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作为集体的“我们”

2015-07-04丁辉

杂文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民之德国民性

丁辉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话”,其实不能深究,因为事实常与“俗话”相违。比如“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而事实却是,人多有时反而没力量,甚而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没有自己的组织,或没有组织起来的权利,人人各行其是,人与人的力量互相碰撞,带来的只能是相互间力量的冲消,绝难形成凝聚力。

最先提出中国人“一盘散沙”的是梁启超,其后则有孙中山。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中认为,中国人“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梁启超显然是把中国人之所以为“一盘散沙”,归咎于中国的民族根性或曰国民性,所谓“无合群之德”。

鲁迅的意见与梁氏颇有不同,他在《沙》一文中说:

近来的读书人,常常叹中国人好像一盘散沙,无法可想,将倒霉的责任,归之于大家。其实这是冤枉了大部分中国人的。小民虽然不学,见事也许不明,但知道关于本身利害时,何尝不会团结。先前有跪香,民变,造反;现在也还有请愿之类。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

鲁迅接下来分析所以会如此的原因:盖中国人做官无非是为了发财,做官不过是发财的一种门径;而财从何来?当然是从小民身上搜刮来,“小民倘能团结,发财就烦难,那么,当然应该想尽方法,使他们变成散沙才好……于是全中国就成为‘一盘散沙了”。

于中国人的“国民性”揭示得最为深刻的鲁迅,这回却断言“一盘散沙”不是什么国民性,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统治术”。鲁迅说这番话是在80多年前的1933年。

时移世易,鲁迅先生所揭示的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中国人“一盘散沙”之叹,也渐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但“俗话”说的“人多力量大”,却也一直未能与我们社会现实完全划上等号,在特定情势下,“人多”也不免“势弱”。

在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中,农民、工人所占比例最大,可长期以来,农民、工人的权益保障,始终是我们致力解决的一个难题。

农民目前还没有自己的组织。工人有自己的“组织”——工会。但在一些地方,我们的工会组织却常常角色错位,不是站在工人的立场上为维护工人的权益讲话,反而成为了地方权势与资本的附庸,比如河南就曾闹出过工会代表企业跟工人打官司的笑话!

我一直在学校工作。在任一所学校里,一线教师都是人数最多的群體,然我们的经验事实是,在学校里,人数最多的教师常常最没有发言权,也最没有力量。有力量的只是少数的校领导。

我经常引用刘瑜女士的话,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怎奈人家说得实在好:“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步在于通过市场化转型发现作为个体的‘我,那么中国下一步的挑战则是如何给社会松绑,通过重建社会来发现作为集体的‘我们。”【王 峰/图】

猜你喜欢

小民之德国民性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人生“十不得”
常修“四为”之德
论面向国民性重塑的现代国民教育*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小气不是我的错
“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