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政治”来悟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出路
2015-07-05贾龙宇
作者简介:贾龙宇(1990.03-),男,四川广安人,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组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摘要:基于现实政治时代的内涵,本文论述了现实政治中政治关系、政治主体、政治行为和政府行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现实政治时代带给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新出路。
关键词:现实政治;高校思想政治课;出路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生活、改变生活,让生活越来越好。经济的发展来源于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定也源于政治,政治的学习已经迎来了一个以现实政治为主体的新时代。让大学生了解政治,从现实政治中掌握大学生思想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课顺利、有效开展提供新出路。
一、现实政治时代
现实政治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的德国,由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提出,主要指无论从事内政还是外交都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考虑。现实政治主张当权者不应受到道德、感情、伦理、理想、意识形态等的影响,任何私人感情都不可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任何判断都是为国家利益所服务的。
虽然现实政治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主,但行使手段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比如,德国在十九世纪后期主张利用战争的手段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这种情形导致了德意志统一战争;美国则在二十世纪利用力量均衡的手段谋求最大价值的国家利益,在冷战的格局下提出与中国修好并在越南撤兵。
随着现实政治理念发展到当代,我国在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文化、教育、经济、政治等手段,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文化、教育、经济等融入到政治生活。
二、现实政治与高校思想政治的关系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往往只是例行理论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中政治事件的理解。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从古至今当权者尤为重要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有利于国家的长久的和谐发展。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现实政治的各个要素,即政治关系、政治主体、政治行为和政府行为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一)政治关系与高校思想政治
政治主要指社会利益通过公共权力进行分配的过程。政治关系是以利益关系为核心的,基于一定的利益关系和要求而形成的,以权利分配和政治的强制力量为特点的一种社会关系。既是现实政治的客观存在也是其属性之一,代表着政治角色之间相互的影响与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具有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所应具备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首先要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确定社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那些是人民之间的矛盾,哪些是外部矛盾,通过思想上调节人民内部矛盾,根据不同的政治关系群体,提高各种关系群体的思想觉悟,从根本上调节平衡各种关系群体的矛盾,以促进国家稳定发展。现实政治的政治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课设立的前提和主要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课设立最终目标之一,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集体之间的政治活动提供指南。
(二)政治主体与高校思想政治
政治主体主要指参与政治活动的利益群体,其中政治主体中最为常见的是人民群众。群众路线作为国家的基本路线,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教学。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只有贴合人民群众的实践知识才是被人们所接受的。在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工作格局要遵循“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时刻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否能满足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的不断提升、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知、是否能满足大学生化理论知识为实际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需求等方针,科学合理的设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三)政治行为与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作保证,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体制源于政治体制,教育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活动的影响。什么样的政治生活便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行为,也就需要设立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解决在政治活动中能够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战争年代,纪律是主要的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加强群众组织纪律性为主;在新时期,参与政治活动是主要的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以加强培养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规范为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现实政治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政治的活动和生活相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课更加有效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发挥作用。
三、基于现实政治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出路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仍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缺乏重视。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对思想政治课缺乏重视,大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对上课采取消极态度,而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校往往采用非专业老师进行授课。2.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对思想政治课的不重视,再加上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稀缺,很多教师缺乏责任心,授课过程得过且过,只在乎完成,不在乎质量。3.理论与实践不相连。大部分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或是按照书上已经过时了的例子,没能和现实政治的实践相连接进行讲解。除了以上问题外,高校思想政治课还面临着诸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功利主义的影响等学校外部因素导致问题。
(二)结合现实政治,转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范式
当前,国家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带给高校思想政治课极大的挑战。在现实政治的时代背景下,以实现国家利益为最根本的利益的前提下,审时度势,主动根据政治的实际情况转换教学范式,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展的出路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范式也在随之从片面、守旧向全面、民主、创新不断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取得实质性突破,激发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生机和活力。如何结合现实政治,转换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范式,主要表现在:转换教学状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以封闭的文本教育范式为主,而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以人本教育范式为主,已开放的形式面向社会、世界,积极吸收现实政治中得有利因素,以递进式的方式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体性。
(三)利用互联网上的现实政治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新途径
世界的全球化的带来信息的全球化,全球各地的政治事实通过互联网向世界传播。大学生作为信息快速的吸收者和接受者,在各种政治信息的洗礼下,大学生思维方式得到了拓宽,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思维模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使得大学生更加便捷的通过互联网吸取有效政治信息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又一出路。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借助于互联网络,借鉴国内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模式,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利用互联网将思想政治的相关政治知识融入到互联网络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国内外政治事实,对比以往事实发展情况,提升自己的政治和思想觉悟。(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學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扣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与时俱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
[2]刘冬生:知识经济时代对政治设置的影响[J]理论与现代化,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