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浅析

2015-07-03丁娟杨鸣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12期
关键词:辅导辅导员心理健康

丁娟 杨鸣(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浅析

丁娟杨鸣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大学生心理辅导不仅是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的任务,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扩展到潜在心理问题学生,甚至是心理健康学生。借鉴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开展辅导员工作,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忽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个人价值,深层次的心理动力不足的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理念。

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 大学生 心理健康

1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2 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的要求

2.1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心理辅导是高度专业化的技能,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很多高校采用的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形式,培训形式零散,并且由于与职务、职称晋升联系较少,培训效果受到了很大限制。如果能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与高校辅导员的职称、职务晋升联系起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辅导员学习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的主动性,从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

2.2需要积极的人格品质

心理辅导要求在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辅导过程需要咨询师真诚、热情、接纳、宽容、尊重、通情达理。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其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对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十分重要。积极的人格品质既来自于自身的积极修炼,同样来自于关心辅导员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拥有自信、乐观和求知激情及创造力,从而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用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去感受生活,积极工作,关爱学生,教育学生。

2.3需要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

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虽然可以运用人格影响力,但是难免需要运用权威影响、纪律强制、批评教育等手段,因而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经常是不平等的。而心理辅导中,辅导员运用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辅导技术,强调辅导员和学生的平等性。再者,心理辅导要求对学生隐私严格保密。因此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角色协调能力,将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两种角色协调起来,角色协调性包括角色统一性和角色转换的合理性。

3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技巧

3.1从心理角度认识、了解学生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辅导员习惯于从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去认识学生,很少从心理角度去分析了解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要求辅导员多从心理角度去认识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辅导员工作更理性化、科学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把题意公式化,b3=2a3可知 b2·b=2a2·a 其中‘b2=2a2’可由以‘a’为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b’为边长作正方形即可。因为b>a 所以 b2·b>2a2·a 即 b3>2a3得知:“立方倍积”问题不成立。

3.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心理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有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就是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对发展较好的学生,采取措施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发展不好的学生,要认识到大多数学生只是暂时发展不良,他们仍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积极采取措施,挖掘潜能。另外,高校辅导员强化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增加自我价值感,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3.3采取心理辅导的方法教育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表现出特别强的个性特点,辅导员做起工作来感到很棘手。另外,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再单纯是思想品德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品质问题。因此,应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要求辅导员更多的时候是以心理辅导员身份去面对学生。比如,对主体意识比较强、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要他们接受某种意见,改变某种行为,总之,现代学生的特点与发展,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重视心理辅导方法的灵活运用,以保证实效。

3.4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

辅导员的威信、与学生的关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根据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交往中必须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心理学十分重视人文关怀,特别是心理辅导与咨询更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辅导员加强心理辅导能力,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人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尊重学生,放下教育者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做好辅导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心理健康咨询专家都强调早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教育者特别应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强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我国学生出现的个性弱点,如以自我为中心、意志薄弱等容易导致心理健康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辅导员经常与学生接触,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辅导员对学生有较强的权力影响力。辅导员除了自觉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6建立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不仅要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健康测试反馈为基础,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心理健康档案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还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情况变化的关系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4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举例

4.1入学心理辅导

新生入学必然会产生新的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和学习适应。一些新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环境,产生了焦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采用了团体辅导的方式,通过开新生座谈会的方式,调节新生入学的紧张气氛。座谈会的地点在教室,我让学生们坐成一圈,大家互相畅谈大学以前的情况以及对于大学的憧憬,对于老师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气氛也轻松了不少,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增加了。

4.2学生考试的心理辅导

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平时准备不够充分的同学,在考试之前更容易出现焦虑。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因为考试的压力过大而患上了抑郁症,我找了一个有空的下午,约他出来,和他谈心。在我的开导下,这个学生终于说出,他之所以这样担心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很优秀,他觉得自己英语四级没有过给父母丢脸了,家里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了解这种情况后,我主动联系学生家长,一起讨论孩子要如何进行学习,鼓励小孩认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而是应以赞扬为主。最后这个学生心理负担减轻了,也成功地通过了四级考试。

4.3求职心理辅导很多学生在就业前都会面临心理问题。于是我们班上专门组织了一场求职面试模拟。我和一些同学通过商量,设计了不同的面试环境和不同的问题,对同学进行模拟面试,很多同学都通过这种方式,使自信心和胆量都得到了提高。对于个别心理负荷过重的同学,我也进行了个别辅导,了解其产生心理辅导的原因,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加油鼓劲。

5 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学校将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学习的管理、学生的心理辅导任务交给辅导员,需要辅导员发挥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中尽量多投入、多付出,在辅导工作中讲究策略和方法,拓展自身教育领先的地位,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1]赵虎,赵玉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发挥核心价值初探[J].内蒙古名族大学学报,2010(3):118-119.

[2]蹇福利.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及努力方向[J].科技资讯,2010(18):217.

[3]曾永辉,钟向阳,魏剑波.高校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会工作教育,2010(6):28-30.

[4]王雅倩.高校主体班会的创新研究[J].校园心理,2010(3):201-203.

[5]贾丽敏.加强高校辅导员对于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技教育,2010(18):209.

猜你喜欢

辅导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