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
2015-07-05程曼萍
程曼萍
长期以来,许多有名的体育教师或体育专家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术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教师所传授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很显然,这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整个课堂秩序,完成教学任务。随着国家大学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体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体育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主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一、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
(一)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参照
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还要关注这些体育项目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体育项目的探究过程、探究的意义、主要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错误与纠正、解决问题的思路等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揭示体育项目锻炼对人体的好处与和谐、展示探索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艰辛和喜悦、关注身边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和事的相关热点问题以及国内外重大比赛等纳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内容为依据,以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动作技术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特点,有度而又有序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間,让学生经历对动作的探究过程、尝试运用新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尝试小组或自我展示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错误动作;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勇敢顽强、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精神;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方法和手段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为社会的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所突破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一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二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体,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三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理论和实践都早已证明,“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认为地把大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是武断和缺乏根据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应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全面把握大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任何一位学生都潜藏着无限的发展可能。体育教师的职责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启动学生的每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成功的适当条件,引导并帮助学生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
三、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考试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手段,其导向作用是不容质疑的。既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家就必须认真研究用考试这一标准来评价体育教学时,到底要考什么?怎么考才是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在以往的体育期末考试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与技术进行测试,这种考试体现不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而且不仅要从知识与技术方面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在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结果及其管理等在内的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同时,由于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还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这样,评价制度的变革乃至于整个新课程改革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