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朝鲜族学生重文轻理现象的调查

2015-07-01李圣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李圣姬

摘要:上世纪朝鲜族学校培养出了大量高精尖人才,他们大多为理工科出身,分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近年来,朝鲜族高中理科生数急剧下降至不到三分之一。基于此,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调研挖掘该现象背后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学校设施三方面剖析当前朝鲜族学校教学情况;围绕教研室及教研员分布情况分析朝鲜族理科教研现状。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朝鲜族教育;重文轻理;理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75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6502

作为中华大家庭的少数民族,朝鲜族历来以重视子女教育、平均文化程度最高、最早扫除青壮年文盲而闻名。黑龙江省的朝鲜族学校在五六十年代和恢复高考初期培养了大批国家级高精尖人才。他们分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医疗和科技等重要领域,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高精尖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他们都是理、工科出身,是以突出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考取高等学校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导致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朝鲜族学校的学生从畏惧学习理科到放弃学习理科,选择相对容易的文科进行学习,进而使得朝鲜族学校的高考生中,文科生和理科生比例出现严重的倾斜和倒挂。近年来,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致到了2012年,理科考生仅占考生数的26%,甚至部分朝鲜族学校高中完全没有理科考生。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1问题的提出

从朝鲜族学校学生参加高考的历史看,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朝鲜族学校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使用汉语文答卷,如果用本民族语言答卷只能报考延边大学。因此这个时期的朝鲜族学校的考生都是以绝对优势的理科成绩考入大学的。如笔者熟悉的一位老校长在六十年代初以语文5分(据她说是因为语文是空白卷,给的是安慰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

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朝鲜族学校的考生可以使用翻译成朝文的全国大学统一入学考试题,并可用本民族语言答卷。这种高考模式使朝鲜族学校的考生在高考中获得了相对较多的利益,使朝鲜族考生和家长充分感受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朝鲜族的居住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朝鲜族人口的大流动。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朝鲜族同胞纷纷离开家乡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朝鲜族聚居区逐渐解体。再加上电视传媒普遍进入百姓家庭,朝鲜族学生自幼缺少学习本民族语言环境,孩子们到朝鲜族学校后学习本民族语言成了最大的困难和挑战。语言上的障碍直接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本来难以理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再让学生学习用相应的朝语文科学术语学习这些学科就更难以理解消化,因此在高考中即使有朝语文对照卷,理科生并没有在高考中得到实惠。

2朝鲜族学校理科教学的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省内部分朝鲜族学校的校长、理科教师及部分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听课、走访、座谈。

2.1全省朝鲜族学校教学现状

(1)学生状况:朝鲜族学校的学生的结构有三个特点:

一是随着朝鲜族学生的父母到沿海城市或出国打工挣钱,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据调查,朝鲜族学生单亲或双亲不在身边的学生数达80%以上。他们有的居住在祖辈家中,有的寄居在亲属或者是教师家中,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的温暖和监督,无论从学习习惯还是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的动力。

二是随着朝鲜族基础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初中升入高中时除极少数学生是自己放弃读高中,基本上99%的朝鲜族学生都能上自己喜欢的高中。中考压力不大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相差非常大,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入学分最高和最低成绩相差近200分。

三是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用语。散居地区的学生和聚居地区的混合以后,学生的朝、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少数散居地区的学生汉语水平相当高,且初中基本也是用汉语版本教材,并用汉语授课。而大部分聚居地区学生使用的教材和教学用语以朝鲜语为主。但由于现在发行的教学辅助用书和高考指导材料基本都是汉文版,因此朝鲜族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高中阶段都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文版教材。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聚居地区的学生由于其物理、化学和生物中的许多学科专业术语在初中阶段用朝文学习的,到高中再用汉语学习这些术语,无疑使他们对理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个学科产生了强烈的畏惧心理,到高二干脆就学文科了。

(2)教师状况:许多朝鲜族学校的理科教师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教师数量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教师教一个年级,有的甚至跨年级进行授课,这样很难开展新课程所提倡的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教学及资源共享。由于教师的匮乏导致理科教师出去学习或参加省、市教研活动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参加教研活动意味着要停课。大部分教师是自己摸索着教学,因此极大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老龄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面对着老教师的退休,新教师得不到及时补充。由于朝鲜族大学生数量本来就少再加上多年的朝鲜族学校重文轻理,导致朝鲜族学校想补充朝鲜族青年理科教师都没有来源,只能吸收汉族青年教师,这样朝鲜族学校的理科教学用语越来越趋于用汉语授课。

(3)实验室状况:理科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活动,理科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对理科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各级部门对教育的重视,民族学校的实验室从环境到设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演示实验率和分组实验率有了明显提高,有些学校把许多课外实验都拿到学校来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

2.2全省朝鲜族理科教学研究机构和人员情况

随着民族教育行政管理的薄弱,朝鲜族教研机构更加弱化和边缘化,使得民族教育事业无论从民族教育政策的落实、业务指导和教师培训都得不到很好落实。突出表现为省、市、县三级民族教育机构的不健全直接导致省、市、县教师进修院校民族教研机构的不健全和力量薄弱。如:齐齐哈尔和佳木斯教育研究院取消了民族教研部,教研人员归到中教部,他们的职责是兼管民族教研,严重影响了朝鲜族学校的学科教学指导。

教研机构的不健全,导致民族教研人员的不足和严重老化。理科教研人员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全省理科教研员的情况是:省教育学院理科教研员一位,负责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及信息技术等;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各一位理科教研员,其职能与省级教研员一样;佳木斯市有2位理科教研员,县级仅有一位理科教研员。

3解决朝鲜族学生理科学习困难的有效对策

要解决朝鲜族学校学生重文轻理的问题,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的理科教师三方一起抓,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加强理科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3.1根据朝鲜学生的生存特点,组织学习小组

由于80%以上的朝鲜族学生没有父母陪伴,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人监管。许多学生因为寄居在别人家,常常感到孤独、悲观,根本感受不到亲人尤其是父母的疼爱,养成了散漫、上课溜号、追求物质生活的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根据这一情况,老师可以组织课余学习小组,使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小组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依托,在心理上认同学习并不是个别行为,而是一个小集体的共同事物,确确实实在小组里能有讨论和发言的机会,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

3.2理科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对策

教师除了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要教会学生理科特有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习好的学生学习更好,学习底子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克服理科学习困难是朝鲜族学校教师和教研员探索的主要问题。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最大化的实验教学。朝鲜族学校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学生数少,因此能做分组实验的绝不做演示实验,让学生们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根据朝鲜族学校录取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开学初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摸底,还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摸底。因为一个班的学生成绩相差200多分的情况有;初中用朝文版教材,用朝文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学生也有。针对这一情况高中理科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最好的做法是,开学初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把相应学科的初中知识补一下,然后再进行高中课的教学。此方法有些老师已经做了尝试,效果比较不错。

在具体问题的细节上,教师要给予客观明确的批改和评价,要用善解人意、理解宽容的态度一视同仁地进行评价。

3.3呼吁各级政府强化民族教育的行政管理,健全各级理科教研员队伍

总之,黑龙江省朝鲜族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理科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学生期望在理科学习中提高效率,获得兴趣,期望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此做一番研究、探讨和实践,不断完善我省朝鲜族教育,尤其是完善朝鲜族学校的理科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