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藏六十年的秘密

2015-07-05刘占青

杂文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格拉斯纳粹胡适

刘占青

德国著名作家,有着“德国良心”之称的诺贝尔奖得主格拉斯,在2006年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剥洋葱》,叙述了他从12岁到32岁的一段人生经历。不料该书甫一问世,便在德国社会各界引发了轩然大波。在书中,格拉斯透露了一个隐藏了六十年的秘密,他承认在1944年自己17岁时加入了德国纳粹的党卫军,一个纳粹统治德国时期臭名昭著的特务宪兵机构。这个秘密一公布无异于重磅炸弹震惊德国,一时间舆论大哗。因为在过去的数十年,格拉斯宣称自己在17岁被迫应招入伍加入了德国防空部队,不过一年之后就被美军俘虏。当格拉斯把这个真相公布于众后,德国文学界、政界、评论界开始对格拉斯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其是纳粹的帮凶,道德的伪君子,冒牌的和平主义者,铺天盖地的各种压力接踵而至。

面对外界的嘲讽攻击,格拉斯显得十分坦然。其实对于功成名就的格拉斯而言,完全可以把这样一个极具政治污点的秘密带入坟墓。但他不想那样做,他觉得应该进行忏悔才能心安。他说:“这事一直埋藏在我心底。为什么现在才说的原因,我也说不清。它始终缠绕着我,让我不得安宁。我以前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和这个国家的公民,现在所做的一切,和自己年轻时带有纳粹时代印记的行为针锋相对,这就足够了。所以过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我没参与过任何犯罪行动,但自己一直觉得必须有朝一日对此予以说明。直到现在我克服了内心的障碍,这一机会才得以出现。”

不过格拉斯的灵魂救赎并没有得到太多谅解,直至去世他依然被重重地钉在道德的十字架上。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著名的民国知识分子胡适。在当下的民国文化热中,胡适成了一个被广泛拿来谈论的大人物,无论是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精神,还是其“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的处世态度,都令后辈高山仰止,在众多人的笔下,胡适被不自觉地塑造成了一个道德完美主义者,甚至是敢和蒋介石当面顶牛的血性文化人。不过最近有人撰文给胡适扣了两顶大帽子,称其不仅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而且是蒋介石的雇佣打手,理由是在1951年至1955年间蒋介石向远在美国的胡适送过9笔钱,每次5000美元,一共是4.5万美元,而这些钱在《胡适日记》中只字未提。此文一经发表,立即遭到了挺胡派的反驳,认为其论据依然有待考证,不能妄下结论。

其实用胡适在六十年前是否收过蒋介石的钱财来评判胡适的政治态度是颇为偏颇的。纵观胡适一生,无论是在大陆抑或是在美国、台湾,胡适的自由主义立场从未发生过改变。其对蒋介石也并没有奴颜婢膝、行谄媚之能事,一直在为民主与自由鼓与呼。而蒋介石虽然不喜欢胡适,但其声望资历又是蒋介石不得不倚重的。当然不容否认,胡适跟蒋介石唱反调是在蒋介石的容忍范围之内的,毕竟胡适是善意的批评,而非要推翻蒋介石政权。

无论是格拉斯,还是胡适,都不是让人崇拜的神,他们或许都有道德上的瑕疵。但任何旁观人都不應是道德的审判者,在道德的天平上,需要的是理性的客观,而非谩骂与曲解。

【童 玲/图】

猜你喜欢

格拉斯纳粹胡适
绚烂花车(环球360)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手持王Paul Greengrass(保罗·格林格拉斯)
《白丝带》:纳粹是怎样炼成的?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电脑也疯狂
电脑人生
抗战时期上海的纳粹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