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5-07-01何亭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创业

何亭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知识为背景的创业教育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高校创业教育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从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到创业教育的执行层面——高校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政府、高校等角度提出改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的措施,以推进其不断发展,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创业;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21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际经济运行的持续低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蓬勃发展的高校规模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的迅速增长及其结构单一无法与社会岗位互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困境给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1]实现这一目标,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比国外高校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方针。2002年初,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形成了四种各具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2]。在课程设置方面,创业教育类课程已逐步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例如西安交通大学就开设了现代企业管理、创业管理、工程经济学等必修课,企业家的创业管理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创业风险、创业教育与创新规律等选修课,针对研究生开设了创业管理和创业过程管理课程。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国家政策层面

虽然国家在工商、税务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性优惠,但这些制度在执行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非每名创业的学生均能享受到。而且由于相关政策宣传渠道不够完善和畅通,使得某些政策形同虚设,甚至还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创业者身份偷税漏税的机会[3]。此外,国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投融资制度等方面也很少给予支持。因此,国家政策层面的相关扶持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高校自身层面

(1)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当前,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创业教育对象以MBA学员为主,很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创业教育课程,这暴露了高校在创业教育观念上的不足。而且,即便是针对本科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将其授课对象局限在诸如工商管理等的相关专业,造成了创业课程的普及程度不高。根据我国高校当前的创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专门的创业理论课程;二是为创业计划竞赛而进行的相关知识培训;三是创业教育类相关讲座;四是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2)创业导师水平有待提高

各高校在推广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经费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相关的创业导师多来自于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这类教师尽管熟知企业运营的相关理论,但其中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教师们缺乏实践经验,没有亲身在企业里面实际工作过,只能为创业者进行简单的创业知识普及。而且,即便有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存在,也由于高校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创业导师的激励机制,使得部分导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尽心尽力,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

(3)创业项目可行性有待考证

近年来,各级各类创业竞赛此起彼伏,对高校创业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创业竞赛可以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创业竞赛能在很大程度上唤醒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对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但同时,高校应该认识到,创业竞赛只是竞赛,其参与面很窄,仅限于一部分学生,通过竞赛学习到的知识是不系统的。创业竞赛只是创业教育的一种外在引导和表现形式,分清竞赛与教育的关系是进一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从高校开展创业实践的具体形式来看,多数采取项目计划的模式,如参与创业设计活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形式。

三、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国家政策层面

首先,全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从舆论导向、社会宣传、价值观念上鼓励创业,崇尚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创业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在创业上的优惠政策,并把这些优惠政策切实用好。

其次,政府要致力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政府要运用政策杠杆,引导社会各类资源更加积极主动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建立创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要尽快扶持各种形式的非盈利第三方组织,对创业教育进行指导和服务。为大学生在创办企业、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寻求相关企业、资金支持和法律咨询等搭建沟通桥梁,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提供信息化服务和创业配套服务。二是建立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初期困难。由专门机构管理,按市场化运作,每年择优支持一些有开发前景的创业项目,重点用于孵化企业的创业投资。三是加强创业基地内外联动的孵化机制建设,建立校内创业实践基地与省、市大学生科技园多点联动机制,吸纳校内外有创业经验的导师指导开展与成果应用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做到资源共享。

2.高校自身层面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传统的创业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在创业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创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的引导机制[4]。因此,高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方面,高校应该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使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业知识的获得相互融合,让大学生不仅能获得创业知识,还能够提升创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高校应当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柔韧性及灵活性,以构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课程设置目标。

另一方面,高校还应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培养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对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高校应为其提供相应的创业实践基地,如重庆工商大学根据学生需求,由学校出资成立的书报亭,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的生活困难,同时也为其将所学创业内容应用于实践提供了方便。

(2)提升创业导师素质

高校应全面培养专业的创业导师,既要有精通管理方面的相关教师,还应吸纳熟悉计算机、自动化等工科技术的相关教师,这样既能为大学生提供企业运营的基本原理,还能为其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对创业导师的激励方面,高校应鼓励教师带领大学生创业,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对教师领办或技术入股具有较高经济社会效益、较大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扶持,实行科技创新创业成效与奖金福利挂钩。把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情况作为教师项目申报、成果奖励的依据,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主动性。

(3)增强创业项目可行性

当前,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缺乏向创业实践过渡的环节,课堂及书本教育很难使大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也造成了学生设计出来的创业项目屡屡在各类创业大赛中获奖,却很难获得“落地”的机会,自然也无法获得资金的资助。因此,只有增强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才能使大学生创业成为现实。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既能让学生获得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也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人才,实现双赢。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对于落实党中央“以创业拉动就业”的精神至关重要。尽管我国高校在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国外高校而言,仍存在很多不足[5]。在从创业教育向创业实践的转化中,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为创业者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从高校自身而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创业导师素质以及增强创业项目的可行性都是今后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刚,赵洁.从高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探析——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3—166.

[2]李成虎,高云.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8):17—19.

[3]张呈念,徐丹彤,谢志远.成果应用型创业实践:高校创业实践的新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70—74.

[4]陈坚民.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47.

[5]李勃.试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7,(9):16—18.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创业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