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中的非裔美国文化先锋
2015-07-04赵婷婷贾晓云
赵婷婷 贾晓云
摘 要:本文从后殖民文化理论视角对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进行解读。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主人公“迪”既是主流文化与非裔美国文化冲突的代表,亦是个人与家庭矛盾中最具争议的角色。本文通过对非裔美国人“第三空间”的描述,阐释了非裔美国文化、美国主流白人文化和非洲文化三者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迪”在两个不同成长时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揭示一群像“迪”一样的非裔美国文化先锋,在寻求个人和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道路上,虽把非洲文化误以为是非裔美国文化,但他们的行动却对整个族裔的前进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 迪 霍米巴巴 第三空间 非裔美国人
一、引言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丝·沃克写作生涯中较早出版的作品,出现在1973年其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中。这部作品一经出版就取得强烈反响,自此被一些评论家视为沃克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姚兰, 2005:86)。
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这部短篇小说探究了人们对非裔美国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观点,赞扬麦琪和妈妈坚定其家庭身份,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谴责“迪”对黑人文化遗产缺乏真正理解。然而,随着对该部短篇小说及作者的深入研究,一些评论家有了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迪”亦有其积极的一面。塔滕(1993)主张:“面对女儿的肤浅粗暴和这种对他者根深蒂固的遗产观,一个母亲觉醒了——然而,这种对主人公‘迪的分析显然过于简单和片面。”(125)法雷尔(1998)写道:“迪”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无知自私的,但她却为当今的非裔美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遗产观,一种新的应对社会不公的策略,在某些方面比妈妈和麦琪的策略更为有效(179)。
二、“迪”: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先锋
(一)非裔美国人:两种文化的混合
霍米巴巴(1994)断言,当2个或2个以上的个人或文化相互影响时,第三空间会充当一个模糊无界限的区域不断发展(198)。在16世纪,成千上万的非洲人,中断与祖居地非洲的联系,逐渐丧失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和语言,被强制带到西班牙和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充当奴隶。生存在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这里充斥着对黑人的歧视和偏见,非裔美国人很难建构起支撑全体黑人心理体验、文化价值和政治观点的共同文化归属。非裔美国人有着双重性——他们既是美国人又是黑人。这样的双重性使得他们不同于美国白人和非洲人,但又使他们拥有了只属于他们的特质:非裔美国人——两种文化的混合。
(二)“迪”们:探索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先锋
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中,沃克想要表达一种非裔美国人文化遗产观,即,文化遗产是从祖先们那里经由数代流传下来的,它们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而不是将其视作艺术品。真正的美国黑人历史充满痛苦、不公和耻辱,它不能像发型和名字一样被人炫耀和改变。
然而,沃克并未完全否认黑人权利运动,相反,她的个人经历和“迪”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惠兹特(2000)引述道:“沃克的个人经历与故事中的‘坏女儿极其接近,这个‘坏女儿出走闯世界,穿着非洲服饰,改了非洲名字回家。像‘迪一样,沃克早年离开族群,将口头传说改造成纸质书写的手工艺品,对原先创造它们的人来说这些手工艺品不再能充当日用家当了。”(449)
不难发现沃克和“迪”拥有一些共同点:她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尽管她们道路不同,但都曾努力找寻她们自己,甚至是整个族裔的文化身份。沃克有意无意地将她个人的经历融入角色“迪”的创作中,正是由于她本人也曾有过对自身身份的困惑,承受着这种困惑带来的痛苦,在多种多样的文化声音中摇摆不定,像黑人权利运动中的年轻黑人一样期望找到最终的道路。沃克和“迪”们虽然不能在当时清晰地发现他们的最终道路,但让整个美国社会都倾听到黑人的声音,他们的努力加快瓦解了存在于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东方主义。
三、“迪”在迷茫中探索文化身份
(一)学校教育阶段
教育对于“迪”与家庭的关系来说起到的更多的是分裂的作用。“迪”的妈妈因种族主义未能接受完整的教育,但这并不妨碍她支持“迪”学业的决心和努力,她尽最大努力给“迪”最好的机会去完善提升自己。然而,“迪”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全都是来自主流白人文化,学习的是帮助白人形成白人文化身份的知识。尽管对这种教育的实质了解甚少,也未能理解到家人的确实需求,“迪”仍然将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妈妈和麦琪“分享”。结果,在妈妈的眼中,“迪”“向我们灌输一大堆编造出来的事物和一些我们无需掌握的知识”(Walker, 1973:50)。在学校里,迪是一个自卑的黑人女孩,她不能达到主流意识所希望学生达成的完美标准,回到家后,“迪”变成了一个来自新世界的怪异的、歇斯底里的大使,而那个新世界早已摈弃她的妈妈和妹妹。长时期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迪”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迷茫,美好的学校教育背后隐藏着残酷的事实是:她,一个黑人妇女,永远不会融入白人主流圈子。有了这样的困惑与迷茫,她不仅将自己同家人隔离,而且开始自我封闭。
(二)黑人权利运动阶段
《外婆的日用家当》以20世纪60、70年代为背景,在这一时期,黑人权利运动促使越来越多的非裔美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定义、定位自己在美国社会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身份。在长时间的离家后,“迪”以“黑人权利运动”的浓烈风格回家:“一件拖地长裙”,“耳环也是金的,并且直垂到肩上”,“当她抬起胳膊去抖动衣服腋窝上的褶皱时,臂上的手镯叮当作响”(Walker, 1973:51)。除了非洲风格的服饰,迪还用一些非洲词汇和语言:“瓦—苏—左—提—诺”,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更加“非洲”的“万杰萝·李万利卡·克曼乔”(Walker, 1973:52)。“迪”亦“比以往更加重视”她过去曾认为是“老掉牙,没个样子”的被子(Walker, 1973:54),还想要把这些被子像宝贵的艺术品一样挂起来保存。像大多数在黑人权利运动中的非裔美国人一样,“迪”想要向整个社会展示自己种族的文化社会价值,希望通过一些肤浅的方式获得来自主流社会的认可,而非深入地探究他们自己到底是谁。他们错误地将自己定位为非洲人,借此迎合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种族主义观点,即,所有美国黑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他们是完全不同于主流社会的白人。而事实上,非裔美国人既不同于非洲人,也不同于美国白人——他们是已经在美国生存繁衍了数代的黑人,他们早已融入了美国。因此,他们展示的所谓非洲文化只是满足了白人对非洲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虽然沃克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对此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但“迪”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毫无益处的。至少,黑人权利运动使得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听到了非裔美国人的声音,并进一步帮助他们重新定位自己的社會文化政治身份。
四、结论
本文运用了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了“迪”对个人身份及整个族裔的文化政治社会身份的探索。“迪”通常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背叛者,而非祖先遗产的最佳继承者,在“迪”的学校教育阶段,当她发现所接受的教育完全不能帮她融入社会主流,她困顿了。在黑人权利运动中,“迪”认为如果要融入主流社会,美国黑人一定要通过展示其“文化精髓”——非洲文化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尽管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但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整个族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habha,H.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Routledge,1994.
[2] Farrell,S.Fight vs. Flight:A Re-evaluation of Dee in 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J].Studies in Short Fiction,1998:35,179.
[3] Tuten,N.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J].Explicator,1993:51,125.
[4] Walker,A.Everyday Use. In Love and Trouble[Z].New York:Harcourt,1973:47-59.
[5] Whitsitt,D.S.In Spite of It All:A Reading of Alice Walkers “Everyday Use”[J].African American Review,2000:34,449.
[6] 姚兰.高级英语精读精解[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