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尿道综合症35例
2015-06-30周胜元孟祥震付滨
周胜元 孟祥震 付滨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71-01
老年妇女尿道综合症是指老年妇女绝经期后反复出现的非尿路感染为主的一系列下尿路刺激症状。临床表现为小腹胀痛、尿急、小便次数增多,尤以夜间为甚,尿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阴性,严重影响患者的体息和身心健康。从本病临床症状分析,当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经久难愈,遇劳即发等特点更与“劳淋”“虚淋”“气淋”相关,其病机根本在于肾气不足,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及药物。现对孟祥震老师运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本病35例做一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采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病人35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7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在62岁,病程最长7 a,最短1 a。临床反复出现小腹胀痛、尿急、小便次数增多,尤以夜间为甚,舌淡胖润,脉微迟。
2治疗方法
应用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d。若患者食少神疲,加黄芪、炒白术、党参;若小便频数,难以固摄,加益智仁、山药;若疼痛难缓,舌见紫暗,是病久入络之明证,治疗于白芍缓急解拘中加入三七、桃仁等活血通络之品等。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见小便频,无其他尿路刺激症状,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但未能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治愈:17例,占48.6%;显效:10例,占28.6%;有效:6例,占17.1%;无效,2例,占5.7%。
4体会
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病因不清楚,可能与尿道功能障碍、雌激素水平下降、精神因素、过敏或化学性激惹有关,症状反复,临床上无感染的证据,易误诊为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当前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中医学根据其症状归为“淋证”范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故为之淋”。
孟老师认为年老、久病体虚,或情志、饮食、劳逸不当戕害正气,正虚无以抗邪,正气恢复无力,日久肾气愈虚为本病的发病特点,针对病因病机而施治,以改善患者本虚为前提,制定综合辨治方案。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一篇,仲景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与本病方证相对。方以六味地黄丸加桂枝、炮附子二药组成,是临床阴阳并补之经典处方。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附子、桂枝与滋补肝肾之阴的六味地黄丸用量之比为1:12.5,附子、桂枝用量不足全方的1/8,从而体现了“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也说明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为速壮肾阳,旨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泻肝火,意在补中寓泻,使补而不腻,此方属于“阴中求阳”。《来苏集》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凡因肾气不足审无内热之病证皆可治之。现代研究[2]表明金匮肾气丸能促进机体体液、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孟老师认为治疗疾病关键在于机体,以人为本,机体才是抗病的最核心力量,是积极主动的,不是被动消极的,药物只有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肾气是先天之本,通过金匮肾气丸补益肾气,肾气足则可化气利水,微饮当去;肾气足则可温养肾之外府,腰痛乃解;肾气足则可蒸化水气,小便通利;肾气足则可蒸津化气,尿急频自除;肾气足则可生阳化湿,可愈。由此可见,肾气充足则诸病向愈。有时少数患者可伴有下焦湿热之候,系本虚标实,对本病治疗当在坚持金匮肾气丸补肾基础上,随证治之。
另对本病治疗当在坚持补肾化气基础上,还需要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并指导病人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消除病人的心理焦虑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0-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2]孙晓波,徐惠波.现代方剂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360—557.
(收稿日期: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