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性格,相似的命运

2015-07-05李梅菊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男权社会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李梅菊

摘 要:梅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埃伦是个追求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虽然她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但她们却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她们的悲剧命运是由男权社会现状决定的。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权社会;悲剧命运

引言:伊迪丝·华顿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她的作品以其鲜明的背景,幽默的讽刺,犀利的笔锋以及深刻的含义而闻名于世。但同时她也是位经常引起评论界争议的作家。伊迪丝·华顿并不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她在很多作品中描述了妇女的低下身份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她对当时妇女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传统观念对于人性的束缚。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压迫女性的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女权主义评论家辛西娅·伍尔夫认为伊迪丝·华顿的写作素材大多来自于她自身的经历。这也使得华顿意识到,在男权社会里妇女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独立自主[1]。

一、不同的性格

(一)梅—男权社会的产物

小说中出现的大部分女性角色都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是男权社会制度的守护者,例如韦兰太太、阿切尔太太、名戈特太太等等,而梅·韦兰可以说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社会传统要求女人们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她们无法过独立自主的生活,必须依靠自己的父亲、兄弟、丈夫或者儿子生活。而梅也如此,因此结婚后,她必须依赖自己的丈夫阿切尔生活。这与她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她在传统社会长大自小耳濡目染老纽约社会的习俗和传统,是按照一个完美的妻子和母亲的标准被抚养成人的,是由闲暇阶层人造的“极好的商品”,“是这个社会制度令人惊叹的产物。” [3]她不折不扣地遵循着所有上流社会的传统和价值观,是男权社会理想的女性形象。梅在她的先辈们的训练之下,已经被剥夺了正确推理的能力,思考对于她来说只是一种娱乐。正如刘慧英所说:“传统的女性角色是由男人的期望和统治所决定的,而这也是男性沙文主义的一个戏剧性的特征。”[4]作为一个“纯洁”的女孩,梅从不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美丽无暇的外表下只是苍白、肤浅的内心。她注定只能成为男权社会华丽的装饰和男人的附属品。

梅是传统社会礼教培养出来的产物,她美丽、纯真,永远说着得体的话,她具备了当时社会传统要求女性具有的全部优良品德,全面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男性的权威地位,是纽约上流社会公认的好姑娘,是纯洁的天使。梅精心的实施着社会要求的每一项规范,她的生活习惯和想法表明了她对社会习俗的熟知,她对待事情的态度总是与社会观点相一致,从未真正有过自己的想法。但是,梅却非常满意自己的生存状态,她时常用传统规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梅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她也因此而受纽约上流社会的欣赏。

(二)埃伦—传统习俗的叛逆者

埃伦是一个与梅相对照的形象,是这部小说中最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新女性,她拒绝被定义为男性的附属品。埃伦出生在纽约上流社会,在法国长大成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欧洲自由思想的影响,有着活跃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她的身上充滿了自由和叛逆的气息。她以自己的与众不同打破了老纽约固有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这一切使得她与纽约社会格格不入。最宝贵的是她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自己生活现状的反思,她追求自由独立,有明显的女性主义意识。

她不顾老纽约上流社会的各种礼仪和习俗,就连穿着都和其他人不同,但又不落俗套,典雅大方。这些都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当埃伦从欧洲回到纽约,她想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要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寻求自我的独立自主时,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她的亲人因此而感到羞愧。她引起了纽约社会所有人的谴责,认为她是个不合时宜的女人。埃伦离婚的想法破坏了传统的风俗习惯,破坏了传统的男权社会习惯于把妇女囚禁在道德与纯真的牢笼里并由男人主宰一切的准则。在当时那个男权社会里,女人没有权利离婚,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这个“害怕丑闻甚于害怕疾病”的上流社会里,人们对于这样一位与传统习俗和社会道德背道而驰的女性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她受到了那个上流社会的排挤,人们采取各种手段逼她就范。就连她的祖母明戈特老夫人也以收回给埃伦生活费的方式迫使她回到丈夫的身边,放弃离婚的念头。为了维护家庭的名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女性自我意识的埃伦不得不被迫放弃追求自由的权力。

二、相同的命运

尽管梅与埃伦个性截然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是她们的命运却是相同的,她们都是老纽约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一)梅的悲剧命运

可以说梅是老纽约男权社会里最可悲的女性形象。她被男权社会压制,但同时她又是男权社会制度的守护者。不仅仅是梅,还有明戈特太太,阿切尔太太以及韦兰太太都是这类可怜的角色。是她们所代表的男权社会迫使埃伦放弃了离婚的打算。这也足以说明当时妇女被男权社会压迫的现象以及男权意识在当时的影响之大。梅的悲剧在于:

首先,尽管梅是男权社会制度的维护者,但同时她也是男权社会文化的受害者。从表面上看,她的婚姻幸福美满,但是她的丈夫内心却并不爱她。然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女人,她不能放弃自己的婚姻,即使她知道阿切尔心里爱着埃伦。在她看来,丈夫以及婚姻是她的一切所有。这是梅悲剧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作为传统的维护者,梅守护社会传统,但她也被社会传统所压制。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传统社会的要求。在当时的社会妇女被压制,而女人们也被自己压制。她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梅也如此。此外,她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强加给她的压力。梅在维护社会传统的同时也被其所迫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梅既是男权社会的同谋,也是受害者。这是梅悲剧的第二个方面。

(二)埃伦的悲剧命运

埃伦在爱情中她迷失了自己,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她的对手梅,以及懦弱的爱人阿切尔还有自己共同造就了她的失败。艾伦的悲剧可以从失败的婚姻及爱情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埃伦有段不幸的婚姻,她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的恶行而打算与其离婚。但是她离婚的打算以失败告终。她的失败由四方面的因素导致。第一,她回到纽约寻求亲人的支持,但是被上流社会排斥。上流社会及她的家庭都视离婚为丑闻为了阻止她离婚,她的祖母明戈特太太甚至切断对她的经济援助。第二,由于她與阿切尔的爱情,梅用她富于心机的办法把她赶出了纽约上流社会,回到欧洲。第三,尽管阿切尔爱着埃伦并被她追求自由的想法打动,但是他仍然充当家族的说客劝说埃伦放弃离婚的打算。第四,也是导致她离婚失败最重要的因素,她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这四方面的因素导致艾伦离婚打算的失败。

其次,尽管埃伦渴望真爱,但是她仍然没有得到。在深爱着阿切尔的同时,埃伦放弃了这段感情。导致艾伦放手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与家庭因素。阿切尔是梅的未婚夫,也是埃伦的妹夫。这是埃伦所面对的最大的压力。此外,作为一名已婚妇女,社会不会允许她爱上丈夫以外的任何人。第二,梅很早就觉察到了阿切尔与埃伦之间的爱情。她想方设法使他们分手并保卫了自己的婚姻。可以说在埃伦的悲剧中,梅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三,作为一个懦弱的爱人,阿切尔不敢也没有能力保护他的爱人。他熟知传统社会的习俗,除了建议私奔之外,他别无办法,但是埃伦最终拒绝了他。第四,由于自身的原因。埃伦清楚的知道传统社会不会接受他们私奔的做法,为了阿切尔以及自己家族的荣誉,她放弃与阿切尔私奔,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真爱。

三、结语

尽管梅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是旧纽约传统思想的化身,她自己受着男权社会意识的统治和压迫,但却同时扮演着男权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梅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由社会和她自身共同造成的。埃伦是一个追求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敢于挑战社会传统。在埃伦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当时女性想要与命运抗争却又无能为力的辛酸和痛苦。她的遭遇充分说明了在男权意识盛行的社会里,女性的不甘命运摆布而反抗男权,要求平等的想法和呐喊根本无法实现。

虽然梅与埃伦有着不同的个性,但她们却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作者华顿借此反映了老纽约上流社会中已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不管是在经济上,法律上,还是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女性的命运永远掌握在男性的手中,女性处于被动的状态和劣势地位,受婚姻和经济的束缚,在感情和经济上完全依赖于男人。女人一旦结婚,她们从此沦为丈夫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就必须以丈夫为纲,从此失去自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权社会里女性的附属地位。由此可见,当时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毒害是非常深的。

虽然小说以悲剧结尾,但是小说表露了这些女性不甘沦为悲哀而发出的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这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思考。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在埃伦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表达了自己追寻男女平等这一理想的社会秩序的愿望。埃伦的反抗精神对今天的女性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是很有社会意义的。

参考文献:

[1]Wolff,Cynthia Griffin.A Feast of Words:The Triumph of Edith Wharton[C]. Cambridge: The Press of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5.

[2] 杨仁敬.20 世纪美国文学史[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0.

[3]伊迪丝·华顿. 纯真年代[A].赵明炜,译.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刘慧英. 走出男权世界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4.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

猜你喜欢

男权社会悲剧命运女性主义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
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对男权社会的另类解读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