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研究

2015-07-02汪亚男

科技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程化职业大学生

汪亚男

摘 要: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欠缺。 高校建立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途径,能够帮助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一些思路,使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字:职业生涯规划 全程化 制度化保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49-02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1.1 需要加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科学性的学科,它是个性化、长期化的过程,是人生规划中的一个子集。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从每个孩子未成年就开始入手,把孩子的成长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步入职场进行了衔接。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是为了应对就业难问题。一般采用在低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高年级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而且不能真正的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职业观、职业路径,更不用提实现具有长远意义的人生规划了。因此,我国高校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重新认识和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在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2 高校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制度化保障

高校的就业率关系到该校的口碑和招生,而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与否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一方面,行政部门服务制度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才能全面开展,但是高校各管理部门目前仍然只注重“管理”。高校应该制定相关制度,整合所有资源,使各职能部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服务,保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全面开展。另一方面,建立主动学习的机制。高校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认同要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尝试自我规划,但只有很少同学付诸实践并坚持下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大学生,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应试和学分。没有深切体会到“就业难”,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不强。对于作为教育主体并一直在致力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高校来说,需要建立约束机制,打造学生自主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的氛围,帮助学生长期坚持职业生涯规划,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的制度化保障。

1.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专业化

首先,教育内容比较笼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的教育,需要对不同背景、性格和专业的同学,在选择未来职业时进行具体的职业环境分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还比较粗浅,仍然停留在基础概念的传授、笼统的心理测试、简单职业环境介绍的层面,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分类教育,是无法满足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需求的。其次,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对指导教师的社会阅历、心理辅导、专业知识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指导教师给予专业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培训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很难给学生人生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加上大多数高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老师大多数是兼职,很显然不能够达到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育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对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专业的培训,并不断的为这些教师创造深入学习的机会,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专职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的核心力量。

1.4 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全方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需要高校经费才能运作。高校应该对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整体预算中给予充足的经费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及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使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但是,目前各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学校等级不同等不均衡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资金投入差别很大。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

2.1 强化个人生涯管理观念进行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将自我认知、职业发展与实践相结合,落实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在大学分阶段进行,使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终极目标相结合。要帮助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终生的职业目标的设定,从而找到在大学阶段他需要完成的“人生子计划”,以不同阶段为时间单元,将职业生涯渗透在每个大学阶段开展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制定了终生目标,也是暂时的,因为目标的设立和实践都是动态的过程,很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目标、实现手段等出现需要重新规划的情况。在人生规划每个阶段的实践中,都需要做充足的准备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建立终生服务机制来帮助该校正在学习阶段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2.2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需要制定大学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要把学生的学习、就业、成长成才等有机衔接起来。但是,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并不健全。高校应该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前期咨询、方向定位和实践指导等机构,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主动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尝试从制度建设方面下手,制定一些有助于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的制度和规定,“强制”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的角色中。例如: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建立教学评估体系来推动大学生主动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个阶段都与学分相结合,约束学生主动按照学校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管理的要求,循序渐进的在不同阶段,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运作之中,探索个体的职业生涯实践路径。

2.3 打造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平台

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多职能、完善而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一,校内建立专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室。在工作室内设置不同的部门,按照专业背景进行分工帮助大学生进行专项的职业生涯咨询和帮助。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还可以进行完整的培训课程的开发。例如: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象的特点、所处的学习阶段设立研究型、创业型、技术操作型等专业模块以及具体的职业生涯内容设计。其二,提高校企联合力度。目前发达国家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环节上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连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我国也可以采用网络化形式进行。高校在校内要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以创业、科研、实践为重心的职业规划工作实践基地建设。要按照分专业、分层次、分阶段为学生联系与学生未来行业、职务相匹配的单位进行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和工作环境。其三,充分整合学校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自我测评平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测试平台帮助不同性格、背景的同学设定终生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测试的平台,也可以帮助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同学,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随时进行测试,从而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实践方式。

2.4 加强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需要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这要求这些教师须拥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水平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一,提升专业知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还应该非常了解随时变化的国家相关政策,能够紧紧跟着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变化情况。第二,从事职业生涯指导的技能。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职业规划辅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分析预测能力和自主发展等能力。第三,教学相长,与时俱进。职业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之后,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全方位、宽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咨询帮助工作。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的提高自己的视野和专业指导技能和知识。

2.5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模式需要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性化,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不同。它需要每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对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四个方面和未来所处的职业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式,仍然和传统的就业工作指导工作类似。虽然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已经开展,也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有专职人员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中对不同专业、性格、价值观的学生提供符合个人需求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包括职业发展路径设计、精心进行职业方向性指导、搭建实践平台、为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增加职场实践的机会、全力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帮助等。

参考文献

[1] 张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14-115.

[2] 李若凝,程柯.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4):8-10.

[3] 贾相宇.加强就业指导教学促进大学生就业[J].黑龙江科学,2014(10):300.

猜你喜欢

全程化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