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2014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2015-07-05卢秀琼傅育嵩毛丹梅
孙 敏,张 冉,卢秀琼,傅育嵩,于 彤,毛丹梅
(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36)
成都市金牛区2014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孙 敏,张 冉,卢秀琼,傅育嵩,于 彤,毛丹梅
(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36)
目的掌握成都市金牛区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流行现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方法采用Excel 2010软件和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2014年该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病例三间(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和流动情况。结果2014年金牛区新发现和现存活HIV/AIDS病例以20~<50岁男性青壮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样本主要来源于医院检测。2014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266例,男女比例为8.85∶1,比去年同期增长9.02%,其中AIDS患者88例(33.08%)。2014年现存活HIV/AIDS病例1 131例,男女比例为7.83∶1,以城区病例为主,其中AIDS患者450例(39.79%);经性接触传播占92.04%(1041/1131),其中异性传播占46.51%(526/1 131),同性传播占45.53%(515/1 131)。结论金牛区报告病例增长速度趋于平缓,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以男性青壮年人群为主,男男性传播比例明显增加,医疗机构已成为主要发现窗口,AIDS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HIV感染/流行病学;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流行病学;性传播疾病;传染病控制; 疫情分析;成都
近年来,国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疫情增长幅度进一步减缓,性途径感染开始成为主要传播方式,总体疫情保持低流行状态,但地区间疫情分布很不均衡[1],且疫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自1992年成都市金牛区报告首例AIDS患者以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报告病例数逐年上升,是成都市AIDS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掌握金牛区AIDS的流行现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趋势,现将2014年成都市金牛区HIV/ AIDS疫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金牛区截至2014年12月 31日的历史卡片数据。
1.2 方法 分析2014年金牛区新发现及现存活HIV/ AIDS病例三间(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和流动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2010软件和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疫情概况 2014年金牛区报告HIV/AIDS病例266例,比去年同期增长9.02%。其中AIDS患者88例(33.08%),比去年同期增长10.00%;死亡29例,比去年同期下降12.12%。金牛区15个街道办均有病例报告,疫情较重的3个街道办依次是驷马桥(37例)、金泉(31例)和抚琴(30例)。患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8.85∶1,20~<50岁 201例 (75.56%),20~<30岁110例(41.35%);≥60岁34例(12.78%)。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共80例(30.08%),其次为商业服务人员(53例)、干部职员(34例),分别占19.92%、12.78%。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共262例(98.50%),异性传播145例(54.51%),同性传播117例(43.98%)。病例样本主要来源于医院检查,共165例(62.03%),其次是自愿检测咨询(85例)和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7例),分别占31.95%、2.63%。2014年新发现病例以流动人群为主,共156例(58.65%)。2014年迟发现比例[(AIDS患者数+报告时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的HIV感染人数)/报告总数]为35.71%(95/266),其中70例(73.69%)来自医疗机构,24例(25.26%)来自自愿咨询检测,1例(1.05%)来自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
2.2 现存活疫情特点
2.2.1 历年HIV/AIDS报告情况 自1992年金牛区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14年12月31日,现存活1 131例,死亡145例,病死率为11.36%(145/1 276)。现存活病例中HIV感染者681例(60.21%),AIDS患者450例(39.79%)。历年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死亡病例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图1),近4年报告病例数上升幅度较大,但环比增长率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66.67%下降至2014年的9.02%,其中2010年报告病例环比增长率最低。
2.2.2 地区分布 金牛区1 131例现存活HIV/AIDS病例分布在辖区内15个街道办,以城区病例为主,共987例(87.27%)。疫情分布不均,其中4个社区报告病例总数超过100例,分别是抚琴街道办(132例)、驷马桥街道办(124例)、金泉街道办(117例)和西安路街道办(114例),4个社区现存活病例占全区43.06%(487/1131)。
表1 2014年金牛区现存活HIV/AIDS病例年龄及职业分布情况(n)
图1 金牛区HIV/AIDS疫情历年报告情况
2.2.3 人群分布 1 131例现存活病例中男1 003例(88.68%),女128例(11.32%),男女比例为7.83∶1。年龄2~86岁,其中20~<50岁组939例(83.02%),≥60岁组65例(5.75%),近年来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广泛,见表1,其中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共531例,占46.95%;其次是干部职员109例 (9.64%)。20~<50岁组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50岁及以上主要包括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共630例(55.70%),离异或丧偶、已婚有配偶、不详和空白分别为 294例(25.99%)、183例(16.18%)、21例(1.86%)和3例(0.27%)。学历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大专及以上36.16%、高中或中专27.24%、初中26.17%、小学8.40%、不详1.06%和文盲0.97%,其中20~<30岁组以大专及以上为主,见表2。
2.2.4 传播途径 现存活病例中,经性接触传播1 041例(92.04%),其中异性传播526例(46.51%),同性传播515例(45.53%);注射毒品传播共64例(5.66%);不详12例(1.06%);性接触+注射毒品8例(0.71%);其他4例(0.35%);母婴传播2例(0.18%)。按年龄组别统计,0~<20岁组39例,其中母婴传播2例(5.13%),同性传播30例(76.92%);0~<30岁组同性传播占60.57%;≥30岁人群以异性传播为主,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异性传播占83.08%(图2)。根据金牛区历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感染途径可知,近年异性、同性传播途径增加迅速,总体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射毒品传播途径总体呈下降趋势。
表2 2014年金牛区现存活HIV/AIDS病例各年龄段学历分布情况(n)
图2 2014年金牛区现存活HIV/AIDS病例年龄对照传播途径分布
2.2.5 样本来源 1 131例现存病例主要来自检测咨询 436例(38.55%),其次是其他就诊者检测270例(23.87%)、性病门诊149例(13.17%)和术前检测96例(8.49%)。见图3。根据金牛区历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样本来源可知,近年来HIV/AIDS病例来源于医院检测的比重明显上升,自愿检测咨询比重逐年下降。其他就诊者检测、自愿检测咨询、性病门诊以及术前检测是全区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主要途径,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本区发现HIV/AIDS病例的主要窗口。表明AIDS已不局限在高危人群间传播,而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
2.2.6 流动情况 以流动人群为主,常住人口483例(42.71%),流动人口648例(57.29%)。均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其中常住人口中异性传播48.65%、同性传播36.44%,流动人口中异性传播44.91%、同性传播52.31%,见表3。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性传播途径中同性传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2,P=0.001),提示流动人口经同性传播比重大于常住人口。年龄分布方面,20~<30岁、30~<40岁和40~<50岁3个年龄段,常住人口传播率分别是 32.71%(158/483)、24.22%(117/483)和 22.15%(107/483),流动人口传播率分别为45.52%(295/648)、27.93%(181/648)和12.50%(81/648),20~<30岁和40~<50岁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组间传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05,P=0.000);30~<40岁和40~<50岁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组间传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8;P=0.000),提示常住和流动人口均以20~<40岁组为主,但二者间20~<40岁组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8,P=0.223)。文化程度方面,常住人口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和初中分别是35.40%(171/ 483)、26.71%(129/483)和25.05%(121/483),流动人口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和初中分别是36.73%(238/ 648)、27.62%(179/648)和27.01%(175/648),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不同学历间传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961),说明常住和流动人口在这3种文化程度分布上无差异。
图3 2014年金牛区现存活HIV/AIDS病例样本来源
表3 2014年金牛区现存活HIV/AIDS病例不同传播途径人群流动情况
3 讨 论
3.1 报告病例数持续增加,增长幅度趋于平缓 2014年金牛区新发现HIV/AIDS病例逐年上升,较去年同期增长9.02%,但历年环比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3年趋于平缓,病例绝对数的增幅与AIDS筛查量增幅基本一致。自2009年以来,金牛区开展“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国际艾滋病联盟项目”、“四川省艾滋病综合示范区”等工作,使HIV监测网络不断完善,AIDS防治能力不断提高,监测覆盖面和力度逐年加大;随着宣传工作日益深入,疾病控制中心提供自愿咨询检测和医疗机构提供AIDS咨询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和术前检测等,不仅越来越多的感染者得以发现,而且能够较早发现以进行规范化管理。
3.2 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性传播(MSM)比例明显增加 AIDS3种传播途径同时存在,近年异性、同性传播增加迅速,总体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性接触感染持续成为金牛区HIV传播主要途径,与全国其他地区情况类似[3-4]。按现存活病例数统计,0~<30岁HIV/AIDS病例主要以同性传播为主,≥30岁HIV/AIDS病例主要以异性传播为主。MSM病例主要以文化程度较高、商业服务和家政、家务、待业为职业的20~<30岁青壮年人群为主。MSM高性病患病率、高HIV感染率、多性伴侣、无保护性肛交、低安全套使用率和部分双性恋等现状[5],极易将HIV传染给其他人群。注射吸毒传播AIDS虽占一定比例,但处于较低水平,反映金牛区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和针具交换中心工作达到一定效果[6]。这提示预防AIDS性传播途径仍是本区防治工作重点,加大对暗娼、MSM等高危人群的干预检测与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将是今后工作重点。
3.3 以男性青壮年人群为主,老年人群比重呈上升趋势 发病人群以20~<50岁男性青壮年为主,传播途径主要经性感染;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居多。该年龄组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又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支柱,经常外出务工、流动性大,易发生非婚异性性行为、嫖娼和吸毒等可能感染HIV的危险行为。流动人口住址及联系方式多不固定,流动性强,加大了追踪和随访的难度,且部分AIDS感染者和患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对自己的配偶/固定性伴、家人都不愿意告知,这些都增加了进一步传播的危险性。新发现的感染者有低龄化趋势,尤其是男同感染者。这主要与金牛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且成都是一个MSM人群较多的城市等因素有关。此外,近年来老年感染者呈上升趋势,这和四川省疫情特点一致[7],老年HIV/AIDS病例临床表现虽无特异性,但基础疾病较多,常伴多重机会性感染,且病情重、病死率较高[8],下一步工作应加强对老年人群宣传教育和筛查检测。
3.4 医疗机构已成为主要发现窗口,AIDS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2014年金牛区新发现病例主要来自医院检测,历年新发现病例样本来源提示HIV/AIDS病例来自医院检测的比重明显上升,自愿检测咨询比重逐年下降。表明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本区发现HIV/AIDS病例的主要窗口。AIDS已不局限在高危人群间传播,而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这与宣传教育持续开展,检测范围不断扩大,医疗机构初筛实验室不断增多,妇幼、医院自愿检测功能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加大了对就诊者的筛查等有关[9],另外,医疗机构门诊量大且检测方便,因此加大了HIV/AIDS病例的发现力度。但是部分感染者因检测发现晚,不仅会导致治疗成本和潜在传播风险增加,也不能及时得到抗病毒治疗或治疗失败而死亡,常因出现AIDS相关症状就医发现,因而需要在医疗机构中积极推行HIV常规检测服务工作[10]。
综上所述,虽然金牛区AIDS疫情形势有所控制,但是高性接触感染现状、高男同感染比例、高人口流动性和低龄化趋势等特点,反映了AIDS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结合金牛区AIDS疫情特点,提出以下几点防治建议∶(1)提高疫情监测质量,扩大检测覆盖面以便在最大范围内尽早发现感染者;(2)加大对暗娼、MSM、吸毒人群和流动人群的监测,提高重点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联合多部门资源提高干预质量;(3)持续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AIDS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各类人群AIDS知识知晓率,争取实现全民预防;(4)加强与医疗机构沟通协作,提高随访管理质量。通过提供优质的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对控制AIDS流行蔓延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1]吴顶峰,王林.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决定因素初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3)∶173-175.
[2]Lu L,Jia M,Ma Y,et al.The changing face of HIV in China[J].Nature,2008,455(7213)∶609-611.
[3]王璐,秦倩倩,丁正伟,等.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17(3)∶275-278.
[4]丁建平,徐金水,还锡萍,等.江苏省2011年 艾滋病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5)∶34-35.
[5]冯连贵,丁贤彬,卢戎戎,等.重庆市男男性接触人群高危行为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07,7(5)∶483-486.
[6]郭巍,曲书泉,丁正伟,等.中国1995-2009年吸毒者艾滋病毒感染和梅毒流行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6)∶666-669.
[7]胡莹,李宁秀,刘莉,等.四川省2012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2)∶292-294.
[8]李文杰.我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现状及临床特点[J].医学美学美容,2014(3)∶120.
[9]彭颂阳,朱怡静.湘潭市2004-2013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及策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082-1083.
[10]汤后林,毛宇嵘,张铁军,等.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检测发现晚的原因调查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1)∶1004-1008.
Analysis on AIDS epidemic situation in Jinni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during 2014
Sun Min,Zhang Ran,Lu Xiuqiong,Fu Yusong,Yu Tong,Mao Danmei
(Jinniu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hengdu,Sichuan 610036,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in Jinniu district and to take th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MethodsThe Excel 2010 software and SPSS20.0 statistical software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three-dimension(time,area and group)distribution,transmission route,sample source and mobility situation of HIV/AIDS in Jinniu district during 2014.ResultsThe reported and survival patient with HIV/AIDS were mainly young men aged 20-<50 years old,the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were mainly housekeeping,housework and job-waiting people,the transmission route was mainly through sexual transmission,the samples were mainly de rived from hospital detection.266 cases of HIV/AIDS were newly found in 2014,among them 88 cases(33.08%)were AIDS,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8.85∶1,which was increased by 9.02%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1 131 cases of HIV/ AIDS were survival in 2014,450 cases of them(39.79%)were AIDS,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was 7.83∶1,most of them lived in the urban area.92.04%(1 041/1 131)of patients were infected by sexual transmission,in which the heterosexual sexual transmission accounted for 46.51%(526/1 131)and male same-sex sexual transmission accounted for 45.53%(515/1 131).ConclusionThe growth rate of reported cases in Jinniu district trends to flat,the sexual contact is a main transmission route,the male young adults are predominant,the proportion of male same-sex sexual transmission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the main discovery window.AIDS is spread from the high risk groups to general population.
HIV infections/epidemiology;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epidemiology;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Analysis of epidemic situation;Chengdu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3.011
:A
:1009-5519(2015)13-1955-04
∶2015-03-16)
∶孙敏(199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E-mail∶smsun8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