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有效实施

2015-07-02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均等化公共服务规划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

一、“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情况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首次编制实施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五年规划,按照国家规划体系设计,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勾勒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在工作中,一是注重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广泛动员有关厅局,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明确各领域重大专题,分工协作开展研究,并对全省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能力、需求规模、发展趋势和优化配置深入调研,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注重结合实际,适应阶段。在充分对接国家规划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服务项目和标准,谋划好重点任务和保障工程,既充分体现政府职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又不做脱离实际的承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发展可持续。三是注重政策平衡,相互协调。在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注重部门、领域间的政策协调,突出“基本”和“基础”,避免出现不同领域间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畸高畸低”的现象。四是注重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省政府高度关注规划实施工作,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立了责任分工和督促考核机制,每年确定并实施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几年来,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都在75%以上。同时,将基本公共服务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全覆盖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政策接续,切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河南省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办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社会事业薄弱环节普遍得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十二五”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工作中也感到:一是体系尚不完备。一些公众高度关注的领域,如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还没有纳入服务体系。建议扩充完善项目内容,进一步聚焦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基本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密切相关领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公共服务问题。二是效能尚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条块分割、政策碎片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域基层公共服务人才匮乏,信息化滞后,便民化不足,一些免费项目缺乏考核机制、群众参与度较低,一些兜底线的服务项目标准不高、发展缓慢。建议增强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城乡之间制度和政策衔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信息化、人员专业化水平,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统计体系,加强评价监督。三是供给机制有待健全。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责任界定不明晰,政府“包办”基本公共服务倾向还很明显,“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现象并存。建议细化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和投入比例,强化政府投资责任,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基本公共服务。

三、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初步考虑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部署,并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任务。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是保障群众基本生存发展权益、改善群众预期、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实施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初步考虑,重点要在“定项目、立标准、强保障、创机制、重考核”上下功夫。定项目,就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按照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在对接国家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确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和内容。立标准,就是在将“国家标准”全面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保障,就是强化省、市、县各级政府责任,建立与经济发展、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切实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创机制,就是制度创新,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创新供给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格局。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重考核,就是强化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协调推进、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以群众的实际感受检验工作成效。

猜你喜欢

均等化公共服务规划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地级市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