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项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5-07-01申永东
申永东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和生源的特殊性,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背景,亟需探索推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基于此,总结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学风教育)的工作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三项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9103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一直以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秉承“公平、主动、细心”的理念,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学风教育),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道德需求、学习需求、生活需求,促进学生适应“四个新一代”的发展要求。
一、内外因素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学生优缺点明显1.内部环境对学生思想现状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是知识层次和文化素质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年轻充满活力,思想学习上趋于务实,有较强的竞争意识等。就学院来说,已经形成了广东学生多、城市家庭多、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多“四多”现象。他们整体表现出思想比较活跃、敢于挑战自我、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有很强的自主性、创新能力强、收集信息多、知识更新快、兴趣广泛、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强、生活定位强、社会生活能力强等明显特点。但同时,他们也显现出政治观念模糊、价值观念偏向自我,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力、心理问题增多等较为明显的弱点。
2.外部环境对学生思想现状的影响
在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从而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阻碍。具体而言,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为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了他们无限多的关照,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甚至无底线地满足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这种溺爱给学生带来了高度的优越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挫折承受力。第二,学校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都在不断地提高办学规模、扩大招生数量、更新教学设备,但由于受教师资源不足、教学理念落后等教学软件的限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远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进步和学生的要求。此外,当前的大部分高等院校都比较重功利化,更多地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作为自己的培养理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开放化的新世纪,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不良思想和诱惑,并逐渐涌入到大学生头脑之中,不断地摧残着大学生原本纯净的心灵。如贪污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三项教育”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着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具有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大学生身心同发展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思维模式之时,经常出现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前和大学之后两种心理所存在的极度反差更是容易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总是把大学生活想象得特别美好,认为一旦进入到大学就能够事事如愿,但现实总是与理想存有差距的,当学生面对真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个很大的落差,若不进行及时的调整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相比于中学而言,大学校园里所涉及到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校园环境也渐趋社会化,这会使一些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感到不适,不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因此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也在警醒着我们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培养自觉、果断、坚韧、勇敢、理智、自制等意志品质,养成宽容、信任、友爱、诚恳、谦虚、尊敬、忍让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培养自己协调、完整、统一的人格,成为一个真正能迎接时代各种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
2.开展养成教育,拓宽大学生综合素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也不再是共性特征非常明显的精英群体,而是逐渐发展为一种价值取向多元化、个性化、素质层次复杂化的社会群体,因此而导致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且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较差,生活中缺乏自信等。面对上述学生构成特点和现象,如果大学教育者仍然以过去传统、统一的精英教育管理思维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则是很难培养出能够胜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的。要想使这群充满个性特点的大学生成长成人才,则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其施以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严格的纪律约束,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习惯性的引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由此可见,开展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提高行为规范能力和生存能力。它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体大学教育的成败。
3.开展学风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自律
作为高等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知识文化修养的累积,也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从目前学院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严以自律,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自觉地学习、掌握文化知识。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习惯不好,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沉迷网吧。对于以“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为办学定位的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来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乃是发展与否的关键,而这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学风建设来保障。学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院能否提高培养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更关系到学院能否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风建设关系到学院发展。良好的学风是长期沉淀的结果,学风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院应该在发展初期就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因此,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积极的氛围和风气,养成优良的学风,促进校园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的建立,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努力使“三项教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1.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第一,建章建制,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管理。目前,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制定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网络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规划和近5年的发展计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互助培训与实施计划》《朋辈心理辅导员选拔培训计划》《心理疾病学生危机干预流程》等制度、计划和章程。第二,建立心理档案,做好心理测评工作。教育部明确规定将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入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学院自从2006级学生开始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了第一手心理健康档案。同时,连续多年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开展“相亲相爱一家人”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针对普查关注对象,要建立后访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第三,积极组织心理文化月、5.25心理文化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活动,定期面向全院师生开展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有序性心理健康活动。几年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始终坚持在秋季学期开展心理文化月活动,在春季学期开展5.25心理文化周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如心理文化月活动期间,现场心理咨询与测试、校园心理情景剧、主题征文、心理游戏设计大赛、主题班会、心理电影播放等形式新颖、参与面广的活动,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了对心理知识的理解,为同学们的学习、择业、生活等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此外,5.25网站的开通,有利于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主动性和及时性,也能够使同学们更加便捷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寻求及时的心理援助。第四,要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从上而下、从点到面建立一个横纵交叉的系统。通过建立系主任担任站长的各系二级辅导站,聘任辅导员、班主任担任心理兼职老师,成立心理协会及各系分会,选派班级心理联络员,已经形成了学院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同时,要做好他们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信息反馈,掌握重点关注的学生信息,适时启动危机干预程序。第五,要注重拓宽渠道,开展综合服务。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继续实行咨询老师每日值班制度;培养兼职心理辅导员,有效实施师生互助计划;培养朋辈咨询员,加强大学生心理协会和各系心理协会业务能力培养;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掌握基本心理预防知识;利用好已经搭建的合作平台,如珠海市金睿心理咨询中心、珠海市红旗医院精神科等,切实发挥实际作用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干预和解决与治疗提供有力保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授课范围,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用其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组织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要注重以新颖的活动方式,融寓教于乐于一体,通过团体活动启发同学们的创意和心理潜能,从而达到强化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2.运用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基础文明素质的提高
第一,尊重学生个人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习惯的关键是个人主体性的发挥,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只有被个人接受才能在习惯养成进程中发挥作用。因此,不能一味地强调遵守、服从,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要多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不仅有利于制度的完善,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学院团委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风气,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提高。第二,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富有成效的新形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基础文明素质的提高,引导和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自觉成才。在院团委牵头组织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中,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全面动员、层层发动,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明修身优秀电影作品展播”“大学生文明之星”评比活动、“文明标语海报设计大赛”等,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崇尚个性发展的群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以及积极有为的学习环境所能发挥的效果,优于刻板刚性的制度的他律作用。第三,养成教育要兼顾严格制度与人本管理。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以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养成教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是运用规章制度去管理规范受教育者的过程,它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起点,并以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协调、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最终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的习惯。目前,学生处经过调研,针对加强学生思想修养、身心健康,卫生、安全和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内容,制定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对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开展养成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正在有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养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仅要统一思想,且要确保计划的系统性、有序性,临时性、突击性安排只能打乱教育的有序性,使学生所受的教育零乱、不完全、不系统,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四、要将养成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制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日常行为,把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寝室、教室,了解学生思想、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文化素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引导学生从日常行为操守开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提倡健康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从近期开展的养成教育活动来看,各系已深入将教育内容落实到班级,如安全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召开班会、团支部会议讨论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3.运用学风教育,改善学生管理,以管理促学风
第一,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形成至少应该包括教师课堂督导、班主任教育引导、辅导员日常管理、毕业就业压力转化和考试强制作用五个方面,只有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效的联动系统,环环相扣,才能共同推动学风建设活动。第二,加强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也就是依法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树立依法治校。学生必须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仅就学风建设来说,严肃考风考纪极其重要,在近几年毕业生清考过程中,学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严肃考试纪律,坚持评分标准,多名学生因清考不及格或选修学分不够不能毕业,在考试强制作用这一环节,开了好头。第三,要加强学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选拔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好、有奉献精神的同学担任干部。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干部要进行严肃教育,甚至进行重新选举;学生入党标准要严把成绩关。第四,优化校园文化,以环境育学风。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接受熏陶和激励,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920212.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