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故乡情

2015-07-03杨素娟

大理文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家乡故乡

杨素娟

诗仙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真切切地道尽了无数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一个身在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想起儿时,想起父母,想起故乡,时常有些许淡淡的乡愁以及那份看似不深却又不浅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岁月恍惚间,已离开家乡21年。虽然年年也回老家,但每次都来去匆匆。然而,那些细碎而温馨的场面,常常像无声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不管你走多远,家乡总是牵挂于心,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凝聚着深厚情感。如果条件允许,总会常回家看看。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故土情深吧!

有的时候,真说不清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小县城石门,比起繁华的省城昆明来,到底有什么可恋之处?然而,那却是我的故乡,我在故乡长大,在故乡参加工作,对故乡一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结!故乡的天是那样高远,故乡的山是那样雄伟,故乡的水是那样灵秀,故乡的人是那样淳朴。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的记忆,留下了我的亲情、友情、故土情。每当别人赞美我的故乡时,我便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慰;每当别人在网络上,通过QQ空间或微信发表有关介绍赞美故乡的图文信息时,我便不由自主地要转发,要宣传,离开它的时间愈久,思念就愈深,对故乡就这么一直魂牵梦绕,萦挂于心!

不管你走得多远,故乡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父母在世时,每年的几个长假是一定要回去的,尽管回家的时间不长,多时五六天,少时两三天,但短暂的时光总是快乐的。这些快乐体现在走亲访友,同学聚会,朋友相会,春节上坟,清明扫墓,中元祭祖等的活动中……让你总是那么依依不舍,念念不忘。

每次回到故乡——这座小小的山城里,都会遇到很多好友亲朋,亲切的乡音萦绕耳边,一口纯正的石门话亲切而热情,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呈现眼前。一声声热情的问候,让你充满温馨,你会感觉到,相同的声音有着相同的情感。家乡的亲人,是那么纯朴热情,真诚相待。朋友之间的友谊没有变,邻里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也没变,还是那么慈善和友好,一句句关心、问候的话语,让你的心不得不感动,真想多待上几天,和老朋友、老街坊尽情地交流,一起回忆曾经的故事。

每次回到故乡,第二天一大早,总要去冲子头吃一碗热油粉加烧饵快,下午,还忘不了上街去吃一碗美味的凉卷粉。从中可感受一下家乡的市井文化,相互间认识或不认识的食客们,围坐在一条条做工简易的小木凳上,天南地北,家长里短,边吃边聊,回味无穷。

每次回到故乡,只要时间允许,我都要去爬虎头山,感受一下这座道教名山的文化古韵,体验一下上山途中,在上花台大榕树下稍息片刻,眺望县城的感觉。最后登上王母寺,虎头寺,老君殿,出了寺院再往山上步行一段,便来到清澈见底的虎泉。这时,可以一个人坐在虎泉边上,把整个身心融人青山绿水间,静静地,仰望家乡的那一片蓝天,呼吸新鲜湿润的空气,让全身心放松,任思绪随风飞扬,很多曾经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住在虎头山脚下的狮尾河岸边。印象中,小时候的老家一正两耳的木片房,院子正中花台上种的石榴树,年年果实累累,大门前左右两边的竹子一年比一年发得茂盛。后来,木片房已经抵挡不住风雨的侵食,才把正房翻盖成了瓦房。听父亲说,房子原来就是瓦房的木架结构,由于资金不足,只能盖成木片房将就。又过了几年,条件稍好了点,父亲带着我们全家齐上阵,终于又将已经烂朽的耳房掀掉,重新盖成了土木结构的两层小楼。

在石门老街上,沿河居住的人家都设有前门和后门。前面是河岸边,后面是老街边。前门的狮尾河是小时候生活玩耍最多的地方。旱季,可以在这里拦河围池,洗澡嬉戏学习游泳,开园种菜补贴家用;雨季,河水涨的时候,可以打捞小鱼,捡拾从上游冲下来的河柴。一出后门,一条清澈流动的淡盐水沟日夜流淌。那是途经地下盐井流过的地下水,水中带有淡淡的盐味,所以被称为淡盐水。水沟沿着居民街区一直往西流,街边的居民可以在沟里进行简单的洗洗刷刷,如果往东一直走到街头的话,源头的水还可以洗菜可以喝。记得,街头岸边建了一个大水池,上段的群众,每天都要汇集在这里挑水洗菜洗衣服,那种热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的收入都不高,窘迫的生活逼着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为家里做事,为减轻家庭的一点点负担而努力。特别是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同学亲友约着,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好午饭,背着篮子带着砍刀,跨过狮尾河上用石块搭建的小石桥,上山去砍柴。由于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找到合适的柴火,所以,每天早上6点出发,下午两三点才回到家,虽然很辛苦,但还是一天都舍不得休息。每年两个假期下来,家家户户白己砍下的柴火已够烧几个月。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它锻炼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意志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那时,尽管生活都过得比较拮据,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亲密无间!

沿着狮尾河床边泥沙混合着鹅卵石凹凸不平的小路往东行走5公里左右,就是当时的石门公社和平大队,现在的和平村,村里有个学校叫和平小学。文革期间,父亲被调到这里教书。父亲解子仪是一个一辈子读书教书之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一不会。他为人谦和,处事低调,乐于助人,在县内城乡远近闻名。由于母亲要外出打工,9岁的我随父亲去了和平,并在那里上完了小学。学校里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多才多艺的,文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我们排练的节目还经常被选调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选段,歌舞小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节目都进城表演过。由于父母年轻时,曾是县里业余滇剧团的名角,记得很小的时候就跟随他们在戏台后台度过一个个夜晚,很多时候,睡着了就把我放在装戏服的箱子里,等待他们演出结束才能回家睡觉。受父辈的影响,我也成了学校里的文艺骨干。

在和平小学读书的几年里,生活清苦但却非常充实有趣。课余时间,老师们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开挖了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南瓜、茄子、茴香、辣椒、青菜、白菜……应有尽有。做到了白己动手,丰衣足食。蔬菜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每逢星期天,还得背上竹篮走路到县城,去采购一些乡下买不到的生活必需品。遇上雨季,经常碰到去时天晴回时雨,狮尾河水猛涨的状况,那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脱了鞋趟着河水往前行或是绕很远的山路才能回到家。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父亲退休以后,我们回到了石门的老家,我也转学到了云龙一中就读。

1977年,我高中毕业,加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队伍,由于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一直不好,为了便于照顾他老人家,我被分配在离县城很近的石门大队第二生产队。这期间,被县广播站借用当上了播音员,开始了边工作边务农的一年多的繁忙工作和生活。后来,在招工录用中正式成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直从事采编播工作直至1993年调大理电视台新闻部担任编辑,四年后调到省城工作至今。

现在回想起来,在云龙工作的那段时间,工作之余,感受最深的是,老父亲每天忙着亲白搜集整理云龙洞经古乐,并亲手重新编写一曲曲乐谱,他老人家组织的洞经音乐团队三天两头活跃在我的家里。客人一来,我和母亲便忙前忙后端茶倒水。这种民间白发的活动,没有经费,没有场地,老艺人们却天天乐在其中,辛辛苦苦排练节目,传承着带有浓郁乡土气息,深受群众喜爱而又近乎失传的、旋律优美的云龙洞经古乐。每年春节前个把月开始,父亲又忙着义务为群众写春联,这段时间,我便成了父亲的助手,扫地擦桌,调墨裁纸,楼上楼下地忙碌。

退休在家,长期受病痛折磨的老父亲,还经常为了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而带病工作。虎山风景区里很多墙壁上,留下了他的亲笔字画,20多年过去了,这些字画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唯一清楚的是他书写在虎头寺的“洞天高朗”四个大字。每次回家,一看到这几个字,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亲情感不由而生,这也是家乡的亲人,留给我们的亲情和念想啊!

亲情是珍贵的,拥有亲情是幸福的,珍惜亲情更是难能可贵的。俗话说得好:成家才觉持家苦,养儿才知父母恩。人生短暂,来去匆匆,“子欲孝而亲不在,恩欲报而人已去。”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珍惜亲情,常回家看看!

故乡,是温馨的港湾,每次回到故乡,亲朋好友都要给我送些土特产:美味的鸡(土从)油、新鲜的糯玉米、在省城见不到的新鲜的白云豆,荷包豆、苞谷地里生长的四季豆,亲朋好友精心制作的泡辣椒以及香菌、木耳、粉皮等等。样样都是纯天然,美味啊!家乡的蔬菜味道真好,就连青菜、萝卜的味都和城里的不一样,鲜美爽口。

年年回家乡,家乡年年变,越变越漂亮。如今,家门口的狮尾河已是今非昔比,沿河建起了景观长廊,长廊上一年四季开满了漂亮的三角梅。一大清早,从腾龙广场开始,围着长廊转一圈的菜市街人来人往,很多城里难得见到的新鲜蔬菜让你垂涎三尺,每次回家都忍不住要买一大堆新鲜蔬菜带回昆明,并分享给亲朋好友。

现在回老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畅通的公路,一栋栋新建的高楼;白天,城区环境优美,太极图上走一圈,让你心旷神怡;夜晚,腾龙广场上时尚优美的音乐喷泉让你大饱眼福,离县城最近的景点虎头山、文笔塔闪烁着漂亮的景观灯……这就是我的家,我亲爱的故乡。故乡,这座小小的山城,已经成了我心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何时何地都萦绕在心底最深处,几多怀想、几多留恋。在那蓦然回首的寻望中,更涟漪起几多的情感。家乡的土地,家乡的美景,就是这样让你流连忘返;家乡的山珍野味让你回味无穷!一句家乡话,有着浓浓的归属感:一碗热油粉加烧饵块,有着纯纯的乡土味。这浓浓的乡情,对于在异乡工作的人就显得更加淳厚。

月还是故乡网,家还是老家亲!

猜你喜欢

家乡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家乡一别四十年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我在南方,最忆故乡 外二篇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家乡的早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