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

2015-07-06郭荣

新课程·小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参与性参与情境

郭荣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课堂学习的被动思维,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中。

教学相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几点让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方法。

一、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情境,在情境中制作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硬纸板做的圆、布做的圆和纸上画的圆,让学生通过尺子、细线等工具来测量这三个圆的周长。等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时,教师再引入用圆滚一圈和用细线绕圆一周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强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放手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

小学生具有爱玩爱闹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不可能将学生管制成为一个只会听讲和回答的角色,聪明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动嘴中实现知识的转化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参与的可能性。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拼一拼、拆一拆等,体会数学的学习意义。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小组互动参与的可能性。合作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能力之一,小组互动可以集思广益,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互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得到了增强,更好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学习某一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这时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思考出多种方法,当小组之间采用竞赛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开启出来,课堂参与性也就大大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创设课堂情境和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何庆.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3).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参与性参与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论可参与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性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