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5-06-30张江
张江
【关键词】 班级文化;个性化;活力;班级制度;人
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027—01
班级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传承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这一文化内涵对学生的教育、学习、成长、成才,能产生积极的熏陶和影响。
一、发挥班级文化力的作用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都忽略了对班级文化的认识,更没有重视班级文化的应用研究,而是通过制度和规定来管理班级,班级没有温情,没有热情,没有激情,没有凝聚力,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今天我们重新认识班级文化以及文化力的提升对班级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清晰认识到,任何规章制度,管理模式都必须植根于相应的文化中,必须和班级特有的文化相吻合,而且必须合理有效地经营运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班级文化一旦形成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展现班级形象、凝聚人心、班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在于文化的形式载体,更重要的在于文化在整个班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如何通过文化的提升来促进班级发展、学生的发展。
二、文化力提升的措施
1.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良好的班级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陶冶、激励学生的作用。
2. 创设充满活力的行为文化。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学生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释放出他们的青春活力,开发出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去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学习。
3. 制定规范的班级制度和管理。班级的制度文化是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以及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在最初施行的时候是一种硬约束,但大家习惯了这个规定的时候,制度就成了一种文化,所以班级制度制定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班级文化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发挥。班级管理制度和规定主要是面向学生的,比如一些守则、行为规范和常规等,当然也有一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守的。制度一旦制定,就要采取措施保证其正常的实施,所以管理很重要。
4. 创设具有感染力的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精神文化氛围,对提高全班学生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中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所以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也集中体现在班风建设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牢固树立“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建设的主人”的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唤醒和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旁观者,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集体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新的自我。
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无论生活、学习及道德的建设都要遵循这个原则。还要严于律己,身正为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