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解读
2015-07-05马婕
马婕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该理论视角分析经典作品为文学批评打开新的视野。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视角,选取伍尔夫《到灯塔去》进行文本分析,不仅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还阐释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生态女性主义
前言
作為意识流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的开拓者。她的代表作《到灯塔去》,通过描述莉丽对女性气质从抛却到认可再到超越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女性主义的真谛,为妇女解放指明道路——“双性同体”的思想。小说深刻揭露在男权主义为中心社会下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社会现状,提倡“双性同体”,解构二元对立,建构一个生态平衡,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
一、《到灯塔去》简要的文本解读
小说围绕“到灯塔去”为线索,内容分为窗、时光流逝、灯塔三部分,描写了一战前后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实现灯塔之旅,莉丽完成画作,继而超越自我终成真正的艺术家。作为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塑造的这位新女性的代表莉丽,为小说提供了双重线索,架构了复合层次,也是她本人艺术的再现。灯塔之旅拥有完满的结局,人物的思想得以升华,闪耀和谐之光。
二、女性主义思想的成因
(一)社会背景
伍尔夫生活的20世纪,男权主义处绝对地位,女性主义空前增强,西方女性文学创作迈入新阶段,女作家层出不穷,作品显著丰富,她们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自我意识觉醒,采用匠心独运的手法,基于女性的感受和视角讴歌女性主义,挖掘女性经验,阐释妇女觉醒—抗争—解放的心路历程。植根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伍尔夫提倡公平与进步,观念尤为开明先进。
(二)家庭背景
思想意识与家庭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出生在书香世家,伍尔夫自幼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亲身接触各类学术研究者,在先进开放的思想熏陶的氛围下,开阔视野,沉淀思想,为其杰作的诞生打下根基。她悲惨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创作的激情,小说变成了她抒发情感书写体验的出口,字里行间流露真情实感,复现在男权主义当道的社会中,女性因权利地位缺失而导致的悲惨现实生活。
三、《到灯塔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一)深刻揭露男权社会下的二元等级对立模式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将人与自然和环境相融,基于多重角度和生态危机语境,对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观念,即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主义的对立,产生质疑和解构,唤醒生态平衡意识,呼吁男女平等,挑战男权主义,争取女性合法权利,建立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物种平等、两性和谐的包容世界。
《到灯塔去》刻画的拉姆齐夫妇,在完美丈夫和美好妻子的表面下,却深刻隐藏男权社会下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社会现状。同一事物在彼此眼中却难以相通,追本溯源其实是男女价值观、文化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两性之间的悲剧。小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男性身处文化的中心,投身社会活动,高谈阔论;女性则沦为文化的边缘体,丧失应有的权利和生活的天分。
(二)解构二元对立,主张“双性同体”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紧密相连,应和谐相处,平衡生态;社会文化需要理性的男性和感性的女性共同参与,应平等对待,两性和谐。伍尔夫的生态女性主义在此基础上打破男性主义为中心,解构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的等级观念,力求达到二元的平等,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
在男权主义当道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在观念层面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元等级对立模式存在的问题。伍尔夫认为,在男性主义为核心的男权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两性夸大的区别对待是二元对立的根本原因。因此,伍尔夫大胆质疑和解构二元对立模式,革新传统女性写作方式,摆脱男性思维的束缚,提出“双性同体”的写作理念,即一个人同时受男性和女性力量的支配,具备男女两性的特征,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小说中塑造的莉丽是“双性同体”概念具体形象的阐述,主人公传承了拉姆齐夫人美好的女性品格,也拥有拉姆齐先生相似的性格,两性最终达到力量的平衡和完美的交融,终使她完成画作,实现自我。灯塔指引美好的生活,女性主义实现奋斗目标,文学艺术也得以完美显现。
结语
综上分析,《到灯塔去》充分彰显了伍尔夫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念,超越时代界限,具有广度和深度。伍尔夫在写作中锐意创新,运用边缘化的语言和非正统的隐喻性手法,唤醒生态意识和女权意识,解构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建构一个生态平衡,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小说从解构走向建构,文学批评实践被赋予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还阐释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 高奋, 鲁彦.近20年国内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4(5):36-42.
[2]王文,郭张娜.理性与情感相融合的女性表达——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J]. 国外文学,2005(02).
[3] 王欣, 王丹宁.〈到灯塔去〉隐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海外英语,2010(07) :186-18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