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观
2015-07-05张媛
张媛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与世界的前列。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要求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观。
一、创新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决定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创新教育要靠教师实施。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善于引导与启发;不仅要会说教,更要身体力行做表率。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很引路人。以自己表率楷模作用教育和影响学生,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教师是一个要求具有高尚道德含量的特殊职业,培养的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教师的劳动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人。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从长者意识转变为帮助学生进步的挚友。自古以来,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人们也把学生对对老师无条件的服从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学生在教师的严格管制下,不能独立思考、不能自主学习、不能自主活动,这样的教育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架起友爱的桥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教师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发展成长;反过来,学生也帮助教师提高了教育教学艺术。医生高超的医疗水平,来自与诊治各种疑难杂症的实践。教师精湛的教育艺术,同样来源于教育帮助各种各样困难学生的实践。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的世界,和学生交朋友,去探索少年儿童心灵世界的奥秘。
二、创新教育的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志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前进的力量。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但是,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陈腐的教学方法统治着课堂,至今不少教师对“讲听法”恋恋不舍丢不掉,总认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总愿意灌输、灌输、再灌输。实际上这样的课堂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变得被动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中小学功课大多是工具课、技能课,不是仅凭一讲一听就能凑效的。教师要导之一法,学生要练之以功,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讲听法,采用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当主角的学导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示、点拨、疏导、答疑、评点、实践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新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书的地方,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目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挥下,独立地感知教材,学习教材,深入地理解教材,把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边成自己的素质,运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使认识结构不断优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教育的主体,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能够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向老师质疑问难,掌握学习主动权。在学生是学习主人问题上,魏书生老师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魏书生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在决策过程中,多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如:班怎么带怎么合理,语文学什么怎么学,课怎么讲,教材怎么处理,怎么留作业怎么考试都和学生商量。这样既理解了学生的需要,有增加了學生的参与意识。用魏老师的话说他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从学生那里学来的。用他学生的话说:魏老师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我们练出了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魏老师让我们自主学习,自己留作业,自己命题考试,我们练出了自己学习的本领。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教育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自主精神就没有创新精神,没有自主能力更没有创新能力。
四、创新教育的家庭、社会的要求
创新教育从实施途径上来说,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主渠道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载体是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都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上的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和博物馆等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教育环境、氛围,父母等长辈的一言一行,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对孩子的要求等均会对孩子(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长期的影响。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的创新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