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015-07-05王建伟
王建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体现出“柔性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重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在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通过课堂检验和课后测试让学生能够清晰掌握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针对自己的特点归纳总结出一套有规律的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盈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在极大程度上扼杀学生探究真理欲望。”本文从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问题着手,提出几点改进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培养兴趣 数学课 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4-02
一、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重点
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重点在于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中的问题重点和难点有一个清晰的掌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大力倡导不迷信权威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这些问题找出来,并让学生通过质疑来展开自我攻关,自己动手,找出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数学的精髓就是将纷繁复杂的各种已知条件和抽象概念简单化,学生通过整理和归纳,快速地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使用情景式教育的方法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的学习数学学科教育存在着应试化教育现象严重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不顾学生的感受,不管学生接受程度和效果好不好,“粗暴”地对学生展开填鸭式教学。由于很少和学生展开互动式提问,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成了各种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和解题模型方法的“知识储存器”。
教师可以使用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具体图例的教育方法,将学生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图例环境中,彻底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来。
(二)创造情境,诱发兴趣
在一堂课的开端,可以向全班学生播放“光頭强”题材的动画片,利用时下热播的动漫剧集选段,牢牢地抓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活跃度。可以根据剧情中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比赛的画面,为学生设计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题项目。有这样一天,熊大和熊二在森林里面寻找食物,熊大说:“熊二,不如我们来比一比计算能力吧!咱们进行数学比赛计算‘311-89等于多少,再算一下‘5813-87等于多少,好不好啊?”熊二说:“这么简单的题目还来问我,你难道不会算吗?亏你每天还吃那么多鱼!”熊二迅速说出答案是“222”、“5726”。
熊大很吃惊,说:“你怎么能够算得那么快了!”熊二笑嘻嘻地说:“你来看一看题目,我教你这么算得,这两道题其实都是多位数减两位数的题型,并且,题目中的被减数和简述互为补数,可以使用速算法。用十位数的前面一位减去1,再利用百位数后面的一位数乘以2,然后将得数连接在一起,不就可以轻松得到原式的运算结果了吗:即3-1=2,11×2=22,311-89=222.49-1=48,13×2=26,4913-87=4826.”通过这种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变式运算的热情,让学生都能够轻松地掌握情境活动中的变式教学方法。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
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重点在于针对小学学生教学过程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通过建立“民主”和“平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讨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使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已知条件较少的相关数学难题的训练,让学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各条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通过分析和归纳题目中的各种解题要素,培养学生验证和推理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小学数学领域的“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经典图形问题。小学学生对于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对学生进行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和必要的。
三、结束语
小学教学课程是学生整个初级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激发小学学生的兴趣,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保证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思考问题。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攀登数学高峰的过程中,实现独立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老师展开交流,在探讨的过程中,使学生解决数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智祥,赵壁如.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中国电化教育,2010,(4):89-90.
[2]林景华.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390-390.
[3]吴洪健,陈琦.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其促进研究综述[J].学科教育,2014,(6):27-30.
[4]王雄雄,张军.西北农村地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6):47-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