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015-07-01高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阅读技巧英语教学

高嵩

摘要:英语一直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国内的英语教材材料多选取自文学作品,通过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也提高了其英语综合技能。在这个背景下,首先从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国内有关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几种主要的英语文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最后探讨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技巧的不断发展和衍化对国内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加深了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英语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由点及面,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互动性更强。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技巧;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16302

一、 国内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现状

1.阅读教学模式应试化

中国目前的教育依然是学习为了升学,即应试教育。教师在指导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以教材为中心,由于教材中往往是摘选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只侧重单词、语法、句子的分析以及章篇的翻译,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程度,忽略了阅读作品所需的灵活技巧,因此,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感到英语文学的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习内容晦涩难懂,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教师对英语文学认识不深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政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是不同时期作家对社会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沉淀,具备高水平的文学鉴赏力。但是,现在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成绩至上,并且存在重科学轻人文的观念倾向,缺乏对文学的深层理解,在课堂上仅照本宣科地讲文化,较少传授有关文学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只是就材料内容论英语学习,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中国有很多不同等级的英语水平测试,需学生掌握相应的词汇量。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词汇量欠缺,往往一边查词一边进行阅读,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对英语文学的阅读更多地关注单词的理解,忽略段落、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支离破碎,造成的结果是词不达意,对文学作品理解产生偏差。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传统模式的禁锢,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也太过死板,过于依赖老师所传授的有关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对不同类别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只是生搬硬套,大大影响自身英语语感的培养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造成阅读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二、英语文学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英语和汉语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会觉得难以理解。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则会使学生在阅读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英语教学中所应用的常见且有效的阅读技巧做简要介绍。

1.精读(intensive reading)

所谓的精读就是认真阅读英语文章。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预设几个和文章相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一般也是遵循文章的逻辑思路。比如让学生阅读文章后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快速地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致所述内容,然后再根据文章中出现的结构性词语,如however,but, then等词语,在细致的揣摩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过程中抓住文章中的细节部分,理清文章思路,达到真正理解文章的效果[1]。因此,该阅读技巧主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2.泛读(extensive reading)

泛读,顾名思义,广泛地阅读。影响阅读的关键性因素莫过于学生的词汇量。因此,只是通过课堂上词汇的学习远远不够,学生无法很好地消化那些英语文学作品,因此,需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大知识面。泛读的阅读技巧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即可。泛读可分为两种常见的阅读形式:快读(skimming)和查读(scanning)。快读要求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浏览全文,只需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获取主要信息,同时也巩固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增强英语语感。这种阅读技巧更多地带有趣味性,少了课堂上有关语法和句子结构分析等枯燥的语言学习[2]。查读则是带有目的性的快速阅读,无须阅读全文,往往是针对给定的关键信息,找出相应的资料和细节,如查词典、阅读节目单、电话号码或产品目录时,都需要运用这种技巧,所以查读更实用于生活。

3.预测(calculative reading)

此阅读技巧的运用是建立在具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一篇文学作品具有严密逻辑结构,借助文章标题、段首和段尾都可预知文章的大致内容。具体而言,根据文章的标题和配图,结合已有的知识,就可大概推断出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浏览文章的句子结构和生词量,可估计出文章的难易度[3]。因此,结合阅读前的预知和阅读中的预测,可简要推断出文章的大致内容。此阅读技巧非常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在各种考试中较为常用。

三、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首先,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促进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里蕴藏着丰富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能够丰富他们的语言文化知识,是英语学习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文化资料库,在阅读中他们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去思考、反思,在阅读中成长[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搜集和整理与文章有关的材料,比如,文学作品创作时该国家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态、作家一生的经历、该作品的问世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不同英语国家的人文、社会、宗教和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的内容,增加或纠正对不同民族的客观感知和直观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反过来影响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关注度,从而增加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趣。

其次,英语文学作品包含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采用简单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技巧。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授英语文学作品时,往往会给学生传授该作品创作时是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使学生们对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有认同感[5]。更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现已在全国开设英语精读课和泛读课,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英语文学的理论素养和欣赏水平。

最后,课堂互动性增强。现在的英语教学内容已不再拘泥于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分析,更注重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具有互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具体而言,在学习有关名著作品时,教师会让学生阅读的时候大声朗读;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罗列出该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将作品中的优美句子摘抄下来等,通过这些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听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在对剧本、诗歌等英语体裁赏析时,教师会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英语教学应加大力度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更加互动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量翻阅课外英语文学作品,积累语言能力。教师在指导精读的时候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灵活运用阅读技巧,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同时,利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审美阅读能力和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及思想,便于形成一套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学思潮的掌握,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温景惠.探析英语阅读技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6):197—216.

[2]任怡平.大学英语阅读技巧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3):147—148.

[3]温宏社.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及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J].芒种,2013,(434):155—156.

[4]葛梁.英美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36):137.

[5]Collie J& Slater S. Literature in language Classtoom. A Resource Book of Idea and Ideas and Acticities Cambridge CUP,1987.

猜你喜欢

阅读技巧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