种主张与单纯依靠改革军制以求强兵御侮的思想相比,显然视野更广阔、更深远。

力挽狂澜智勇护国

蔡锷一度寄希望于袁世凯,认为他“宏才伟略,群望所归”。但袁积极推进复辟帝制的活动,令蔡锷认清了袁的真面目,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表面上装出不关心政治的样子,常去北京八大胡同,与名妓小凤仙约会,以蒙蔽衰世凯,最终成功逃离北京返回云南。1915年12月25日,云南通电宣布独立,组建护国军,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出师讨袁。最终袁世凯在6月6日忧郁死去,护国战争也随之结束。

文武双全真才子

袁世凯曾评述,蔡锷“文武兼资,一时无两”,足见蔡锷之特殊。蔡锷自时务学堂从师梁启超,勤勉奋进,文章大成,早年之作《军国民篇》《致湖南士绅诸公书》,慷慨激扬,透彻犀利;后致力于治军治政,文章自是少了,但檄文通电,立马可待,声情并茂,独步当时,依然一儒将风采,其《告别蜀中父老文》,传诵长久,可称名篇。一生行事,自有准绳:如若为了安逸,则入世不如弃世,弃世不如速死,就因为身为国人,“责无旁贷”,所以才出生入死,勇于任事,祸有所不避,难有所不辞。清朝末民国初,中国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创造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皇朝统治。文武双全的蔡锷可谓流星般的巨星!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蔡锷这个人物素材,围绕“梦想照亮前方”“思考,洞烛迷局”“人生的关键在于选择”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梦想照亮前方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或大或小,或自念个人小家,或心系社会。我们不能说只念个人的梦想就没有光亮,可心系社会的人往往有别于他人,显现出了别样的光芒。就像“护国将军”蔡锷,这位一心救国救民的勇士,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求学中,无不一心念着寻得一方救国良药。在这一宏大的梦想中,他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在风风雨雨中,他坚定地站在了共和这一边,敢于打响护国反袁第一枪,最终为国家的共和之路奠下了一块厚实的基石,他自己也成了那段历史星空中最耀眼的巨星。

2.思考,洞烛迷局 这世间太复杂,我们常常沉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世百态,我们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随,还是闭塞耳目、随波逐流……这些似乎都不应该是我们所赞成的做法。这时,思考尤显重要。你需要在众多的头绪中理出事物的关键,条分缕析,识别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一点上,蔡锷将军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在众口纷杂的救国言论中,他能够静下心,仔细倾听,给自己的思考打下了底子。然后在书本中,在世界时势中,在思考中,他做到了融会贯通,提出了救国先育人、立国先立魂的主张,最终也在实践中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3.人生的关键在于选择 曾有人说,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拉伸的。还有人说,人生其实就是看那关键时刻的一个选择。确实,人的一生总是难以确定的,变数总是常态。那我们应该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呢?这里,我们可以从蔡锷将军的人生选择中窥得一斑。在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青年蔡锷毅然选择了救国一途;在救国之途的大论争中,学士蔡锷选择了独立思考,面向世界,提出了育人与立魂的救国方针;在面对袁世凯复辟的疯狂举动时,将军蔡锷刚柔并济,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打响了护国第一枪,终结了袁世凯的皇帝美梦。这一系列的选择,光辉了蔡锷将军的人生,也给了我们重大的启示。endprint

猜你喜欢

蔡锷救国共和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关于击椎生是否蔡锷问题的补证
共和都市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五族共和"在邊疆的實踐——基於綏遠五族學院的考察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共和思想的内在价值的文献综述
蔡锷与樊锥
听谎有瘾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