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开放式图书馆拓宽师生阅读视野
2015-07-04刘金梅谭明德
刘金梅 谭明德
人类已进入经济信息时代,生活学习方式和劳动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要求每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拓宽师生阅读视野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师生阅读不得法或阅读量不够是基础教育学校引起重视并亟待破解的客观现实问题。闹枝镇中心小学是临江市一所“袖珍式”完全小学,仅有一间42平方米的藏书室,没有规范达标的师生阅览室,一时难以改变的办学条件催发我们思考——藏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才能方便师生阅读?基于以上思考,2012年11月,学校制定了《建立开放式图书馆实施方案》,确立了将创建“开放式图书馆”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工作思路:投入一万元,在教学楼走廊建成8个开放式图书架;申报立项了《农村小学师生开放式阅读的实践研究》这一国家级科研课题。
两年来,吉林省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以《农村小学师生开放式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为载体,积极开展了“创办开放式图书馆,拓宽师生阅读视野”的行动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并将成果指导运用于实践。
一、以行动研究方式为主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1.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骨干教师任组员的课题领导小组。二是制度保障。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实施方案》做到计划落实,措施到位,富有成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全员性参与、全过程管理;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原始资料、研究过程有积累。每天中午12:00~12:30为师生同读时间。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读书指导课,看一本喜爱的书,写一本读书笔记,发布一篇读书体会,开好一次读书汇报会。鼓励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开展“小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阅读教学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研究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三是措施保障。8个开放式图书架分别摆放在教学楼走廊,一楼为学生阅读区,二楼为教师阅读区,每个书架书目进行分类;在教室内设置图书角,各班图书角中的书籍由专人负责,定期轮换,并在班级开展“我为图书角增光彩活动”,鼓励学生自觉爱书、读书、捐书(也可以以书换书),从而保证图书角书橱里的故事常读常新,书橱里的天地越读越宽。四是物质保障。二年以来,学校采取自购、配备、捐赠等多种方式新增图书、报刊2500本,价值4.95万元。师生参加教育教学竞赛获奖后可到书架上自选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开放式书架摆放的书在师生阅读的过程中自然破损,基本没有丢失发生。
⒉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教师每学期开学初或放假前都会帮助学生选择、推荐有益的书——首先按照年龄特征、知识面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推荐趣味性强、短小精悍的读物;其次就地取材,从图书室、开放式图书馆借阅;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二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写结合是许多名家提倡的读书方法,也关系到学生阅读是否取得有目的、有计划、有收获的实效。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摘抄优美词句和段落、写读后感,实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阅读目标。三是指导学生背诵积累。我们在晨读中诵读经典、背诵进修学校推荐必背古诗词篇目和课文精彩段落;中、高年级课前安排3分钟演讲时间;走廊、教室悬挂名言警句要求学生背誦。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篇目的反复诵读过程中强化了语言的记忆和积累,陶冶了情操,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自然统一。四是搭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我们开展了“读书周”、“读书月”活动,举办了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展评活动;开展了诗歌朗诵会、假期读书成果交流会、读书成果汇报会、读书演讲等竞赛活动;进行了“书香校园”、“书香之家”评选活动,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多读书、读好书,把课外阅读活动推向一个较高层次。五是网研结合,升华教师读书境界。首先是引导教师制定读书计划,落实读书书目,开展网络研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倡导“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浸染校园”的理念。学校提供教师可读性书籍及学习笔记。每年利用寒暑假,教师自选有关说课评课、班级管理、名师与课堂等方面的书籍,抽时间阅读。平时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学习课标、语文基础知识等方面书目。教师自觉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育随笔,发布个人博客,与大家交流互动,分享读书收获与快乐。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效果查验活动。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会,学习心得、经验交流会,读书收获演讲赛,“中青年教师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读书活动优秀教师表彰会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使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开展论坛“每月推荐,教师阅读回复”活动。学校依托吉林省教育论坛版块“教师读书”栏目,每月推荐一篇文章,教师自主阅读、回复。从班级管理、师德修养、专业发展等不同方面精心推荐,引领教师怎样做最好的老师。网络空间人人通,论坛每月推荐阅读,发帖、回复、帖内回复,教师的阅读、交流互动不知不觉将读书内化为一种行动,形成一种习惯。六是读研结合,提升师生教、学能力。每学期针对课题上研究课、汇报课,教师之间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本课题,为有效上好阅读指导课,学校开展了低年级口语交际,中高年级“师生同读一本书”系列活动。即通过一节课外阅读指导公开课,教给学生有效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并在以后的中午阅读时间摘记读书笔记,撰写读书体会,理解整本书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一个半月后,举办了“学生读书成果交流汇报展示”活动,学生围绕所读整本书讲故事、说收获、表演情景剧,随后展示了师生的读书笔记,进行了“我在读书中成长”征文上墙活动,效果很好。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1. 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读书能力。
(1)学生阅读有兴趣。每天中午半小时的师生同读时间,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而不思则罔”习惯,读书笔记的摘抄、展评,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读书体会的见解、启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课本剧的编排,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朗诵、演讲比赛、讲故事和学校的大型读书汇报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习作水平,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课间,我们总能看见孩子们与一本本好书为伴,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班级的图书角、开放式读书馆成了他们的快乐小天地。
(2)学生阅读得法。学生现已能选择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年龄特征、趣味性较强的书籍。每学期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师读书指导课,学生能初步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整本书,学生能从看封面、知作者、读前言、阅目录等初步了解一本书,再从读文章、品句子、谈感受、说收获中走进整本书。老师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也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一有效的方法。现读书汇报会两个视频在临江教育網发布,三篇学生文章收录在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生命阳光》一书;两届“华瀚杯读写大赛”整体取得好成绩,其中郭守君同学取得90多分好成绩。
(3)学生阅读有收获。一是学生学会了利用时间。根据图书的大小、厚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时间阅读。二是学生学会了整理。五个书架,分给不同的班级学生管理,图书的上架摆放、分类管理、卫生等都由学生自己来做,每天的检查评比不仅培养了学生整理分类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让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学会了保护图书、爱护图书。三是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学生自己买一本书,只能自己看,自己受益。学校号召全体师生每人献一本书,这样一本书就会有更多人看,更多人受益,同时自己也会因分享到他人的图书而感到快乐。
2. 课题成果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得到了运用。两年的实践,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高了,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多了,自觉参与课题研究的多了。课题具体实践研究过程让教师知晓如何选题、明确研究过程、掌握成果运用方法。在“我的中国梦”师生读书演讲汇报会中,教师们一同圆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梦想,更懂得肩上的责任;在读书指导课上,教师们一同聆听着课堂背后的读书故事;在博客大赛、论坛交流中,教师们一同经历着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共鸣;在“读书体会”分享中,一本本好书激励着新教师的职业情怀。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学素养的提升,精神生活的丰厚,让更多的年轻教师成长起来。近两年,教师在《现代教育科学》《新教育》《新课程》《白山教育》等省市杂志发表文章8篇,6篇经验交流文章在临江教育网、督导网发布;王露露老师执教《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并进行了课后交流,在白山市区域科研共同体研讨会上,荣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洪玲老师在第二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朗读一等奖;赵云梅等特岗教师在联片教研中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多名教师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博客大赛中获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课题已结题了,但我们的行动研究刚开始,我们将在实践中把“创办开放式图书馆,拓宽师生阅读视野”的行动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并指导运用于实践,培育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创设“清香致远”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