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

2015-07-05吴恩龙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吴恩龙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现创新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教法,寻求新的突破。

一、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近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教师所教知识感兴趣,才会由“厌学”向“愿学”转变,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获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地理,为学生战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动力和能量。

二、探索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地理新课标教学建议明确指出:“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我认为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促进认识和情感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一成不变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也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这样呆滞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传统的课堂提问方式是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式,目的是以旧带新,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此时,老师是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思维境地,他们被迫去思考当前的问题,被迫去迎合老师的要求,从而被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由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在被动中进行的,这就很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使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观点,必然应给其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实行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避免压抑学生的想象空间,强迫学生盲目依从。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要具体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注重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应让学生自主提问,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就某一内容提出问题,师生们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这样就给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为宽松的环境。

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多有的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课堂上讨论,主动寻求答案,这样就会收到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的效果。

第一,从所在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运用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

办学条件落后的农村学校,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或自行设计形象直观的地理略图,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使用教材插图的方法。

一是读图法。指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步骤、方法,能找出图中主要的地理事物,主要解决图中“有什么” “怎么样”的问题。

二是析图法。指导学生分析各种地理事物间的联系,获取图中信息,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

三是绘图法。教师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做,讲和画同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绘图。主要方法有彩绘和画简图。

四是默图法。就是利用图象进行记忆,印象深刻,易于形成空间观念。默图可以默填和默绘。

有条件的学校,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愉快的感情能让学生们对地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地进入课堂,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诸如投影、幻灯、录像等,多媒体的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能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学生立体学习,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景观等都可以通过录像电视、课件投影等将动感美丽的画面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他们坐在教室里就能看到世界,了解世界。另外,一些常规教学中的难点,可以通过“Flash”简化难度,教学深入浅出。如地球公转产生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形成,由于立体感差,学生头脑中很难建立多维的空间,教学难点难以突破。如果采用“Flash”教学,立体的旋转画面就能让学生将宇宙奥秘一览无遗。

我还指导学生上网学习。实践证明,网络让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鲜的地理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容量,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了,基础知识也更加牢固了。

第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江澤民同志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让他们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潜能的开发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能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将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