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力则学文
2015-07-02杜霞
杜霞
“有余力,则学文”出自《弟子规·总叙》,其源头则须追溯到《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也正是在《论语》经典教义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引申,列述弟子居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原则与规范。该文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全篇在“总叙”之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共有360句、1 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虽短短千余字,却精要地阐明了洒扫、应对、进退之礼,成为近代以来童蒙养正的经典。
《弟子规》开篇,即依托《论语·学而篇》中的教义,向弟子们发出了倡导—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那么,何谓“有余力”?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有“余力”之后,才“学文”呢?
这里就关涉教育的次第问题。古人教育重视循序渐进,强调德行的养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友爱弟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笃守信用。进而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平等友爱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而对有学问道德之人,则要主动地去亲近,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所有这些,都是立身行事的根本,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由此可见,这里的“有余力”,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养成基础之上的。在儒家看来,学问的根本,在于培养孝悌仁爱之心。一个人,文采斐然、知识渊博、技艺娴熟固然好,但如果缺失了做人之道,还是没有真正抓住学问之本。《弟子规》倡导德才兼备,但“德”是首要和根本,立德方能树人,培德方能启智,正所谓“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故《弟子规》前面的六门主课侧重的是“德”,之后的一门辅修功课则关乎的是“才”,即才艺的习得,而在才艺和书本知识的习得中,也尤为强调“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倡导知行合一,注重对圣贤之道的践行,从而去除偏见,辨明道理,不做浮夸虚华、愚痴冥顽的伪君子。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②—这正是对德与才辩证关系的精辟阐释,而对比当下教育中“唯知识技能论”的倾向,就可以看出后者舍本逐末的弊端。
前不久,网上出现了关于《弟子规》是不是“精神雾霾”的讨论,持“雾霾论”者认为《弟子规》是刻板的教训规范,有愚忠愚孝的嫌疑,不利于孩子成长为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公民。对此,学者邵建撰文质疑:“莫非自由就排斥规矩,规矩就妨害独立?这是让人看不懂的逻辑。有道是仁者无畏,‘言不讳,色不媚,这是不是独立?一个人在贫富之间应该‘勿谄富,勿骄贫,这是教人为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难道是封建糟
粕?[1]”
考察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否合理妥当,应看其是否合乎人性,是否激发了个体生命内在的生长,是否促进了人类族群整体的发展。以《论语》为依托的《弟子规》自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中华几千年的生存智慧和教育思想的积淀,当社会上一些人将“任性”推崇为“个性”,将“粗鄙”理解为“豪迈”,将“失序”夸饰为“自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认清教育的根本和主旨,重新呼唤那种诚意正心、有礼有节、慎终追远的君子之德—这也正是“有余力,则学文”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邵建.精神雾霾还是精神食粮?[N].都市时报数字版,2015-03-23.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