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2015-07-01张晋
张晋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民办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党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学生基层党建一体化建设模式的经验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9602
第二十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党支部建设,增设党员队伍活力,抓党建带群建,夯实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组织基础(赵乐际在第二十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10日)。这对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14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542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领域,在这一领域里继续创新与实践,是促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需求。
一、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学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的前提
首先,民办高校党组织设置是由民办高校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可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引领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因而,《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明确要求:“民办高校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党团组织。民办高校党组织应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民办高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2007年2月10日)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影响党在民办高校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其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直接决定党的政治核心作用能否发挥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作用是政治核心,这一点有别于公办高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在学校党的建设、德育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中起到领导作用,必须有结构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支撑和载体。民办高校党委要保证政治核心作用以及自身功能有效发挥,党委必须积极开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制,要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特别是二级学院的党总支、党支部、各级团学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基层组织的完善和正常有效地运转,党的作用发挥就无从谈起。
2.学生党的基层组织是民办高校和谐稳定的保证
校园的和谐稳定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就谈不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保持校园和谐稳定已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任务。然而,与公办高校相比,由于在办学体制、学生特点、师生背景复杂等方面的特性,使得民办高校面临更加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民办高校对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消化能力、承受能力和抵抗能力方面都远远弱于公办高校。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和团结各方面的积极力量,民办高校才能化解和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学生党员发展困难。民办高校中高职院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高职院校的学生学制一般两到三年。一名高职学生至少要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教育培养考察才能发展。即使从刚入学就递交入党申请书,按照党员组织发展程序,至少也要到二年级下半年才能被党组织发展为预备党员。同时,由于高职学生本身整体素质与本科学生有一定差距,也增加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难度。
第二,普遍存在两个“误区”,给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带来困难。从办学定位和教师角度来看,尽管各民办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大多数民办高校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来定位的。这种办学定位比较实事求是地反映出目前民办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只要教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达到了目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就能够顺利毕业,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认识模糊不清,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可有可无。这是误区之一。从家长和学生角度上看,由于民办高校的学费相对较高,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度关注高学费带来的高期望值,认为高学费对应高学历、高技能,过度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忽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修养。这是误区之二。这两大“误区”,给民办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因为,对大学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如何争做合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早日加入党组织等内容,不仅仅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没有强大的、有效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保证,学生党建工作很难有效地进行。
第三,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增加了民办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难度。《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民办高校大多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在高校发展管理中虽然起到政治核心的作用,但并不处于领导和决策地位,这使得党建工作受到领导决策层的制约,导致个别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开展。这种制约性造成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不顺畅,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制度政策上的难度。同时,由于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具有“小机关、大学校”“在职少、聘请多,专职少、兼职多”的特点,这既是民办高校的一个办学优势,同时也给民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民办高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
1.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合并,构建一体化的组织结构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党委经过缜密研究,将按对象群体纵向组建的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合并,以专业为依托纵向设置党支部,提出横向设置“专业党支部”,实行“校党委—系党总支—专业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体制。在新设置的专业党支部群体中,不仅专业教师党员、辅导员、学生党员同在一个支部,而且高年级、低年级党员也同在一个支部,这些错落有致的群体具有相同的工作环境、相近的专业背景,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并且具备了在行为思想上互相监督,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学习的新功能,促进了教与学,互帮互助,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2.成立专业教育管理团队及专业党支部,构建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
为了与学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相呼应,学校党委打破原有的“系—教研室”的基层教学单位结构,构建了以专业为基本教育单位的管理模式,成立专业教育管理团队及专业党支部,将专业教师、辅导员融为一体,由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团队主任,主管包括学生管理在内的全面工作;由辅导员担任专业团队副主任,兼任专业党支部书记,主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这种制度性的设计使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同时也使辅导员要思考和关注专业教育,使得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都对对方的工作更加理解,无形中实现了无缝沟通,实现专业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
3.推进素质教育项目化,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学校党委结合学院的办学目标,经过充分调查与论证,按照“大规模、高参与、软素质、分组式、专业性、自组织”的原则,建立了学生素质教育八大能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项目化工作。目前已形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素质教育项目示范群,保证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学生对素质教育项目的不同需求;还将素质教育项目学分化,纳入到必修学分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参加素质教育项目活动获得相应学分,否则无法毕业。
素质教育项目按级别划分为学校级、系级和专业团队级三个级别,分布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各个学期,并按照基本素质到专业素质来设计和安排,保证学生在每年都能参加素质教育的项目活动。素质教育项目按内容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类、人文修养素质类、职业能力素质类、创新实践素质类和文体活动素质类五大类,学生参加的项目必须涵盖五大类的内容。
素质教育项目包括必选类和选修类,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所有的必选项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选择选修项目。学生毕业时必须完成专业素质教育方案要求的素质教育项目。目前,通过创新及改造原有的精品学生活动,学校已经建立了包括校、系、专业团队共36个精品项目为骨架的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