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如何打造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的思考

2015-07-04杨峥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双师型

杨峥

【摘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首要问题之一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文章从教师“完全人”发展的角度,在“任务驱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示范高职本科的师资引进、培训、评审、聘用、激励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有效措施,打造出一支既深谙理论、又擅长实践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培养出优质的本科层次高职人才。

【关键词】高职本科 双师型 师资水平特色

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职学院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響着这一使命能否顺利完成。"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出更高水平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办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本文探讨了适应项目教学的双师队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内涵的解读

1.产业升级呼唤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传统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单一技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专科层次高职教育面临重大挑战,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成为必然。高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美、德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国要建立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根本走向,高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多样化体系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技术教育类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已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逐步延伸到了应用本科及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层次,建立起了从大专到专业学士和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完整的学位结构体系。

3.政策解读2012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该规划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再次进行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该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就需要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会议明确,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而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完善和提升职业院校的专家技能型教师的引进和评聘工作,亟需打造一支能够实现“三对接”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提高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认识

1.要充分认识到“ 双师型”高质量教师是高职教师的主流。国家教育部要求双师型教师达到 80% 以上。我国高职教育在师资培养上应注重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养成,实施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顶岗为形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新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应该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增强“做中教”的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样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兼职教师队伍是其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聘用兼职教师的根本目的在于承担专业课或实践教学任务,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能上都必须是专家能手。 既是在理论上有深厚功底且具有前沿性视角的专家,又是技术上的行家里手,从事过大量所教专业或课程相关的技术服务或生产项目。

2.高职院校独立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时,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综观目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基本路径,无外乎升格、联办和转型三种。综合比较三种途径,一般认为由高职院校独立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更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养成。须将一定数量的高职专科院校建设成高职本科作为主渠道,唯其如此,才能保证高职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高水平特色化健康持续发展。

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职人才的就业市场非常广阔,但是素质要求大大提高。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职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投入,在高职院校独立开办本科层次教育时,特别要加强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三、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教师普遍学历层次偏低。远低于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更低于国外同类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少,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多;理论型教师多,“ 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有社会实践工作经历的人数少,学校毕业直接任教人数多;兼职教师少,专职教师多;从校门到校门的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少;兼职教师虽然技术过硬,但理论水平不够或表达能力不强,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亟需建立高标准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和完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比例。

2.缺乏完整、科学的培养和培训体系。高职师资队伍的职称评定工作体系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没有专门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仍沿用普通本科高校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后,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导致许多教师能讲不能做。

四、引、培、聘、励,做示范、立标杆,高职本科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

目前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已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加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必要积极借鉴国外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从高职教师培训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各省市,首先要重点扶持 3~5 所高职高专院校,把它们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使它们与国际、国内的名牌企业合作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一流的技术型师资。

1.引入。应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国内外“双师型”人才加盟到高职师资队伍中来。要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格局,尽量聘用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双师型”人才,因为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客座”专家,不仅带来本部门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为学校的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而且在促进教学改革的同时,还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示范。

2.培训。建立和完善高职师资培训体系。在行业、企业和高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实施职业教育师资海外培训计划。建立职业院校教育硕士、专业博士等高层次教师培养制度,系统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可采取脱产培训、寒暑假集训等方式安排教师深入工厂、企业顶岗从事相应的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工作,使其以市场为导向更新知识、训练技能、加强实战能力培养,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的专业领域不断出现,这都要求高职教师每工作3-5 年就要参加一次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学习,以便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3.聘用。要多聘用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尽管可对在编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但是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相比,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生产工艺水平,都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后者更熟悉实际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可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去,保证高职教育与新技术、新工艺挂钩。与企业、研究部门联手,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师”兼职教师队伍。国外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经验,从组成上看,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社会实践的经验,能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带进教学中,技工培训的教师队伍由技师构成,他们能培养出具有一流技能的一线工人,二者有机结合造就了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4.激励。制订符合职业型高校教师特点的职称政策等等,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突出高职高专教育“应用性”的特点,以区别于普通高校“学术性”的评审标准。在教师晋升、工资待遇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对取得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高一级职务。在“ 产学研”成果上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在工资待遇上,平等享受正高级待遇。做到从根本上缩小高职教育“ 应用性”特点与普通高校“ 学术性”评审标准的距离,减少师资队伍人才流失现象。

五、总结

发展高职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正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应当淡化高职师资建设中的学术性导向,强化应用性和技术性,大幅提高双师型和兼职教师比例。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转变观念、优化师资结构、完善培养培训计划和制定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等对策。

参考文献:

[1]廖克玲.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5),P.103-104.

[2]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P.58-60.

[3]李克强.让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N].中国青年报,2014-02-27.

[4]王宏伟.《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研读[EB/OL].2012-03-01.http://paper.sxxw.net/shtml/sxdyb/20120301/2892.shtml.

[5]陳军.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4-04-10.

猜你喜欢

双师型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职院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企业合作意向调查研究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