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课互动“三忌”

2015-07-02柳海滨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上台实质摩擦力

柳海滨

一忌表演式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动学习的愿望与需要,但参与互动的意识水平和主动性却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探寻睿智高效的教学策略、方法和途径,引领全体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但在有些公开课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成了教师与优秀学生之间的表演秀。如,在一次初中物理试卷讲评公开课上,教师多次请学生上台来展示解法。接着,就不断有学生主动上台来讲解,思维严密,解题完全正确。至于“题目有什么常见的错误”“为什么这样解”等问题均未涉及。最后发现,课堂上基本上是那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与老师互动。另外一些学生,有部分不动脑筋地修改自己的答案,还有部分学生手、脑都未动。他们一直随波逐流,看着“好学生”与教师互动,不知道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将怎么发展。这种“游牧”式的互动,教师没有发挥“追问”“发问”“反问”的主导作用,失去了互动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面向每一位学生施教”,不可以“让一个学生掉队”。所有学生享受同等的课堂待遇,这既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的责任。而这种以点带面、以好代差、以表面的“互动”代替实质的“灌输”的课堂,有教师与没教师一样,教师失去了“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这种“好学生”代表的“假”互动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

二忌造假式互动。真实,应该是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但有的教师为确保课堂流程顺利,会在上研讨课前,要求学生“精心”预习。教师用“导学案”将上课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预做,教师批改,将上课的内容全部“告密”与“泄露”给学生,即所谓的“先学后教”“有的放矢”。还有的教师,不仅是自己反复“打磨”,还在班上进行“彩排”,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弄准确。这样,到了课堂上,当老师抛出问题时,学生表现“积极”,气氛“活跃”,互动“顺畅”。外行感觉很“完美”,执教者感觉没有“遗憾”,其实这种失去本来面目而没有“遗憾”的完美互动就是最大的遗憾。

如,在一次“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的公开课上,教师介绍并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问学生:“接下来要做关注什么力的实验?”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平衡摩擦力。”老师赞许学生,接着继续引导学生做实验。对于实验中“为什么要关注平衡摩擦力?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平衡摩擦力”等问题,老师没有提及,学生也不知其所以然。这种表演性质的“造假”互动,以表面的“热闹”代替了实质的“虚假”,掩盖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与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合作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三忌浅层次互动。很多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但在有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互动”,经常提出大量浅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痛不痒、毫无意义,好像是促使学生活跃起来了,但并没有使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迸发出来。

如,有的教师在物理公开课上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等缺少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热热闹闹地作答,课堂气氛也看起来十分活跃。其实,这些问题成了教师“演戏剧本内容”,教师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按部就班进行表演,学生被牵着鼻子走。表面上是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质上问而无疑,没有触及到学生学习的灵魂,当然没有效果。这种互动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热闹闹的感觉之外,实质上是没有什么教学价值的。

上公开课时,要避免低级的互动,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问要有艺术性,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问题要有梯度和思考度,并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上台实质摩擦力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神奇的摩擦力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