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活动

2015-07-02马春花

科技资讯 2015年4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翻译

马春花

摘 要:作为认知语用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的运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语用学,其对翻译活动也有很强的解释和指导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说明举例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从关联理论来看,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传达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关联理论 翻译 交际意图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243-02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widespread theories in cognitive pragmatics, Relevance Theory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in pragmatics, but it can also explain and guide trans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 explains the main ideas of Relevance Theory. The main ideas are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 is a process of giving information and making inference; communication involves both informative intention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in which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depend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ve contexts by both sides and the best releva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n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some ideas of Relevance Theory to explain some examples in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Relevance Theory,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nslation is to forge the strongest link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then convey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of the original writer.

Key Words:Cognitive pragmatics;Relevance Theory;Translation;Communicative purposes

作為一门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的产生最初是为了阐述并且修正Grice的会话理论,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包含双方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语言交际的成功必须依靠听者的推理才能得以实现。关联理论的原则试图解释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话语理解所涉及的多种语言现象。但是,随着关联理论的发展,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它的应用主要涉及话语分析、传媒话语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研究与言语幽默研究。其中,近年来,在关联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些翻译理论模式受西方的影响不断扩大,原因在于,若是将翻译活动看成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关联理论这一交际认知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便大大提升了。该文旨在探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

2 关联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丹·斯泊伯和英国语言学家迪尔·威尔逊,在她们所写著作《关联:交际和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关联理论。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2.1 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

关联理论提出了交际的两个特征:明示与推理。实际上,明示和推理是交际活动的两个方面,其不同在于它们的对象不同,一个是从说话者的角度,而另一个是从听话者的角度出发的。对于前者而言,交际是向对方发出信息进行明示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意图明白、准确地呈现出来;而对后者来说,交际又变成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也就是,根据说话者的明示行为,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以及周围环境,获取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不同的听话者对同一种明示行为与语言信息,会有不同的推理过程与结果。如:

女店员:我们要关门了。

这就是一个明示过程。对于同样的明示,不同的人则推理出不同的意图。作为顾客,他的推理会是尽快结账离开,而作为女店员的男朋友,他则推测出女朋友很快会结束工作,自己的等待会马上结束。

2.2 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

首先,区分一下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根据斯泊伯和威尔逊的观点,信息意图是说话者向交际对象表达或进一步表达一组信息的行为。而交际意图则是向听众和交际者相互显映交际者有该项信息意图[1]。

据此推断,交际的成功标志是实现交际意图,而信息意图能否被表达并得到实现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如:

学生:昨天上课时,我正发烧呢。

老师:原来如此。

这里此话的信息意图是昨天上课时,学生正在发高烧,而交际意图是学生向老师传达她上课发烧这一想法,并为上课缺席而致歉。设想老师确实了解了学生此话的交际意图,但并不相信学生是发烧而导致缺席,这时只有交际意图得到实现,而信息意图没有得到传达。因此,交际的成功在于交际意图的实现,而信息意图是否实现并不太重要。

2.3 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

一个人的认知语境是指一系列对其明示的事实,这些事实包含诸多。而互明是指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达到让对方明白的境地,并推动交际活动的成功实现。

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是一种语境假设,与语境效果、推理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效果好,听者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相对较小,而所建立的关联性相对就强,反之则弱。要想交际成功,听者就必须从说话者那里找到与语境的关联性,强烈的关联性能帮助听话者取得很好的语境效果,从而容易地推测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成功实现交际。

3 关联理论与翻译活动

关联理论的出现虽然以语用学为基础,但却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2],它给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莫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3]。根据关联理论,我们不妨将翻译定义为不同语言间的明示——推理的活动。翻译也具备自身的信息表达意图以及最终的交际表达意图。有些翻译,虽然字面上的意义是一种解释,但实际需要透过字面意义,翻译出源语所承载的深层次含义。而原作者和译者也是处于某些共有的认知环境中,译者的认知能力包含他在多大程度上与原作者的认知能力达到契合与知识共享,而这也决定了他对原文的理解度。从交际意图成功实现的目的出发,译者需要考虑的是,原作者的认知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并共享。

3.1 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必须致力于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尤其是交际意图的传达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翻译是交际的。一方面,译者需要对源语进行以语境为大的参照环境的信息查漏补缺,获取交际意图;另一方面需要对译语进行以读者为中心的语用充实与顺应,传达交际意图。如:

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 was no more than a Judas kiss.

人们认为他在那种场合的表演不过是犹大之吻,居心险恶。

根据圣经,犹大背叛了他的朋友和老师:他親吻了耶稣,所以敌人才分辨出来谁是耶稣,然后逮捕了耶稣。但是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人是不明白什么是“犹大之吻”的,所以在翻译时,译文用了增补法对原作者的意图进行了翻译。

The three men sat down facing each other.

三个人品字式坐下。

汉字是象形文字,“品字式”十分形象描写出三个人的座位情况。译者采取意译的手法,没有直译为“三个人分别面对面”,这种处理就只是表达出作者的交际意图,而没有拘泥于直译的信息意图的表达。

John eats like a pig.

约翰吃的很多/约翰吃相不雅。

无论是在英语文化或汉语文化中,这句话都有很多种理解,例如“约翰吃很多”或者“约翰的吃相不雅”等等。这时,译者需要对上下文语境进行思考,进行选择性的意译,传达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将“您吃了吗?”译为“How are you?”同样是对原作者意图的传达。因此,翻译时,应依据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对译文做出增译,意译,转译等改变,以使读者明白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保证这个言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3.2 翻译的成功以原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语境互明为前提

关联理论产生前,翻译一直被看作是原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元”过程。但是,这种二元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过程。根据关联理论,人们相互理解靠的是一种“互明”,只有实现了交际双方的互明,交际才能获得成功。那么翻译能否成功,必将取决于原作者与译者之间、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明示——推理活动能否获得成功。

Mother: I'm sorry to hear that Jerry broke your window.

Neighbor: Oh, he is only a child.

妈妈:很抱歉杰瑞打破了你家窗户。

邻居:他还只是个孩子。

显然,邻居的回答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远远超过其字面意思。完整的意思应该为“杰瑞打破了我家的窗户玻璃,但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因此我不介意,你也不必过分责怪他”。在中国文化里,该句有对等的语用含义。译文读者和原作者的认知环境是一样的,因此可直译为“他只是个孩子”。作为中国读者,一样能领会其真正的意义。

但是,由于认知环境的差异,译文读者更多的时候不能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所以这时译者就要首先寻找语境关联,领会作者意图。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翻译使译文读者保持与原作者一样的认知环境。如:

鱼米之乡

land of milk and honey

3.3 建立源语与目的语的最佳关联才能取得最好的翻译效果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过程。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中,译者的翻译只是一种中间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一方面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则要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如:

偷鸡不成蚀把米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

在此例中,如果对原文进行直译为“去偷羊毛,回家时反被剃了光头”,语境效果会很差,译文读者进行推理时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关联性小。但是,译文则达到了最佳关联,译文读者会花费少量的推理努力,领会到其幽默效果,同时获取其内在涵义。

4 结语

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在本质上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同时扮演了读者和交际者两个角色。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的目的是使目的语读者能找到译文与之认知环境间的最佳关联[4]。

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的正确评估。翻译方法及策略应不拘一格,只要能在当时的交际语境中有效地传达原文意图,能够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产生最大关联,任何方法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Wiley-Blackwell,1995.

[2] Dawkins Richard.The Selfish Gen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1999(3):276-295.

[4] 刘千凤.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原则[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52-55.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翻译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