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的临床分析

2015-07-05

关键词:球囊组间显著性

陆 敏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的临床分析

陆 敏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患者的病变差异情况分组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大血管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小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方法及植入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植入成功率均较高,且差异进行比较不具有显著性(P>0.05);在2型糖尿病发病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支架的直径及长度方面两组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球囊后扩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在1年随访中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发生,但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给予小血管支架植入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成功率较高,在与大血管支架植入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而对于其远期的效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小血管支架;大血管支架;临床分析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临床上对于该病常采取支架植入治疗,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变不同所采取的支架植入方式不同。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是一种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形式,其具有典型的病变特点[1]。为了进一步探究小血管支架植入的效果,现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大血管支架植入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3~80岁,中位年龄为5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并按照病变不同进行支架植入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不具有显著性,能够进行对比。

1.2 支架植入方法

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直径均在3.0 mm以上,给予大血管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直径在3.0 mm以下,给予小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具体的方法如下:首先使用血管造影机行冠脉造影,发现主要血管超过75%狭窄且缺血表现明显,以紧邻狭窄段的近端和远端的常规直径做参照选取支架[2]。植入前分析考虑靶病变处狭窄严重、斑块硬度高,支架不容易通过病变位置时进行球囊预扩,支架释放后如造影发现膨胀或贴壁情况不好,实施球囊后扩张。狭窄直径超过2.0 mm侧支,则这一侧支应使用保护导丝。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支架植入成功情况,随访1年中患者心绞痛、糖尿病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 18.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的支架植入成功率均较高,差异比较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中共有16例发生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32%;对照组中共有9例发生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1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支架直径为2.55 mm,平均支架长度为21.08 mm;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支架直径为3.26 mm,平均支架长度为21.68 mm,组间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球囊预扩率为6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将支架解除后观察组患者的球囊后扩张率为8%,对照组为20%,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情况比较

3 讨 论

目前,对于冠脉小血管病变临床上采用小支架进行植入治疗,结合本研究中的结果可知,采用小血管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率与大血管支架植入治疗间无显著性差异,成功率均较高,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可认为小血管支架植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预后质量[3]。而该植入方法出现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易发生心绞痛等不良心血管疾病,同时术后发生再狭窄率较高。糖尿病为支架术后引发再狭窄的高危因素,通常认为对糖尿病冠脉狭窄情况较重的患者,若要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必须选取药物涂层支架[4]。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患者即便是病变血管的直径不超过2.25 mm,与金属裸支架比较,药物涂层支架的再狭窄发生率也会大为降低,同时血栓的发生率也较小[5]。因此,在术前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询问患者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病史,有无吸烟史,是否发生了分叉病变等,综合各种因素来权衡患者是否有植入的可能性,是否需要预扩及后扩张等,并考虑到患者的植入安全性,对手术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得到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再决定患者可否进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多聚物可降解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在临床中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小血管支架术的远期疗效。

[1] 穆涛.冠脉直接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后支架植入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6):53-54.

[2] 王东,孙朝阳,沈桂冬,等.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01):14-149.

[3] 王现召.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25):109-110.

[4] 穆涛,李腾龙,王治忠.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1):58-59.

[5] 陈万强,于军,史丰庆,等.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05):20-22.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030.082.02

陆敏,男,44岁,本科学历,籍贯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心血管介入方向

猜你喜欢

球囊组间显著性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