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引导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5-07-06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高职

魏 明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实现产学、产教合作,在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上有着独特优势,因此,这一办学模式为众多高职院校推崇。本文就我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作一介绍。

一、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兴办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具有代表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的多元化合作,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同时增加企业招聘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机会。随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及校企合作成功的市场良好反应,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将这一模式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见表1。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政府驱动”的层面上,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一方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同时,合作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常见的有“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几种,缺乏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动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没有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另一方面由于合作效果有限,企业怀疑所增加的职业教育成本的必要性,而且也缺乏来自外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因此,现阶段我们需要从校企合作关系中探求建立新机制,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这是目前校企合作打开新局面的关键。为此我校成立了雅戈尔商学院,尝试市场驱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表1 国内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续表)

二、校企合作引导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雅戈尔订单班的探索

2010年,我校与雅戈尔集团合作开设雅戈尔营销订单班,这是我校与雅戈尔集团为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合作双赢的一次有益尝试。雅戈尔集团每年急需大批的服装设计、市场营销、创意设计、产品开发等高技能人才,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品牌建设、培训项目开发合作、职业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这在客观上为我校与雅戈尔集团进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成了订单班设立。2012年6月我校与雅戈尔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雅戈尔商学院,并成立了理事会,共同管理雅戈尔商学院。雅戈尔商学院的成立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之一。

1.实行工学结合三明治式教学

针对雅戈尔订单班,我们进行了工学结合三明治式教学的全新尝试。工学结合三明治式教学即“1+0.5+1+0.5”夹层制教学,其中,第一个“1”是在校学习营销基础知识阶段,为期1年,第二个“0.5”是职场体验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二的第一学期,通过实习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与氛围,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强化大一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第三个“1”指大二第二学期和大三第一学期为期1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深层次营销专业知识,如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等,并结合企业现实需求学习买手制度、企业文化等特色课程,强化营销技能以及对企业的认知;第四个“0.5”是大三第二学期的顶岗实习阶段,在此期间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前期体验实习的感受,在雅戈尔集团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要求学生能真正“顶岗”工作而非“体验”,因此这一阶段的实习与毕业后的工作紧密相联。

2.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

在此次合作中,我们确立了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即学校、企业各设一名专业带头人。校内专业带头人落实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校外专业带头人参与专业方向的确定,负责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双方以制度形式明确职责,充分沟通,共同培养人才。

3.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

根据职场体验实习的需要,我们设立了校企双指导教师,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校企双指导教师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情况,熟悉卖场销售工作,也使企业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符合公司录用要求的人员。

实践证明,雅戈尔营销订单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人才的“适销对路”,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无缝接轨,实现了与企业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有力推动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三、校企合作引导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结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践成果,我们认为校企合作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的优势结合。以下从体制、课程、教学三个层面讨论校企合作引导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体制层面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在体制机制上做足功夫。在设计培养目标时,要注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通过比较学习,我们最终确立了为社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可归纳为: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底线,以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理智追求,分层设置培养目标,实现目标的动态化、层次性和递进性[3]。

(2)发挥政、校、企合力。在校企合作时要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引导下以校企为主体的合作模式,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校企双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职业教育真正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保证企业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4]。

2.课程层面

(1)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职业教育的课程定位应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需要将某一职业岗位群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转换为教学课程。可参照企业任务书,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来筛选本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整合典型工作从而形成人才的能力范围,再把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最后演绎成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职业场与教育场的完整转换[5]。

(2)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高职教育中的项目化课程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知识附着于任务,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如图1所示),该课程设计了两个项目:项目一由教师指定,从项目准备、任务布置、任务实际操作,到成果分享及教师总结,全班分8个小组共同完成,分阶段检验汇报;项目二由各小组自选,选择范围由教师给定,共有8个子项目,均为学校的合作企业或实训基地,如太平鸟、洁丽雅、星动力、乐购、HANP、雅戈尔、HSM、校园串珠等提出的项目,可以保证每个小组选择的项目不同。在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任务载体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和互助能力。

3.教学层面

图1 “营销策划”课程的项目化设计

(1)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上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更注重学生组织计划、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等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方面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采用师徒帮带、活动导向、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手段。在教学评价上,以工作产品、解决疑难问题等作为学习结果检验的标准,大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2)工学交替增强职业体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在教学安排上可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方法,实行工学交替方式,在学校教学中插入岗位培训与脱产学习,如学生用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生的身份既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当采用校中厂、校中部合作形式时,可以利用“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学校中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仿真企业的生产环境,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和交替式学习。

[1]姚奇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以20所职业院校典型案例为例[J].职教论坛,2013(3):21-24.

[3]魏明.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8-11.

[4]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8-10.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