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企业投融资模式改革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5-06-30邓超勇暨鹏
邓超勇 暨鹏
摘 要:传统地铁项目的融资模式有多种,但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不足,地铁项目的高速发展使财政负担严重,为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地铁建设及运营效率,不少地方在传统的融资模式基础上对地铁的融资进行了改革,包括股份制改革、向民间资本开放、引进社会资本等,使地铁项目建设和运营逐步走上市场化轨道。本文以此为背景,探寻轨道交通融资模式改革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并以广州地铁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投融资;动因;影响因素
1 研究背景
从今年国家的大政方针导向、地方政府的管理需要以及企业发展面临的调整出发,轨道交通投融资改革的研究存在积极意义。
1.1 国家大政方针的战略导向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力、水利、交通、教育、文化、保障房建设等领域,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实、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1.2 地方政府对基础建设行业的实际管理需要
广东重大建设项目面向民间投资公开招标,首批推出省市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重点项目44项,总投资2353亿元,涵盖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领域。
1.3 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绝大部分轨道交通企业均为地方政府下属的全资企业,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且投资回报率较低、回收期较长,因此必须实行投融资模式的优化和改革。
2 国内外地铁项目建设融资模式比较
根据国内外地铁项目的运作状况,目前,地铁项目融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及经营”、“政府投资、市场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运作”三种。具体如下:
2.1 政府投资及经营
政府投资包括财政直接投资和政府债务融资,政府经营包括政府公共部门和国有公司对地铁的经营管理。
2.2 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
由政府出資进行地铁路网的建设,在路网建成后,通过经营业绩协议、管理合同租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私人部门参与地铁的运营管理。
2.3 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市场运作
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在运营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运作。
上述三种基本的投融资模式,体现了轨道交通投融资市场化由低到高逐步推进的过程。其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的努力程度,企业效率高低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
3 轨道交通投融资改革影响因素及动因分析
结合上述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地铁公司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主要取决于政府、市场充分性、投资回报等因素。根据调研分析,可建立相关影响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指数模式。具体如下:
4 实例分析
以广州地铁为实例分析对象,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广州地铁投融资模式的影响,可得出广州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指数值。具体分析如下:
4.1 政府因素
4.1.1 项目的公益性:广州市政府对广州地铁的定位为公益性企业,一方面地铁票价为政府定价,从政府财政补贴及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地铁为市民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有效疏导城市地面交通压力。
4.1.2 财政压力:广州市政府投资地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渠道比较单一。广州市政府每年都有很大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地铁建设。
4.1.3 管理效率:广州地铁是政府属下直接负责建设和经营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的唯一国有企业。在地铁的建设和经营中,容易出现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的情况,缺乏竞争机制,存在垄断问题,容易导致经营效率低下。
4.1.4 专业水平:广州市政府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其他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融资经验,因此具备较强的社会治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政府因素的赋值可总结为:
4.2 市场充分性
4.2.1 市场成熟度:广州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投融资市场方面,相较内地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市场成熟度较高。
4.2.2 民间资本的活跃程度与质量:广东省民间资本非常发达,广州市作为全省的经济中心,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目前广东省的民间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社会消费品和房地产等行业,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比例不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对市场充分性的赋值可总结为:
4.3 投资回报率
4.3.1 项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广州地铁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是广州市政府长期重点发展项目,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3.2 盈利能力:广州地铁是广州市政府属下的国有企业,在地铁建设、运营上具备较强的实力与经验,基本形成了从设计、建设、运营、经营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与经营思路。从盈利模式上看,利用地铁线网带动的相关资源开发与经营将是利润贡献的主要渠道。
4.3.3 社会效益:广州地铁是广东省最受尊重十佳企业,也是广州市民最满意的企业之一。同时,地铁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的格局和界限,拉动广州经济迅速发展。
4.3.4 经营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为政府重点发展项目,广州地铁也成为了广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作为广州城轨行业的垄断经营企业,经营风险在此特殊的环境下基本处于可控范围。
综上所述,对经营风险的赋值可总结为(表4):
4.4 结论
根据上述分值,并代入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指数模型。
F(m)=∑【G(m),M(m),I(m)】,得出F=47.55,从结果来看,广州地铁进行投融资改革的时机并不成熟,与目前“一体化”的管理思路相一致。
从上述分析,建议广州地铁在投融资改革中可着重关注以下三点:
4.4.1 从指数模型与实际分析证明,政府因素仍是影响轨道交通项目(企业)进行投融资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明确管理思路,仍属轨道交通项目(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4.4.2 广州地铁应继续保持较高的可持续能力,并适度提高盈利水平,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投融资改革需要。
4.4.3 广州市政府应充分利用广州作为改革前沿的排头兵作用,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枫,李春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投融资问题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
[2]王超,伍迪,胡一石,梁伟,王守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模式案例比较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
[3]吴平衡.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改进策略的思考[J].大科技,2015.
作者简介:邓超勇(1986-),男,汉族,广东南海人,初级经济师,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