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字句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2015-07-05郝佳诚

大观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点功能

郝佳诚

摘要:汉语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独特的句式,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意义、功能和用法,本文仅从语法、语义、功能等角度分析“把”字句。

关键词:“把”字句;特点;功能

在现代汉语里,含有介词“把”的句子,是非常常见的。无论在日常会话里,还是在文学作品里,我们随时都可以遇到这一句式。然而,在印欧语言里,不管是英语,还是法语,我们都找不到对应的句式(其实,汉语中有很多句法格式都存在这种情况,这也是语法的民族性的一个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外国朋友的反应来看,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但同时也是汉语中独特的语法现象,是外国人学习汉语中的一个难点。这些都促使我们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合理地解释这一常用而有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

汉语里的“把”是一个常用的字,用这个字构成的句式很常见,但却很特别。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能运用自如,没有困难。但外国留学生在习得这一句式时,却总会面临多种困难。当我们从语言理论的角度来考察时,也会有很多问题无法解释给外国人。因此,多年来,“把”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学界探讨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

把字句,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一、对“把”字句的研究

对“把”字句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把”字句的外部功能特征,即:解释“把”字句的句式语义。众所周知,一个句子除了它所表达的命题意义之外,还有这个句子的结构式所表达的意义。命题意义可以通过命题分析得到,而结构式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候比较难确定。只有准确把握了句式意义才可能解释该句式的功能以及它的使用条件。另一类是研究“把”字句的内部句法、语义结构,试图寻求解释该结构得以成立的句法条件和语义条件。

二、“把”字句的成立条件

(一)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二)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三)“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三、“把”字句的特點

(一)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即动词后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动词的重叠式。如:把笔给他。把水喝了。把这事说说。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如:别把东西到处扔。动补型双音节次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不受上述限制,如:把家还。

(二)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是工具、处所。表致使义的“把”的宾语是施事。如: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三)“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和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能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把”介引的成分跟动词的语义联系不大,而是跟整个中补短语有联系。

(四)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五)“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党。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我把衣服没有弄乱。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如“怎么能把人不当人。”

四、“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分析

语义特征分析原来主要是用于词汇的对比分析,后来学者们成功地通过对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解决了不少句法上的问题。近年来有学者将语义特征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句式的分析,以此来判定句式意义。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但是问题还是在如何证明这些所谓的句式语义特征。例如张伯江归纳了“把”字句的三个语义特征,分别为:自立性特征、位移性特征、主语的使因性特征。然而在证明这些句子具有这些特征的过程,基本上还是语文式的方法。例如(张伯江例):

“把小背心脱了。”----“把小背心穿了。”

“人身上不是生来就有衣服的,所以对人的饿身体来讲,要穿的背心不可能脱离‘穿这个行为而独立;相反,穿上的背心能脱离动作‘脱而独立,所以这个例子里的第一句汇总‘背心是自立的,第二句的‘背心却不是自立的。”

那么对上面的例子,其他学者很可能提出下面的疑问:为什么“要穿的背心不可能脱离“穿”这个行为而独立?如果它不能独立,此人还穿什么?没有穿的对象存在,能穿吗?如果不能穿,那么世界上就不存在所有“穿衣服”的行为。假如“穿衣服”能成立,那为什么“把”字句中的“穿衣服”不成立?假如说“把”字句要求宾语自立,其他句式是否不要求宾语自立?假如其他句式也可要求宾语自立,则自立性不是“把”字句的句式特征。假如下面的句子成立:

“他们要把一个崭新的世界创造出来。”

这个句子说明“把”字句的宾语不必自立。既然如此,张伯江的

“把”字句的“自立性”语义特征不是“把”字句的必要条件。张伯江为“把”字句设立的另外两个语义特征“位移性特征”、“主语的使因性特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种语文学的方法可以用同样的语文学的方法来反证。如:

“你快拿衣服来。”

上面例句中的“衣服”有自立性;“你”、“衣服”和“来”有位移性;“你”有使因性。可以如下分解:

“衣服”:动作“拿”和“来”之前存在

“你”、“衣服”:随着行为“来”而移动

“你”:是“衣服”移动的主体

因此,关于“把”字句三特征说还无法与其他局势意义相区别。

五、“把”字句的功能

(一)语篇功能

语篇是由一个个句子构成的。每一个句子都在语篇中发挥它特定的语篇功能,有的句子能够单独构成一个最小语篇,而有的句子却不能;有的句子不能作始发句,只能作后续句,有的句子不能作煞尾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子的语篇功能。句子的语篇功能与句子的结构式有关,二者可能互为因果:语篇功能制约了句子的结构式,结构式制约了句子的语篇功能。很多后续句要根据前面句子的结构来确定自己的结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句式都能够处在语篇的任何位置上的。

金立鑫曾经将把字句作为后续句出现的条件总结为:如果后续句中的宾语与前面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同指,则后续句倾向于使用“把”字句。其主要理由为,如果相邻的两个句子存在同指名词,并且后续中同指的名词处于底层宾语的位置上,则后续句为了接应前面的句子,保持两个句子之间的连接,后续句的底层宾语要求向前移动,靠近前面句子的同指成分。但是,为什么后续句的同指成分不移动到居首呢,那样与前面照应的句子距离更近,照应效果应该更好。问题是,如果后续句的宾语前移到居首意味着该宾语成为话题。而假如说话人并不想改变话题,要保持原来的话题,那么既要满足宾语前移的要求,又要满足与前面句子同指成分靠近以加强句间衔接的要求,并且又不能移动到句首改变话题,那么最好的位置便是主语或话题语后面、动词之前的位置。这便是“把”字句宾语所处的位置。

(二)交際功能

通常我们将句子的交际功能分为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疑问句。虽然有相当多的“把”字句在语篇中处于后续句的位置,但是祈使句却是可以独立成篇的。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把字句中的宾语大都是旧信息,而且“把”字结构通常结构上比较短,刘凤樨从信息交际角度对把字句、话题句和主谓宾句与新旧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他统计了40万字的汉语语料,其中15万字为口语语料,25万字为书面语。作为旧信息的短结构宾语与“把”字句、话题句和主谓句差别不大,但话题句的倾向性更强。主谓宾句能够容纳旧信息宾语为较长的结构,话题句拒绝长结构宾语。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当宾语为新信息时,在“把”字句中主要是长结构,其次是中等长度的结构,短结构为零;所有的话题句不接受新信息宾语;正好与把字句相反的是主谓宾句,其宾语倾向于短结构,长结构的宾语受到较多限制。这实际上是由宾语前面如果有较长限定语,其性质倾向于定指,定语越长,定指度越高。这与“把”字句中宾语要求定指是一致的。而主谓宾句则正好相反。

在这里顺便一提的是,金立鑫曾经提到,有些“把”字句的使用很难从语义、句法、语篇等因素方面找到解释,即:用不用“把”字句语义上差别不大,句法上没有限制,语篇上都很合适。这一类现象可能属于作家的语言风格。这一点在李宁、王小珊的统计中有所表现,他们发现:北方人用“把”字句多于南方人,这可能与作家风格有关。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4]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6]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吕叔湘等.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猜你喜欢

特点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