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2015-07-03周关友
周关友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学生的解题、计算过程中都离不开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做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做好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以便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数学学习感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80-01
一、注重有序性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同时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解题步骤、解题格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解题步骤或者解题格式出现错误就会造成后面计算的错误,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加强对于学生思维有序性的培养,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维,一步步的做好数学原理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思维的有序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有条理、按一定顺序地进行。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思考时就不遗漏、不重复,这是良好思维活动的开端,教师应当把这个习惯的培养摆在首位,并时刻提醒学生。如《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思考:①根据公式S=pr2计算一个底面积,②用一个底面积乘2得到两个底面积之和,③根据公式S=ch计算侧面积,④把两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相加即是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又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四步曲”来完成:一找关键句,即找出表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句子;二确定单位“1”,即找出关键句中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三写关系式,写出“单位‘1的量×分率=另一个量”这样的乘法式子;四列式并计算出结果。这样以来才能够保证计算过程的有效性与解题步骤的有序性,如果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注重这些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漫无目的、乱成一团,不知如何下手。一旦学生养成了有序的思维能力,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理清思路,为每步的解题做好准备,就能够提升解题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二、注重多向性培养,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模型的教学,而不仅仅是一些数学案例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多向性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通过一个数学模型的分析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所谓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学生能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题多解训练,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维更灵活。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法解答:假设鸡兔各有10只(折中法),发现腿的总条数比原来多,说明兔的只数多了,需调少一点,通过调整再调整,调至腿的总条数与原来同样多为止;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假设法即算术法解答:①假设全部是鸡,一共有20×2=40(条)腿,相差的腿条数有54—40=14(条),是由于每只兔少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兔14÷2=7(只),鸡20-7=13(只);②假设全部是兔,一共有20×4=80(条)腿,相差的腿条数80-54=26(条),是由于每只鸡多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鸡26÷2=13(只),兔20-13=7(只);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方程法解答:设兔子为X只,则鸡为(20-X)只,列方程为:4X+(20-X)×2=54,解得X即兔子7只,鸡13只;或设鸡为X只,则兔子为(20-X)只,列方程2X+(20-X)4=54,同样解得X即鸡13只,兔子7只。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不同的解题思路就会有不同的解题过程,学生的解题思路越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的方法也就越多,就能够根据不同的题型采取简便的解题思路,提升解题的效率。
三、注重拓展性培养,引导学生开展举一反三的综合学习
所谓思维的拓展性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其中一个案例进行深入拓展、延伸,引申到其他的相似知识点,以便能够提升教学的宽度与广度。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思维方式,如用尺子量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学会运用归一思想量出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还可以进行情节叙述的变式如“甲筐水果比乙筐多10千克”可以变为:①乙筐再填上10千克和甲筐一样多。② 甲筐去掉10千克和乙筐同样多。③甲筐给乙筐5千克后,甲乙两筐同样多。④甲筐给乙筐4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多2千克。⑤甲筐给乙筐6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少2千克等。
此外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既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策略。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面粉有4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大米有多少千克?”在让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后,可以把第二个条件“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改为①“是大米重量的3/4”②“大米重量比面粉多3/4”③“比大米重量少3/4”④“大米重量比面粉重量的3/4还少3千克”等,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提高解题水平,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就能够使学生对于原来的问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与了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性的培养就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宽度与思维的深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