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事汝能为乎

2015-07-05周彪

杂文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形听证会现实生活

周彪

我所说的“寻常事”当然是人人都能做的事,至少看起来是人人都有能力去做的事。比如说锻炼身体,应当是人人都能做的吧,可能坚持不懈的能有几人?为什么不能坚持?没有场地,没有时间等等,都能成为客观理由。其实关键在于主观上缺少意志和韧劲。又比如说开个歌厅、舞厅或桑拿、按摩之类的,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业吧,可一般人就开不了,就算你有雄厚的资金也不一定能行——不打点好诸方“关系”,就有可能被各路人马找茬,让你只得关门了事。再比如说办实业吧,光有资金有技术未必就能搞出一番名堂来,有形和无形的关卡可能会让你最后一文不名,彻底消磨掉你的雄心壮志,让你自甘平庸。

我曾是一个中学教师,回顾20多年的从教历程,想做、能做却又做不成的事确实不少。我曾想每学期带学生去郊游一次,让他们亲近亲近大自然,可“安全问题”却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栅栏;我也曾想每年带学生去参观一回博物馆,让他们感受感受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但“不能耽误学习”又成了一道无法规避的紧箍咒;我也曾想在课余多给学生灌输一些公民意识,可“考学为重、别老讲那些有的没的”之类说法却时常在我耳边鸹噪。无奈,最好的想法、最多的激情在万千禁忌的阻击下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我坚信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曾经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想干出一番事业,他们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抱负,有“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才情,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胆魄,但最终却归于平庸,原因何在?就是他们想做、能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却被种各样的理由生生地剥夺了机会。这种理由可能是泛政治的,可能是泛道德的,也可能是掉进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无物之阵”。最让人痛心的是这一社会生态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善。比如说时下颇为流行的“听证会”吧,普通百姓应当有参与的资格吧,可“听证会”召开时,真正的百姓往往“无法到场”,不是被人家过滤掉,就是被人家给掉包了。于是“听证会”就开成了清一色的“听涨会”“赞同会”。再比如监督官员吧,上有宪法规定,下有各种条例明载,人民有权监督政府和各级官员,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可现实生活中,行使这一权利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本该人人能做的尋常事,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却比登天还难,怪不怪?

现实生活中,看起来人人都能做的事,偏偏张三能做成,李四能做成,就我做不成,而“做不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客观”,这就很令人深思了。是不是社会机制、制度环境出问题了?如果社会是公正的,制度是透明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资源是共享的,权利是有充分保证的……那人人能做的事只要你想做且扎扎实实奋斗,就有可能成功;反之,在一个社会里看起来人人能做的事,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做,其他人都被有形或无形的门槛给阻挡了,而这门槛可能是背景、关系,也可能是身份与级别,或者是其他什么说不清楚的东西,唯独与能力无关,与个人的奋斗和拼搏无关,那么这样的社会和制度定然与公正、公平尚有相当大的距离。不致力于缩小这种差距,即使理论上头头是道、口里头莲花盛开,那也只是戏台上的功夫——花腔。【王成喜/图】

猜你喜欢

有形听证会现实生活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假期归来
醒世图
怪圈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