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07-02张素梅
张素梅
【摘 要】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从高校教学方式和课程改革、政府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力度、构建考核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87-0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一种以学校和企业为基础,以学生为培养中心,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相关设备培养人才的模式。企业主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培养,学校主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和相关的旅游企业是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评价的主体,两个主体发挥自我的作用,培养的人才其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从传统的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加以改进提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类的作坊式运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企业的大规模专业化已经成为生产主体,在这种前景下,社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大。传统的学徒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训的效率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的大范围的需求,进而使得学校的职业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不能达到学校和社会的要求,这也使得社会和高校加强了对人才教育制度和方式的研究。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代学徒制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企业师傅和学校的老师共同传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性的现代化人才。现代学徒制充分结合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又把企业纳入教学主体中,使得学校能够对学生的培养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对教育模式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目前,一些高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专业安排不同的实习时间,有的先让学生去企业实习,然后回来交替地学习,把企业和学校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有些企业和学校制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制度,提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还比较生疏,相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转换上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参照,半工半读制度的不规范,这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面临着难题。
(二)企业对学生的管理问题。高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管理也是面临的难题之一。管理措施的不完善、管理针对性不强、管理对象适用性不高,这些都是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高校学生到企业中去,学生还没有适应从校园环境到企业环境的转变,使得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难以管理,给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难度。而且企业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与高校的关系恶化,进而终结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三)教育政策因素制约。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广,需要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在欧美地区及一些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都有相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如在美国的现代学徒制中,企业和学校受到立法和制度的制约,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更好地实行。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对高校与企业的监管和促进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提出的相关政策措施太宽泛,缺乏强制性,不能适用于如今的教学体制,导致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存在诸多障碍。
(四)经费问题。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中实习的经费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与学校合作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高校学生给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不高,导致与学校合作的企业逐渐减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经费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经费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阻碍。
三、对策
(一)高校教学方式和课程的改革。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教育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填充式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力较差。高校在制定教学任务中,以必修课为主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任务,这种课程设计不灵活,造成学生不能够自主地对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进行安排。目前高校高水平的教师招聘困难,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呆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实施。高校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加大对综合教师的招聘力度,对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完善,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的教育制度,对课程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选择性学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教学,这样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习的内容不再满足于教材,可以让学生综合地发挥发散性的联想思维,相互之间讨论,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对高校学生的整体影响,促进更多的企业与高校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二)为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经费保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多方面提供保障。主要是资金保障和政府制度的保障。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和在企业中实习的费用都是需要考虑的。企业中指导的师傅不仅要完成企业日常的业务安排,同时还要对来企的高校学生进行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帮助高校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进行学习评估。大多数情况下师傅要带多人培训,这就使得师傅任务过重,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经费也就不可缺少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费的保障是占主要地位的。政府应该针对这种情况成立有关的服务部门,鼓励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好地合作,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益提高,从而减轻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的经费消耗,学校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学生进入企业特定的生产环节,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创造自身的价值。为了保障现代学徒制在社会上顺利地实施下去,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人员到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进行宣传,进入企业对这种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中来。
(三)政府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力度。为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为学校和企业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并且针对性地制定有关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有效进行。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校的鼓励和促进,在企业和高校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对高校的教学制度进行专业性的帮助,对资金方面进行补助,确保人才培养计划顺利进行。政府应该综合考虑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选择一些试点,加大关注力度和鼓励措施,使得高校和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有些高校尽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还是出现学校专业比较热门但没有企业愿意与其合作的情况,使得现代学徒制难以推广下去。政府应建立有关的实习平台中介系统,帮助高校和企业增加接触途径,使得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更好地搭建合作的平台,推广现代学徒制,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政府可以加大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宣传,让企业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好处,主动积极地与高校进行合作。
(四)构建考核评价体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先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企业的满意度、学生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进度。绩效考核主要是评价和观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有关情况的直观表现和参照。针对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观点和表现形式等特性,规范性地成立由企业、学校领导和专业老师组成的监督小组,制定有关的考核体系,科学有效地实行,观察效果,根据推行过后的一些不足进行修改,并按照相关的教学体系对教学管理、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由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和社会经验不足,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企业应针对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评价体制,在高校学生刚进入企业时由企业师傅带领学生到各部门参观,讲授各工作岗位的任务与职责,熟悉企业环境,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得实习高校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工作的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推广是很有必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与企业的师傅进行交流,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接受知识的范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兰.中国学徒制研究——需求与原因分析[J].职教论坛,2014(31)
[2]佚名.“现代学徒制”还有多少路要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3)
[3]李冬梅.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
[4]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 消费导刊,2013 (4)
[6]黄享苟,陈卓,郭自灿.新世纪以来学徒制研究综述[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责编 吴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