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遥的赠书

2015-07-05商子雍

杂文月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赠书扉页路遥

商子雍

我和路遥,几乎没有任何私人交往。但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我是报纸编辑,他是全国有名的作家,生活轨迹难免会有所交集。有一段时间,曾多次约请路遥为我主持的报纸副刊写点儿随笔、杂文之类的文章,每次他都满口答应,可事后却从不兑现。后来我催得紧了,路遥便十分诚恳地表白:“我试了,你要的那种文章,我实在写不了。”熟悉路遥的人都知道,此人性格中有颇狂傲的一面。然而,在文学界位高名重的他,竟然能够承认自己写不了报纸副刊需要的那种文章,尽管路遥所说的“写不了”,无疑是按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但这也足以显示出他性格中大气的另一面。

顺便多说几句的是,后来,我在为自己的杂文集《求是斋杂品》作序时,曾以向路遥约稿未果一事为由头,针对杂文创作写了这么一通文字:我以为,杂文与长篇小说在文学界,就如乒乓球与足球在体育界一般,虽有大小之分,却无高下之别。弄杂文者理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態,努力在有限的“球台”上把“小球”打得尽善尽美,而不必因了“罗马里奥”们在绿茵场上出神入化的表演而自惭形秽。至于有人看见你能打“乒乓球”,遂非要让你在“足球场”上亮亮脚头,否则便低看你的“运动”水平,那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一笑置之,继续干你喜欢、你擅长的活儿就是了。

话扯远了,继续来说路遥。

路遥逝世以后,我在报纸上用近乎整版篇幅刊登了他的遗照,是摄影家郑文华拍摄的一幅彩色艺术人像,很具感染力。秀才人情纸一张,也只能如此了。20多年过去了,路遥的英年早逝,一直是不少人心中无法排解的一种痛,一有机会,就忍不住地要说起他。最近。根据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热播,引发热议,连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也与人谈及此事。我在西安电视台的那档评论栏目“直播说吧”,当然也要围绕着这个热点做一期节目。录节目的前一天晚上,从书橱中拿出20多年前路遥所赠的三卷本《平凡的世界》,轻轻抚摸,百感交集。要知道,这部书中有两本,曾失而复得,也因此,就显得格外珍贵。

事情是这样的。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是1986年12月出版,我得到的赠书扉页,有路遥的如下手迹:“子雍兄惠存 路遥 1987年7月3日”。细细阅读,在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对这部巨著的第二部、第三部产生了同样强烈的期待。

一晃几年过去了,听说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三部出版的消息,却迟迟不见路遥的赠书送来。一天和作家朱文杰闲谈,说到这件事 ,我说:“等不及赠书了,得赶快去买,一睹为快!”第二天,朱文杰打来电话,说是“路遥早就派人把书送到报社了,那天你没在,书交给了总编室一位同志。路遥让你找一找,如果找不到,他再送。”看来,书显然是被同样喜欢这部书的人截留了,那就归他所有吧!不过,我也没再去麻烦路遥。从来就不是富人的他,买书送人已经花了不少钱,不能再给他增加负担了。

不久以后,路遥病重住院,很快,他离我们大家而去。

万万不曾想到的是,就在我深陷悲痛之时,那两本遭到截留的《平凡的世界》,被人郑重送还。原来,这位爱书的朋友觉得我和路遥相熟,再要两本不难,就自作主张地把书据为己有了。而现在,他十分动情地对我说:“路遥去世了,这两本书一定要还给你,由你永远珍藏。”我看了一下扉页上路遥所写的赠书日期,是1991年元月20日,在他辞世的一年多以前。

那天,在电视台录完有关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节目回到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又一次拿出那两本失而复得的书,扉页上,路遥都留下了内容同样的字迹:“子雍兄指正  路遥  1991年元月20日”。看着路遥极具个性的遗墨,我在心中默默对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他说道:“路遥老弟,还是把‘指正两个字改成‘惠存吧!刚才我在电视台录节目,一条一条地说你的书好、说你这个人好。你活着的时候,说句老实话,我固然没想过要‘指正你,可也确实没把你当成榜样。而现在,说句真心话,你的书,你这个人,还真是在我面前树起了为人和为文的标杆呢!”

猜你喜欢

赠书扉页路遥
扉页:本期导读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严肃 热烈 履责 收获
写给远去的路遥
一时之思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赠书书目
赠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