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难以成诗
2015-07-04眭达明
眭达明
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一千余首,数量与《全唐诗》差不多。别说身为日理万机的皇帝,就是以写诗为生的文士,古今中外也没有谁能有他写的诗多。
乾隆性喜舞文弄墨,诗作多多。但其不少诗文,却出自秘书和御用文人笔下。
《清史稿·汪由敦传》记载:“乾隆间,大臣初入直军机处,上以日所制诗用丹笔作草,或口授令移录,谓之‘诗片。久无误,乃使撰拟谕旨。由敦能强识,当上意。上出谒陵及巡幸必从,入承旨,耳受心識,出即传写,不遗一字。”
其意是说:乾隆年间,凡被选到军机处工作的大臣,开头都要承担一项特殊使命,就是每天与皇帝如影随形,记录皇帝随时口述的诗句,或将皇帝用红笔写出的诗句,认真誊写一遍(实际上是整理润色),称之为“诗片”。这项工作做好了,“久无误”,才有资格为皇帝撰拟“谕旨”。汪由敦后来能够成为皇帝的跟屁虫和乾隆年间有名的军机大臣,就是因为他记忆力超群,每次都能圆满完成给皇帝“录诗”的任务。
乾隆朝另一位有名的军机大臣于敏中,也是因为才思敏捷、记忆力超群而获得乾隆皇帝特别宠信。据《啸亭杂录》卷七记载:“(于文襄敏中)其才颇敏捷,非人之所能及。其初御制诗文,皆无烦定稿本,上朗诵后,公为之起草,而无一字之误。后梁瑶峰(梁国治,乾隆十三年状元)入军机,上命梁掌诗本,而专委公以政事,公遂不复留心。一日,上召公及梁入,复诵天章,公目梁,梁不省。及出,公待梁誊默,久之不至,问之,梁茫然。公曰:‘吾以为君之专司,故老夫不复记忆。今其事奈何?梁公愧无所答。公曰:‘待老夫代公思之。因默坐斗室中,刻余录出,所差惟一二字耳,梁拜服之。故其得膺天眷,在政府几二十年,而初无所谯责者,有以哉。”
初入军机的梁国治,因不知其中玄机,差点误了大事,经于敏中点拨,脑筋才转过弯来。此后他再不敢掉以轻心了。正因如此,梁国治后来才能在军机处待下去,否则早滚蛋了。
这些记载告诉人们,乾隆许多诗篇,其实都是靠秘书记录整理而成,或由他乘兴开篇,秘书续成。而所谓“朗诵”,所谓“誊默”,说穿了其实不过是乾隆君臣在那里装腔作势——有几个文人真正能够出口成章?自古以来,文思敏捷者,虽有数步成诗之说,但真正见诸史籍的,只有曹植七步成诗和温庭筠“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数的几个例子而已。好文章好诗歌大都是反复修改锤炼出来的,即使诗如李、杜,文如韩、柳,亦未闻他们出口即成章,下笔即成文。乾隆口述诗句,秘书只要“一字不误”、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就能成篇?鬼才相信呢。
另据野史传闻,乾隆的诗作,除了依靠身边秘书记录整理外,还有其他御用文人参与撰写和修改,其中为乾隆捉刀代笔最多的,是苏州籍大诗人沈德潜。由于这个原因,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才考取进士的沈德潜,到乾隆十二年(1747),八年间便官至礼部侍郎,并奉命上书房行走。八十多岁退休以后,乾隆还封沈德潜礼部尚书衔,后来又晋阶为太子太傅。沈德潜死后,更是被追封太子太师,谥文悫,入贤良祠,可谓生享殊荣,死赐祭葬。
乾隆许多诗文,既然由秘书和御用大文人捉刀代笔,他的《御制诗文集》中,为什么多为不堪卒读之作?盖写诗不像写公文,能明白达意就行,而是需要激情,要有创作冲动,还必须有意境,有寄托,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所有这些,都不是捉刀代笔者所能具有的。他们代写的东西,只能称为产品,而不是作品。
另外,不管是军机大臣,还是沈德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在记录整理过程中,都不敢背逆乾隆原意,更不敢在文字上删改。《清稗类钞·恩遇类》记载说,沈德潜有一次不小心误将“荣将”改为“荣国”,就遭到乾隆耻笑,以后他还敢放手修改吗?所以说,乾隆有许多意境全无甚至文句不通的所谓诗歌被保留下来,是一点不奇怪的。
【童 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