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研究
2015-07-05张晓明刘畅
张晓明 刘畅
作者简介:张晓明(196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刘畅(199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传统国际贸易发展增势缓慢,而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渠道,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本文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兴起的原因,总结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瓶颈;建议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从交易规模来看,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11到2013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依次为1.8万亿元,2.3万亿元,3.1万亿元,增速较快,从2008年至201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1.1%。由此可见,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口规模小,进口商品主要是欧美名牌时装、服饰1等奢侈品,日韩化妆品等。出口规模大,占跨境电子商务总交易规模的90%以上。2013年中国出口电商销售额最高的五大品类分别是3C产品、服装服饰、户外用品、健康美容、珠宝首饰。
(二)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目的地市场多元化
从目的地市场来看,成熟市场潜力巨大、新兴市场加速成长。根据伊贝(eBay)集团《2014年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发展趋势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大中华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产业十五大目的地市场中,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成熟市场包揽了前五位。这些目的地市场人均购买力强、跨境网购观念普及、消费习惯成熟、物流配套设施完善。成熟市场在未来仍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产业的主要目的地市场,且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快速发展
国外的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有亚马逊(Amazon)、伊贝(eBay)等。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我国大大小小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迅速涌现,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已有超过5000家的平台企业。其中大型的有阿里巴巴速卖通、兰亭集势、敦煌网、易唐网、易宝、唯品会等。目前,国内为大家所熟知的电子商务平台如京东、1号店、天猫、苏宁易购等也开始进行跨境业务。随着这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传统的外贸企业加入到这种新型的外贸经营模式中来。
(四)各地争先恐后申报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在海关、检验检疫、税务以及收付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并且要求在有良好经济和外贸基础的城市“先行先试”。通过试点城市总结经验以继续完善各种管理办法及标准规范,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宁波这5个城市因为其具有的优势,成为了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目前,国家批准的试点城市还有义乌、北京、福建、西安、广州、苏州、天津、长沙、青岛、深圳、长春、哈尔滨等。尚在排队申报的城市还有很多,在跨境电子商务犹如一股飓风向中国各地袭来之际,各地政府对“试点城市”的申报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
二、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的传统外贸行业受到了重创,进出口增速明显下跌,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倒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子商务由于中间环节少、价格低廉、利润率高等优势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并积累了很多经验,逐渐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了网购的队伍,他们不仅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买到本国的产品,也希望能够买到国外的产品,这就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国内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虽然在地域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交易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借鉴电子商务的很多经验来进行交易。
(三)我国国务院、商务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频繁出台政策,对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海关监管、出口检验、收汇结汇、出口退税、电子支付、信用等方面问题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使得跨境电子商务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等等。
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一)通关面临巨大挑战
企业在进行跨境电子商务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磋商,下单。但货物仍需要通过两国关境,通关仍然是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难题。传统贸易是一般的货物的贸易,具有大批量、周期长、频率低等特点。而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小批量、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大量的货物通过邮递快件渠道入境,极大的挑战了海关传统的货物监管与征税。
(二)跨境物流难题
跨境零售从制造商直接到消费者,等于把中间所有的环节都省掉,要完成这样的“直达”,必须有高效的物流服务,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却频频遭遇物流之痛。首先,跨境物流成本高。跨境物流大部分都是依靠空運,高昂的物流成本让众多的消费者和电商企业望而却步。其次,跨境物流服务落后,跨境物流体系建设不合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包裹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物流企业的货物信息系统存在缺陷,消费者较难追踪货物物流信息。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从而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跨境电子支付风险
跨境电子支付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心环节,涉及企业、个人、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主体,虽然境内支付体系不断完善,但由于跨境支付系统比境内的支付系统更加复杂,所以也存在更多的问题。一方面,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因计算机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支付信息丢失。一些外部人员非法利用计算机技术盗取支付信息,对交易的一方造成损失。另一方面,近年来频频出现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刷卡套现的不法行为,有些支付机构为了抢市场份额、获取利润,对某些违法的刷卡套现行为视而不见。
(四)信用问题凸显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其参与者信用不确定,信用问题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国内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更应该注重信用问题。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规定、信用标准,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得不到很好的规范。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都显得比较落后。如我国的部分电商企业缺乏品牌建设意识,生产仿牌产品和假冒伪劣商品,这些商品经常因为侵犯知识产权而被海关扣留,即使这些商品流入进口国家,也不会得到客户的青睐。
(五)人才匮乏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其发展需要多种复合型人才。以往那些仅掌握互联网技术或者仅通晓商务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国际贸易、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物流、支付、法律等。现在高等院校只设置了电子商务的专业,并且电子商务的专业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相距甚远,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突破瓶颈的办法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提高通关效率
为了实现便捷通关和有效监管,首先,深入研究跨境电子商务的通关流程,继续完善海关监管和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促进其规范发展。2014年1月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610”,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提高了通关效率,实现便捷通关。其次,开发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系统,使海关实现与电商、第三方支付、物流企业的高效对接。比如,在“双十一”期间,海关的监管系统信息与电商及物流企业实现数据互通,之后,跨境电子商务的下单、支付和物流等环节也被打通。消费者下单的同时,海关信息系统会接到订单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出商品的关税。当商品到达海关的同时,海关信息系统也会自动调出数据,进行快速清关。
(二)突破物流瓶颈
为了解决跨境物流所面临的难题,第一,在国内口岸城市建立专门的跨境物流园区,并吸引优质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给予跨境物流园区特定的政策优惠,来有效降低内陆物流成本。第二、建设海外仓储来加快商品配送速度,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升重复购买率。这样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又能拓展海外市场。第三、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紧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并且要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注重建设的质量,帮助物流企业排忧解难。
(三)降低跨境电子支付风险
降低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政府监管。首先,政府应该继续完善法律及各种规范性的措施,加强对安全体系的建立,有效实施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其次,第三方支付机构或部门应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和完善认证体系,并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对跨境电子支付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对违规者实行严厉惩戒,从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的解决。
(四)建立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信用
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应致力于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立信用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消费者不仅能够对电商的信用进行评价,对商品、物流的信息进行查询,还能够获得法律、商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主体的行为,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主体的信用进行等级评定。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方面来看,平台方可通过推出企业认证、支付认证、黑名单等措施,维护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确保跨境电子商务健康良性发展。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
各级政府和学校应重视和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增加对电子商务应用研究的投入,鼓励各大院校开设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与国外有经验的大学合作办学。同时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和经验。政府还应建立跨境電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教育部和企业应组织关于跨境电子商务从业资格的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从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最低门槛。(作者单位:1.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吉林财经大学)
本文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国际贸易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12,(2):89-92.
[2]九三学社北京委员会.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J].北京观察,2012(11):28-29.
[3]王淙,马青,刘轶.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剖析[J].价值工程.2012,(11):180-181.
[4]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3):23-25.
[5]谢珊珊.中国小额B2C外贸电子商务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3(1):198-199.
[6]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界论坛,2013(7):295.
[7]任志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4):25-28.
[8]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3(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