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7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2015-07-05伍春霞曾爱中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4期
关键词:免疫性乙肝标志物

伍春霞,曾爱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400016)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7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伍春霞,曾爱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重庆400016)

目的比较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70例的乙肝标志物检查结果及人口学资料。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76例(SLE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94例(RA组)。对两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LE组患者的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与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同性别间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RA患者比较,SLE患者机体对HBV清除能力可能更强。

红斑狼疮,系统性;肝炎病毒,乙型;关节炎,类风湿;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已发展成一个世界卫生问题,目前世界约20亿人被感染,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1]。HBV感染后成年人约5%呈慢性进展[2],其中约40%的患者可因HBV对肝脏的长期炎症刺激出现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3]。近年来,HBV在特殊疾病中的感染率逐渐受到关注,而对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且需长期使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HBV的感染情况如何,作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1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19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有乙肝标志物化验的2种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和RA)患者资料,2种疾病均符合诊断标准[4-5],并排除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本研究选取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RA)患者共计370例,其中女298例,男72例,性别比例4.14∶1;年龄15~86岁,中位年龄47岁。SLE患者176例(SLE组),其中女155例,男21例,性别比例7.38∶1;年龄15~85岁,中位年龄38岁;RA患者194例(RA组),其中女143例,男51例,性别比例2.80∶1;年龄22~86岁,中位年龄56岁。数据显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女性,其中SLE尤为明显,见图1。

1.2 方法 统计本研究选取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乙肝标志物化验结果,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

图1 SLE与RA人数及性别分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HBsAg、HbsAb和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n(%)]

2.1 两组患者HBsAg、HbsAb和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 SLE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均低于R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的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与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性别间HBsAg、HbsAb和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性别间的HBsAg及HBsAb阳性率和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同性别间HBc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性别间HBsAg、HbsAb和HBcAb阳性率及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n(%)]

3 讨 论

中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国家,2006年我国普通人群HBV感染率为7.18%[6],南方地区10.74%[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本研究结果显示,SLE组HBsAg阳性率(2.27%,4/176)较RA组(5.67%,11/194)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值上均低于我国普通人群,其中SLE明显,此结果与Zhao等[7]研究结论一致。但有报道显示,较年龄偏小的成年人,年龄偏大者HBV感染率更高[8],故不排除年龄差异影响。SLE组HBcAb阳性率(52.8%,93/176)较RA组(71.13%,138/194)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Ab阳性提示机体既往感染HBV或处于HBV急性感染窗口期,因此猜测SLE患者感染HBV的概率较RA低。

本研究中SLE组HBsAb阳性率(52.84%,93/176)明显高于RA组(61.86%,120/194),有研究追踪HBsAg阳性的SLE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期,HBsAg血清学转换率5个月后可达86.67%(13/15)[7]。而SLE组和RA组乙肝标志物全阴性率(29.55%、52/176;18.04%,35/194)均占一定比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故理论上在首次给予SLE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对乙肝标志物全阴性患者行乙肝疫苗接种,接种成功率应较高,但需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本研究中SLE患者HBV感染率低,考虑与SLE自身免疫机制相关。现有多项研究显示,SLE中过度激活的I类干扰素(IFN)和IFN诱导基因的过表达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9]。IFN是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包含IFN-α的13种亚类和IFN-β,IFN-ε,IFN-κ,IFN-ω[10]。SLE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水平IFN-α,IFN-α能提高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促使IFN-γ和其他的Th1细胞因子生成促发体液免疫,促髓系树突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成熟,最终致抗原呈递细胞和自身反应T细胞功能增强[7]。目前与SLE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IFN诱导基因是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IRF5)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4基因。有报道SLE血清中的抗体可能刺激IRF5的高表达,导致血清中IFN-α大量增加,同时IRF5的过表达也可造成细胞加速凋亡,增加免疫清除系统负担[9]。

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患者治疗需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研究结果显示某些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甲氨蝶呤和糖皮质激素可使HBV发生再激活[11],日本曾报道1例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RA患者死于爆发性肝炎[12]。2012年美国风湿协会推荐行免疫抑制治疗前需常规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13]。

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RA患者,且HBcAb阳性率和标志物全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能暗示着SLE患者机体对HBV清除能力更强,考虑与SLE血清中高水平IFN相关。

[1]Liaw YF,Chu C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Lancet,2009,373(9663):582-592.

[2]McMahon BJ.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J].Clin Liver Dis,2010,14(3):381-396.

[3]Chen M,Chang Y,Tang F,et al.Influence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polymorphisms on the outcome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Mol Med Rep,2014,9(2):645-652.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5):342-346.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6]Liang X,Bi S,Yang W,et al.Reprint of: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J].Vaccine,2013,31 Suppl 9:J21-28.

[7]Zhao J,Qiu M,Li M,et al.Low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southern China[J].Rheumatol Int,2010,30(12):1565-1570.

[8]Tanaka J,Koyama T,Mizui M,et al.Total numbers of undiagnosed carriers of hepatitis C and B viruses in Japan estimated by age-and area-specific prevalence on the national scale[J].Intervirology,2011,54(4):185-195.

[9]Delgado-Vega AM,Alarcón-Riquelme ME,Kozyrev SV.Genetic associations in type I interferon related pathways with autoimmunity[J].Arthritis Res Ther,2010,12 Suppl 1:S2.

[10]Pestka S,Krause CD,Walter MR.Interferons,interferon-like cytokines,and their receptors[J].Immunol Rev,2004(202):8-32.

[11]Urata Y,Uesato R,Tanaka D,et al.Prevalence of re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replic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J].Mod Rheumatol,2011,21(1):16-23.

[12]Watanabe R,Ishii T,Kobayashi H,et al.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in Tohoku area: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urvey[J].Tohoku J Exp Med,2014,233(2):129-133.

[13]Singh JA,Furst DE,Bharat A,et al.2012 update of the 2008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and biolog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2,64(5):625-63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4.026

:B

:1009-5519(2015)14-2161-02

2015-03-24)

伍春霞(1989-),女,重庆铜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机制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E-mail:wuchunxia5126@126.com。

曾爱中(E-mail:aizhong9@sina.com)。

猜你喜欢

免疫性乙肝标志物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