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育“德才兼修”之栋梁
2015-06-30朱玥璇张兵营郭宜勇
朱玥璇 张兵营 郭宜勇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处之“习”,应有“教化”之意。技工院校学生入校那一刻,学校便承担起了“教化”的责任。学生刚进入校园,辨别是非能力差、心理不成熟,“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实施“德业行为化”德育模式。该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群体行为体验,反复强化训练,来改正不良行为,并凭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来量化“德业”,以制度、活动、德育文化等系列工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制度塑形,全方位护航德育教育
要想做好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从制度着手。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涉及到各个方面。例如,在教学时段,学校校门和宿舍实行一卡通门禁制度,推行军事化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不私自出校门或者随意进出宿舍。同样,学校还制定了星级宿舍、标准化教室和学生在校行为礼仪标准。
为了公平公正,学校还对德育课和德业行为课进行考核,并设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一是在课堂和德育活动中,进行过程考查、阶段评优和学期总评,量化积分乘以40%,考核主体是学生干部。二是在常规管理过程中,对日常操行、值日、交际、实习等课外校外行为修正等进行德育积分,考核主体是班主任、家长和企业,占德业总分60%。三是加减分,学生毕业前,学校结合学生三年行为表现优劣进行加减分,表现优秀的相应加分,表现不好的相应减分。
为了高效实施这一系列制度,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德育的校领导担任“德业行为化”课题组组长,主抓“德业行为化”的落实,校学工处、校团委、校德育教研组、各系部以及各班班主任全员参与,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润物无声,活动渗透德育素养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制度管理下,学生难免会出现逆反心理,学校将德育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吸收”德育观念,从而“消化”到行为中去。
学校组建了各种社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玩好”各种文体活动,让其在玩中提升素养。学校各系部每学期必须新创精品社一个以上,如楚风书画社、仁爱志愿者等社团;各系部每双周下午开设社团活动课,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由结社,组班开课,有专职老师进行辅导,每学期都会进行考查。学校每月还设立一个节日,突出一个德育主题,有计划地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学校还要求每个班级开展每周日两节班会活动,第一节统一召开主题班会,第二节则由学工处和系部指导、班主任组织、班干部主持总结和安排班级事务,让学生自主管理。
文化铸魂,全面引导内化于心
“制度塑形,文化铸魂”,为使德育“神形兼备”并贯穿到每一个细节中去,学校设立了六条德育战线,经纬交织,形成文化育心“网络”。
一是举行系列主题班会。每周日晚自习的第一节课,学工处统一制作课件,由班主任主持召开儒家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企业文化相结合的主题班会。
二是学校定期举办“德业行为化”系列大讲坛,讲坛的内容主要是谈基本习惯的养成,同时还涉及一些心理健康的内容。
三是每周一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系列主题。在升旗仪式上,一般由校领导或各个系部推选的人作为主讲人。
四是开展校园文化设计创意竞赛和文化氛围评比系列活动。学校逐年修订并组织学生学习《淮海技师学院学生手册》,开展相关内容记忆和践行的竞赛活动。
五是建设“一系一品”,促进校园文化“六个打造”。引导各系部自主创建体现专业特色、体现合作企业文化特点的专业文化品牌,营造富有特色的系部专业文化氛围;引导系部加强专业特色的教室环境设计、名人警句张贴等文化建设工作,构建系部理念识别系统。
六是德育課题。以《德育大纲》为纲,以学校“提升学生核心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德业行为化”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德育实效,创新德育体系,形成德育特色。
淮海技师学院以制度为标外塑于行,以文化为核内化于心,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并以“一纲双核三特点四成五化六打造”作为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围绕“一个纲领”,提升“双核素养”,彰显“教师有特技、学生有特长、学院有特色”,以达到“四成”育人目标,把制度程序化、管理常态化、活动自主化、服务人性化、德业行为化作为“量化”指标,努力打造平安、文明、竞争、活力、和谐和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