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前景

2015-07-02姚淑梅苑生龙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快速增长贸易逆差财年

姚淑梅+苑生龙

印度经济自2012年三季度触底后呈现加快增长态势,2013财年(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和2014财年实际GDP分别增长6.9%和7.4%。贸易逆差大幅收缩、政府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快速增长、莫迪高调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是印度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短期看,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印度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2016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5%,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一枝独秀。中长期看,印度仍面临投资率偏低、制造业增长乏力、中央政府政策执行力偏低、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些有利因素可能逆转等诸多挑战,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但总体看,印度正在进入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处于较高水平的前景仍然可期。

一、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贸易逆差大幅收缩是印度经济增速提升的首要原因

印度贸易逆差主要源于石油和黄金进口,高额贸易逆差一直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13年,印度政府将黄金进口税从8%提高至10%,同时要求进口黄金的20%须用于再出口,否则不准进口。印度央行亦禁止进口金币和黄金徽章,同时禁止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金条作为抵押发放贷款。黄金进口限制导致印度2013财年黄金进口下降47%,为10年来最低。同期印度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缩减77%,占GDP比重由上年的6.4%降至1.9%。此外,印度约80%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2014年国际油价大跌是印度贸易逆差收窄的核心原因。2014财年印度黄金进口增长了22%,但油价下跌仍然推动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缩减19%,占GDP比重降至1.4%。随着贸易逆差对经济增速的拖累由2012财年的6.7个百分点,大幅减少至2013财年的2个百分点和2014财年的1.5个百分点,印度经济增长的羁绊大大减轻。

(二)政府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快速增长对印度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两年印度政府消费支出大幅提速。2013财年和2014财年,印度政府消费支出分别增长8.2%和10%,远远高于2012财年1.7%的增速。与此同时,固定资本投资亦显著反弹,2012财年萎缩0.3%,2013和2014财年分别增长3.0%和4.1%。从对GDP的贡献看,2014财年政府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共计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在私人消费稳步增长的形势下,政府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快速增长为经济加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莫迪强势推进改革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大大增强了消费和投资者信心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后,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点是在控制通胀的前提下,通过大规模公共和私人投资拉动经济,依靠推进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和推进国家现代化。相关改革举措已取得明显进展:印度央行进行了重大改革,将管理通胀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优先目标。印度政府提高了外资在关键行业的持股上限,如国防部门外资持股上限提高至49%,铁路部门外资持股最高可达100%。征地法规有所松动,政府审批流程有所精简。此外,莫迪政府在打击腐败、整肃纪律、加强与公众交流和沟通、提高政府效率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改革也取得明显效果。总体看,莫迪新政对改革的承诺获得了国内民众大力支持,增强了国内外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印度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2014财年流入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给印度经济带来重大利好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一直面临经常收支赤字、政府财政赤字和高通胀的挑战,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跌使上述问题大为缓解。印度贸易逆差大幅收缩。输入性通胀压力显著减轻,CPI由2013年11月11.3%高位降至2015年3月5.2%。政府借机彻底放开柴油价格管控,财政补贴压力减轻,2014财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降至4.1%,为政府扩大公共投资带来空间。此外,鉴于通胀压力减轻,印度央行自去年12月份以来连续两次降息,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从国际比较看,印度是油价下跌的最大赢家之一。据美林银行测算,油价每下跌10%,将拉动印度GDP增长0.25个百分点,通胀下降0.4个百分点,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增加0.4个百分点。

(五)印度调整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明显提高了经济增速水平

今年1月印度中央统计局对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将GDP核算由基于生产要素成本计算改为基于市场价格计算,将物价参考基期由2005—2006财年调整为2011—2012财年。在新的核算体系下,印度的季度及年度GDP增速平均上调超过2个百分点。如2013—2014财年GDP增速由4.7%上调至6.9%。不过,尽管统计方法调整明显放大了经济增速水平,但印度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是得到广泛认同的。

二、印度经济增长前景展望

(一)短期内印度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推动印度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原油和粮食价格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仅有小幅回升,这将有利于印度经常收支平衡持续改善,通胀率控制在6%目标以下。政府财政压力缓解有利于加大公共投资力度,经济前景良好将继续吸引国内私人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率,尤其2016年4月若能如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商品和服务税,将有效推动印度国内市场整合,印度财政部预计该项改革启动将提升国内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计,印度潜在GDP增速在加快,2017—2018年其潜在增长率将会达到近8%,高于2013—2014年的7%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5、2016年印度经济增速均为7.5%。印度财政部则预计2015—2016财年印度经济将增长8.1%—8.5%。

(二)印度经济中长期快速增长仍面临严峻挑战

印度经济若要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仍面临诸多深层次问题的制约:

一是投资率偏低。印度投资率逐年下降,总投资占GDP比重由2011—2012财年的38.9%逐年降至2014—2015财年的33%。其中,企业投资占GDP的比重自2008—2009财年的18.8%下降至2013—2014财年的9.9%,家庭部门投资占GDP的比重则从11.7%上升至15.9%。企业投资不振尤其是设备投资下滑削弱了经济增长潜力。

二是制造业增长乏力。2012年印度政府推出《制造业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了12%—14%的年度增长率及到2022年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的宏伟目标。2014年9月莫迪政府发起“印度制造”运动,希望通过制造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就业,改善贸易收支。目前看,尽管制造业自2013年开始加速,2013、2014财年分别增长5.3%和6.8%,远高于2012财年1%的增速,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在持续下滑,由2012财年的17%降至2014财年的16.6%。长期看,制造业发展有赖于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工人大规模转化,但受教育、文化、宗教、劳动法等因素影响,印度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产业工人转化的进程极为缓慢,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制成品供给基本饱和的形势下,印度制造业需要创新竞争优势才可能在国际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在当前基础设施匮乏、营商环境较差、政府治理效率仍较低的情况下,印度制造业快速提升竞争力的前景并不乐观,这会影响工业化进程,并使经济高速增长失去支撑。

三是权利分散将影响印度中央政府改革措施的推进。印度党派众多、政野纷乱,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政府间利益冲突持续不断,即使达成共识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会无端消耗大量资源,导致政策执行力严重受损。尽管莫迪高调推进改革,但若启动一些至关重要、政治上也非常敏感的改革如劳动法改革,必将面临来自工会、公务员和反对派等各个方面的阻力,推进过程预计将较为缓慢,从而弱化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政策保障。

四是短期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些有利因素可能逆转。从长期看,大宗商品价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下跌带来的利好难以持续。未来美联储加息给印度金融稳定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国际资本大规模逃离印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受深层次的经济社会结构性问题制约,印度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但总体看,印度正在进入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处于较高水平的前景仍然可期。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外经所)

猜你喜欢

快速增长贸易逆差财年
热弹性方程的快速增长或衰减估计
朗盛对2021财年开局充满信心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近年百岁老人快速增长及其启示
2016年10月汽车产销比上月略增同比保持快速增长
2016年7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同比呈快速增长
解读NASA 2015财年预算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写在新财年到来时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