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对常州物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SWOT分析

2015-06-30谢振华

中国市场 2015年50期
关键词:SWOT分析物流业新常态

[摘要]新常态将对我国的物流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常州物流业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文章从常州物流业现状出发,围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描述了物流业的变化,最后就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四个方面对常州物流业在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旨在为新常态下常州市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物流业;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043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十几年 10%以上的高速转变为 7%左右的中高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4 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高到 482%。现代物流业作为我国复合型的服务行业,其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虽然近年来常州物流业一直在稳步发展,但是在整体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可持续发展是常州物流业的战略突破口。

1常州物流业现状

随着2009年物流业产业振兴规划和2014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继出台,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常州物流业也同步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11社会物流总额持续上升

2014年,常州市社会物流总额超18067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社会物流总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构成情况看,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超过70%,主要以工业物流为主,而农产品物流所占份额较小。

12物流业增加值占比稳中有升

2014年市物流业增加值约达347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57%,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73%。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

13社会物流总费用占比逐年下降

2014年常州市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7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约为155%,比2013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2008—2014年6年的数据来看,常州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从1623%降到155%,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

2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发展速度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化为中高速。其次从经济结构来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持续保持在各业态首位。再次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从原先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最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都进入了新常态。具体表现为以下九个方面。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3新常态对物流业的影响表现

结合以上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对于物流业发展将面临以下三大问题:一是物流市场总体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将导致物流企业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配送量增幅有所回落。物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额同比下降,特别是运输型企业下降更为明显,物流需求的降低,加剧了物流行业的激烈竞争。二是经营成本显著上升,经营压力增大,企业利润普遍有所下降。土地、燃油等各项物流要素普遍短缺,成本持续攀升,而物流服务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路桥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企业对相关的设备维护、改造也增加了资金需求。三是物流企业筹资不畅,制约发展。挤占企业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经营成本增大。多数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的状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

4新常态下常州物流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種态势分析方法,可以对常州市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从中发现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机会与存在的威胁,依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为常州物流业在新常态下发展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1优势分析

41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14年实现常州地区生产总值(GDP)490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5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24582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3052亿元,增长114%。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收入3484亿元,增长65%。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26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686亿元,增长3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0亿元,增长4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9亿元,增长7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26亿元,增长24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98亿元,增长157%。

412生态环境优越,物流能力稳步提升

2014年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达7957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20348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87%;市区人均公园绿地13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97%。 治污减排扎实推进。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完成52家火(热)电、水泥、钢铁、铁合金、轧钢企业提标改造,594台燃煤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替代或淘汰,42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345%、45%、47%、152%。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天数23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38%

2014年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890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68千米。全年货运量13亿吨,比上年增长112%。公路旅客周转量42亿人公里,增长06%;公路货运量11亿吨,增长123%,公路货物周转量1127亿吨公里,增长125%。常州港货物吞吐量3314万吨,增长81%。

413政府重视对物流业的发展

常州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今年常州市政府建立了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并出台了本市物流产业规划意见等相关文件,并专门制定常州市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大对物流业的金融支持,有效保障常州物流业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414物流教育投入加大

截至2014年年底,在常中等和高等教育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有8所,在校生规模达到700人。江苏省和常州市政府加大了物流教育的投入,有效提升地方院校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地方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2劣势分析

421政府条块分割,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

由于物流产业覆盖范围广,和很多城市一样,与物流有关的政府部门较多,出现多头管理和交叉运行。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目前常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处、经信委交通物流处、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处、交通局、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在职能管理出现了横线交叉,导致常州市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尽统一,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始终存在,物流各个环节不衔接,物流运行降低。

422物流和供应主体数量大、规模小

首先,常州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73%,这意味着常州市的物流需求尚没有被充分满足。其次,常州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028个百分点,注册的物流企业有3000多家,而实际从事物流经营业务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超过2万家,平均拥有运输车辆187辆。市区范围内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为分散,抑制了常州市物流行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423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

在企业层面,常州物流企业具备独立信息系统的不到50%,还有1/5的企业不能在互联网发布相关信息并更新慢,受信息化问题影响,常州市第四方物流企业开展业务受到很大阻力。常州市公铁水空管五种运输方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但相应的物流节点,如水港、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互通节点、大型仓储设施等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仓储设施设备技术陈旧、设备落后,目前常州仅有亚邦医药中心等为数不多的企业实现自动存取和自动分拣。

从园区层面,亚邦物流园、常州与武进保税物流园等物流园区都已经建有物流商贸信息发布平台,基本能够实现本物流园内的信息分享与共通,但物流园区之间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

424能源不足和产能过剩

新常态下,能源紧缺是明显特征之一。而常州境内虽有小煤矿分布,拥有少量的铁、铜、锰等矿产,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常州目前机动车数量已经超百万,自有能源不足导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凸显。另外,常州十大产业链中轨道交通、机器人等产能均有过剩苗头,一方面资源占用,另一方面对物流市场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25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常州市人口结构已经趋向深度老龄化,2014年据常州市统计局统计,按照5岁一个年龄段划分,常州市人数最多的前3个年龄段分别为:44~48岁、39~43岁、24~28岁,分别占总人口数1042%、967%和945%。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减少,本地原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员老化,新生代青年的就业导向转型,导致物流作业中装卸搬运等从业人员紧缺,武进港务等部分企业还面临员工养老的新压力。

43机遇分析

431自贸区的辐射机遇

首先,上海自贸区设立将促进商品、服务、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于常州地区企业将从传统一般服务业发展转变为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理念,从物流管理延伸至供应链管理层面。有助于推动常州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消除法律法规障碍,探索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等新思路。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必将加剧上海区域范围内的要素稀缺度,进一步推动上海的土地、劳动力、交通等有形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上海传统制造业将加速向周边城市转移,对于包括常州在内的周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机遇。最后,上海自贸区的管理创新措施,会对常州物流业产生积极的制度辐射作用,将促进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跃升和优化。

432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

常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正好是上海和南京的中间点。在江苏跨江融合新战略下,常州恰好位于江苏中南部中心区域,被大大小小城市扇形环绕,无论锡常泰融合,还是苏中板块向南发展,常州不仅成为长三角区域北翼核心,还是江苏中南部核心,区位优势明显。

433“互联网+”为物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2014年,常州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150亿元,同比增长353%。目前常州有10家升级重点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已有近4成制造业企业涉及“互联网+”,将有效推动常州本地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44挑战分析

441对物流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深入人心,物流业作为污染大户,物流活动在环境保护的要求将更为严格,物流业必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保证对环境破坏度最小要求。

442电子商务倒逼物流革命

2014年常州市电商交易额超亿元企业达到6家,电商服务业务收入超500万元企业达到35家,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近8000萬件,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业务促使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改组,也带来了物流渠道的重组。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末端配送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常州B2B物流体系远不如B2C物流体系成熟,终端设备不够先进。大数据的使用、维护和升级成本较高,面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物流企业面临革命。

443物流数据安全威胁

目前常州传统物流公司的科技投入和发展处于明显落后的状况。B2B物流公司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公路、铁路以及空运为主要运输方式,一般通过查找单据获得信息。物流企业数据库很少设置维护和开发人员,导致完整系统的后期维护难题频现。与货品的安全息息相关的未来的网络和数据安全对于常州物流企业将会是新的挑战。个别企业尝试每个手持终端都设置密码,但并不能满足物流安全的需求,因为商业竞争对手也能获取相关信息。国产数据库自己掌握源代码,从而提前确定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但是容易出现产品缺陷等问题。

5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常州物流业将面临在新时期转型升级发展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常态的特征和对物流业的主要影响出发,结合常州物流业的现状,具体探究了常州物流业在新常态下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旨在为新常态下常州市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

参考文献:

[1]何黎明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4(8).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4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R].2014

[3]张定,曹卫东,等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与机制[J].经济地理,2014(8).

[4]常州市统计局2014年常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5]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江苏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6]谢振华上海自贸区辐射下常州物流业升级分析[J].中国储运,2014,(11).

[7]杨春,刘飞翔,新常态下城市物流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物流技术,2015(7).

[8]谢振华“营改增”背景下常州物流产业升级研究[J].中国市场,2014(1).

猜你喜欢

SWOT分析物流业新常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物流业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