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6-30魏孟谦
魏孟谦
摘 要:近些年来,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方面它是我国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另一方面也是展开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最基本的发展需求。而今固定资产核算仍然有着许多弊端在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对策
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记录在账本上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太完整,固定资产的更新、维修、调入、赠与等还没有来得及在账本中登记;没有及时的对已经报废或处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更换,现在的账面价值和其出现不相符的现象也突显出来。明细分类账在固定资产这项工作的设置在有些事业单位还没完全落实。因为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购买固定资产时是单独开的发票,但是在运输途中,单独开的发票还有运输费用和装卸费用,会计在记账时只要有关的工作人员,把购买的价格在购买物品的费用里加上,那么总体的价值在固定资产上就增加了,但是费用的剩余部分要将其看作是支出,并且费用的支出也包括有关的增值费,固定资产的账户里面不能将其记载,因此账面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的情况经常出现在我国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账的过程中。
1.2 固定资产未进行折旧处理
财政预算拨款或者预算外资金能够用在我国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这方面,固定资产更新的筹集资金不需要通过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折旧制度下的固定资产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计提,那是因为除了经营收支以外的一般就不要求收支配比。但是,一些问题也存在这里,在事业单位的折旧对于固定资产不计提在使用过程中的现象。
首先,购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所体现的是固定资产在账面上的价值,这和现在的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相差的很远,于是就造成了资产负债表仅仅是将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这俩个账户的初始价值反映出来,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在固定资产报废之前就是虚假增加的,这就使会计信息在固定资产中的实际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致使了财务状况在我国事业单位的不真实。
其次,折旧的数额在固定资产账面上得不到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不能够体现出来,更新了的固定資产信息不能够依据现实情况科学地了解到,不利于平时固定资产的掌控。
最后,现实中的事业单位的价值反映在固定资产上不是实际的,一方面评价依据不能够十分客观的被提供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问题上,另一方面又不能提供精准的评估消息在固定资产的清理或者转让时。
1.3 核算范围大,数据统计难度大
依照我国的《事业单位财筹规则》的相关制度:“在单位价值中日常设备超过500元,专用设备超过1500元的,可以行使的时间超过一年的,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依然保持着原先的实物资产全部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将其当作固定资产来实行核算和管理,那就是即使它没有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大批同类物资中使用的时间超过一年。”由于依据的是以前那个时候的客观物价水平和经济水平来制定的,从当前的这个角度来看已经极大地不能使之相适应,核算的标准明显偏低。即使是这个情况在国家没有颁布新的标准以前,那就还得必须按照那个标准来进行认定,被列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之内的就包括单位许多的办公桌椅等简易的设备,这不仅使得事业单的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范畴太大,而且造成了固定资产数据统计难度的极大增加,从而导致统计的数据不太准确。
1.4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普遍弱化,缺少监督
第一记账会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内容,这只要求没有业务环节脱节和错的地方在进行账务处理时,极大地忽略了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之所以不能对其业务部门实行一定的财务控制和监督,是因为对事业单位的各大重要事项的决策、实行过程和到最后的结果都不是有太多的理解;第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太畅通,其单位的内部控制体制。制度在今后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很大一部分单位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应该有的作用没有将其发挥出来;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也将进一步完善。不够合理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交叉复杂的业务,过多的兼职人员,职责不太明确。会计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核和监督时只是碍于形势,并没有正真的去操作。
因此,大量的财务管理弱化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机构里,一些不良的现象也随之而来比如不太注重资金使用,重视核算而缺少监督的状况突显出来。
2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措施
2.1 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意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相关人员应该有高度正确的固定资产购置观念,必须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数量以及事业单位现实工作中实时需要的数量来采购固定资产,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一系列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制度,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情况,完成预算核算与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完美结合;关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这个部门要特意的设立,实行一致的管理对全部的事业单位,应该布局合理、统一规划,防止购买重复、在分配上要科学,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要进一步大力提高;创建和完善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将领导、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使用资产者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各自承担的责任落实到实处,自我约束的机制要加紧创建和完善,固定资产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空闲与虚假购买现象坚决不允许出现。
2.2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企业用来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相对于在新制度下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很好的鉴戒,固定资产在进行处理会计时增加了对折旧的计提。
第一,折旧在按月进行计提的时候能够依据它的类别,也就是依照一般的设备、按照特种设备、房子及建筑、陈列的文物、图书以及另外的固定资产这六大类来提取折旧。但是,有的固定资产总的来说是不对其计提折旧的,因为像文物陈列品这些的价值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磨损和耗费的。
第二,平均年限法是会计在新的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所选择的折旧方案,但是折旧在计提的时候那种方式比较合适每个事业单位都能够灵活选择,不过这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来定。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对损耗快的、技术进步快的专项设备采取加速折旧法。
第三,在事业单位中我认为还能够取消“固定基金”,设置“累计折旧”也可以用来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累计下来的折旧。这个科目能够依照固定资产的类别以及使用情况再设立以下的明细类科目,用来对固定资产进行更加详细的明细类核算。
2.3 适当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标准
对于因为提高的标准而让单位价值还不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可是能够使用的期限又是超过一年的大批类似的物资,比如桌椅板凳以及其他的办公用品也能当作低值易耗品来进行管理,为此建议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金额标准, 如果是一次性的大量购进来时,那么应该在支出中直接把当期的事业单位支出显示出来,在此后将不再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这笔分录能够写做在借方登記“低值易耗品”,贷方登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另外的相关账户。 事业单位因为固定资产的寿命在行使的过程当中已经超过了一年,那么可以采取和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手法大致一样,在每个月的月末来进行分摊,如果是零零散散购买的且价值偏低的一些资产,可以直接归为当期的支出。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在一些事业单位使用的相对较少,对此没有专门的必要来区分他们,可以依据市场物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攀升,逐步的将衡量单位固定资产的准确价值进行提高。总之设备要统一、集中进行管理就可以了。
2.4 提高核算人员素质,加强核算监督工作
一般在日常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流程中,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最基础的责任是在账本上依据事实、记录完整、及时准确的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出来,因此,就特别需要提高固定资产核算人员的整体业务素养。只有培训合格了的会计人员才能上岗工作,所以这些会计人员在上岗以前都要参加一定的专业性培训。固定资产核算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学习、培训的同时领导人员的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从而使得整体的固定资产核算集体的核算水平有了超前的高度,固定资产的核算人员在核算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中针对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的防范意识渐渐地提高。要将终身责任制度全力推行,坚决将核算人员的切身利益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成果的好坏相结合起来,使得每一个核算的人员能够更加的将责任心树立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晗.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1.
[2]赖永武.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