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
2015-07-01王宁宁
王宁宁
摘要:学校教育下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师生转变角色,教师侧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策略,学生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教学方式。从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方法、课堂环境出发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推进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4402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上的“坚持学”[1]。从严格意义上讲,学校课堂教学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而是通过教师转变角色、学生调整知识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教师转变角色推进自主学习
教师在自主学习中扮演着多面角色。提供咨询者、动力维护者、动机激发者、培训者、评价者、制定计划者、监督者[2]。
首先教师是向导。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基础和方向,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各自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水平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主要为积极的,站在支持的立场,注意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点拨、指导。
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另一角色是监督员。自主学习中学生会根据个人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等自我调控,但教师的干预仍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及时准确地分析学习活动的效果、进度,并做出积极的修正方案。自主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突出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各个阶段具体内容、效果、投入的判断检测。
自主学习下,教师的角色更像是朋友,师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关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还是要控制,因为学生完全摆脱教师控制的学习就演变为自学了。教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针对其性格、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目标等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就像是社区的某一个人去拜访一位老朋友。
二、学生调整知识观适应自主学习
奥德曼(Alderman, 1999)认为自主学习者应具备如下特征:对学业成败准确归因;学习自信心;努力就会不断成功的信念;有效的学习目标;筹谋未来;充足的学习策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然而这些特征都需要社会、家长、教师去塑造、培养、挖掘。从学生自身而言,就要从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开始。
学生要真正理解自主学习,自愿展开自主学习,就要调整知识观,从过去的“旁观者知识观”向“参与者知识观”转变。在旁观者知识维度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他们自己没有被考虑进来。“参与者知识观提升了认识者个体在知识面前的地位,个体可以参与意义的创生。”[3]知识成为参与者个人的知识,在这种情形下,以个人主动探究获得个人知识为特征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与“参与者知识观”对应的是“旁观者知识观”下的学习方式,如“接受学习”要求教师要把现成的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学生要接受知识结论或者简单规则。不考虑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和对知识的不同理解。 “发现学习”也是旁观者知识观视域下的学习方式,他认为“具有迁移价值的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获取须采用发现学习”[3]。也就是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语言学家那样思考语言,但学生在发现过程中,个人的见解被搁置。因此,“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没有跳出旁观者知识观的框架。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放弃旁观者知识观,树立参与者知识观,重视个人理解,鼓励自主学习,学生与知识结构之间要建立直接平等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化、个性化的自我学习之路做好准备。
三、创新运用传统教学方法
自主教学模式涉及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学校、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综合利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用于某校、某课、某生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结合“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来的“设计教学法”,也称“单元教学法”,要求每个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实际的问题,学生拟定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运用相关的资料和材料,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中可以结合这种方法,从问题(困难)出发,通过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的目的。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还应注意在问题解决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总结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完备地掌握某一部分知识。
在课程内部推行“道尔顿制教学”。该方法要求取消年级界限,各年龄段的学生交互合作。以月为周期,月初师生签立“合约”,每个学生得到一份针对自己能力、兴趣爱好和潜力的作业计划表,然后他要在一个月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教师每周或以一定周期的间隔检查进度。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道尔顿制的特点——尊重个性的教学制度;自学与独立作业结合,让学生相对自由地去学习。目前黑龙江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就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展“文纳特卡制”。该方法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学科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文体活动、沙龙以及开办商店、办杂志报纸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挖掘设计适合校园环境、学生实际的活动来提高学生自学知识的内部驱动力,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让学习生动有趣,并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四、建设可平等对话的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借鉴道尔顿制的作业室要求。作业室兼有教室、自修室、图书室、实验室的功能。从设备方面说,作业室内,课桌排成小组会议形式,课桌四周坐人,教师坐在作业室后面,其坐位随作业室布置方式而变更。也可设计U型、矩形或圆形等座位安排。室内有图表、仪器、书籍、标本等。从管理方面说,可以自由出入作业室,无时间的限制,亦无固定的上课时间表。
自主学习的教室多是多媒体教学实验室。这类教室配备电脑等服务器,储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音等教学资源。课程知识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学生要参与知识的创生,使其与已有知识融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体系。同时一些自主学习教材配备成套的教学软件也可安装到服务器上,供学生自学或与其他人互动。学生可以选择时间去收听收看老师的讲课内容,老师可以从后台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提示进行指导与监督。远程教学、慕课、微课堂等都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环境。
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关于其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自我学习的认知和监控策略、教师指导原则、评价机制等研究成果丰硕。因此,有必要从理论落实到实践,探讨自主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手段、困难和解决方案等操作层面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入手,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推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是从教学实践出发做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艳.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J].外语界,2007,(4).
[3]高慎英.体验学习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47—151.
[4]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严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桑青松,等.学习策略的原理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